怀化柑桔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持续发展的思路

来源: 时间: 2002-10-23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怀化是湖南的柑桔主产区之一,近10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兴起和加入世贸组织,从柑桔的生产到销售行情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对我市柑桔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诊断,准确地为我市柑桔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行定位,从而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市柑桔产业的对策和建议,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最近,市统计局与市农办成立联合调查组,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门的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怀化柑桔产业的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不断开发和经营,怀化柑桔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具有了相当的规模。我市柑桔产业的发展虽经历了几起几落,但经过几十年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到2001年底,怀化柑桔总面积为63.35万亩,总产量22.16万吨,总产值约3个亿元,其中:柑类98744吨,桔类83150吨,橙类37974吨,柚类176吨。面积在全省列第一,产量在全省列第二,产量占全省比重为30%,占全国比重4%。与1990年相比,面积将近翻了一番,产量增长了1.62倍。从规模上讲,与长江三峡柑桔带(包括湖北宜昌的兴山、秭归、四川的巴东、重庆的巫山、巫溪、奉节等)旗鼓相当,大大超过了我国另外一个柑桔主产地江西的赣州(面积7.35万亩,产量25.78万吨)。
 
    2,产业链条正在向纵向延伸。为了适应市场销售的需要,围绕着柑桔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加工行业迅速发展。据调查,2001年底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柑桔加工企业和大户800余户,实现产值约10亿元。我市溆浦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雪蜂集团,落户两年以来,年加工片片桔300吨,创产值3000万元,实现利税150万元,标志着我市柑桔产业向深加工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同时,随着柑桔产业的壮大,带动了系列相关行业的发展和繁荣。以我市麻阳县为例,2001末到2002年初,外销柑桔达10万吨以上,发火车皮250多个,卡车运输2800多车,引来全国各地柑桔采购商3000多人次,增加餐饮旅店业收入150多万元,消耗纸质包装箱280多万个,以至福建方正纸箱厂、浙江蒋村塑料包装厂、福建连发包装厂前去投资。每年柑桔销售季节,该县城南市场每个果行和信息服务部都要相对固定请几十个不等的劳动力从事分级、保鲜、装袋、装箱、装车等工作,加之围绕服务外地客户代办代销售需要的劳动力,柑桔销售季节可以解决3000名劳动力的就业。
 
    3,产业化组织不断涌现。为了提升产业的水平,提高对外的竞争能力,各种产业化组织应运而生。据统计,到2001年底止,全市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规模户达到了1100户,实现销售收入6535万元,其中麻阳县傅锡和开发的东坡园艺场面积达到了1200多亩,目前年销售收入280多万元,不仅在生产经营上实现了统一布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收果、统一销售,而且充分利用已有的果园和黄土溪水库水面资源,开创了“果园、养猪-养鱼-加工”立体开发模式,成为湖南省10大柑桔示范园之一,产业化程度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在销售上,2001年底,全市年销售50万元的大户约500户,实现销售收入约1.38亿元。如洪江市柑桔大户向孙祝每年个人贩运柑桔400万斤,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村民外销柑桔4800多吨,占据了洪江市全市柑桔销售量的半璧河山。此外,我市麻阳等县还成立了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柑桔协会,协会组织在为桔农和客户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协调产销过程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连接柑桔产销的不可缺少的“纽带”。
 
    4,品牌经营开始起步。如2000年我市麻阳县柑桔协会会员筹集资金上北京有关部门申请汇报,最后得到了国家工商局的同意和支持,注册了“麻阳”牌证明商标,在此基础上,该县又把“麻阳”牌证明商标推广和使用,进一步贯彻到柑桔经营中:县政府专门出台了“麻阳”牌商标管理使用办法,进行严格管理;在县内加强宣传的同时,还在中央电视7台打了麻阳柑桔的广告;印刷了有“麻阳”品牌的多种商标标识的包装物,供会员、桔农、商贩使用;先后在杭州、上海、北京、重庆等大城市开展了“麻阳”商标宣传活动。品牌化的经营不仅有力地提高了该县柑桔销售量,而且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了解,注册了“麻阳”牌的柑桔比其它柑桔的平均销售价格要高出0.3-0.4元。
 
    5,柑桔产业在农业经济中支柱产业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稳固和加强。目前我市柑桔已占水果总产量的85%以上,无论规模、产量、产值在整个农产品中都是相当突出的。据统计,2001年,柑桔产业实现的总产值占全市农业产值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0%左右,占种植业的比重达到了11.73%;2001年,我市农民人均出售柑桔收入为69.6元,占当年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3.69%,占农民出售农产品现金收入的比重为26.85%。

当前怀化柑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品种多、乱、杂,代表性的品种或者支柱品种的地位没有确立,优质品少。目前怀化种植柑桔种类达130余种,可谓是品种丰富,但真正在全国、全省叫的响的却寥若晨星,近几年来涌现的新品种很少,品改的步伐缓慢,较常见的还是10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传统常规品种,现有的种植格局良种覆盖率低。据调查,我市品种结构最好的麻阳县全县良种柑桔的比例为10%。我市温州密桔2001年占的比重为29.3%(个别县溆浦比重为50%),虽然较90年下降了14.5个百分点,但品种升级变化不大,而韩国的“温州密桔”从山坡耕种到温室生产时间也只10几年,品种却更新了四代;又如大红甜橙,在70-90年代,它的确是一个优良品种的典范,但在目前特别是入世以后的激烈竞争中,它可能风光不在,首先新一代的纽荷尔跻橙在生产性、外观颜色和耐储藏等特性已经与大红甜橙难分伯仲,但果实大小、鲜食品质方面,大红甜橙实在是难望其背项目,就连我们引以为荣的“红橙2号”、75mm以上的优质果也难以尽人意,而我市大红甜橙目前种植比例为16.63%,比90年还提高了2.55个百分点。我市冰糖橙尽管多次荣获各种大奖,但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也面临着品种退化和外地新品种挑战等一系列问题。
  
     2,种植分散,缺乏规模经营。到2001年底止,我市的柑桔种植总面积为87.17万亩,农村农业总户数为100万户,每户平均拥有柑桔种植面积为0.87亩,柑桔种植户种植规模在2-3亩占绝大多数,规模在50亩以上的大户占的比重仅为0.1%,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大户只有麻阳的傅锡和的东坡园艺场、金穗园艺场、洪江市的钦万有等几家,而我国另外一个柑桔主产地江西的赣州在发展柑桔中十分注意大规模的集约化布局,在规划时做到了每户成园,每村成遍,乡成规模,县成基地,该市寻乌和安远等县沿国道、省道均建有百里柑桔带,上万亩的果园连绵不断,近几年新建果园的规模均在2000亩以上。
 
    3,生产培植相对滞后。我市大多数产区,由于分散的农户承包经营形成的小生产模式,果农在技术方面投入少,新技术难以在生产中运用推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较低,加上经济实力有限,蔬于管理、不善于管理,或者没有能力管理,因而我市柑桔产业总体上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生产局面,如:做不到用蔬花蔬果来保证果实的整齐度;施肥上,有的放任自流,自生自灭,做不到以产定肥,配方施肥,达不到改良土壤结构、增强树体抗逆性以及丰产稳产优质多层次的效果;保护栽培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上,有的滥用生物制剂和农药,有的喷药次数过多;在果园的规划上,水土保持、防护林的设置、通风透光性能方面没有到位或者达不到要求,表面结果现象严重,大风大旱之后果实的商品性下降;防冻上,做不到采果后施肥恢复树态、冻前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桔园“熏烟”,我市历次的柑桔冻害与桔农的技术措施和根本就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无不关系。由于栽培技术滞后,直接导致了单产低,影响生产效益。据统计,我市目前柑桔的单产大约为500公斤/亩,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公斤/亩左右,只相当于美国的25%,全市低产园的面积很大,如麻阳县全县的低产园面积为7.2万亩,占柑桔栽培面积的60%。

    4,产后商品化处理率低下。由于缺乏商品化处理的设备和技术,我市柑桔产品仍然沿用过去的“卖青山”、统货销售等落后的销售方式,果品几乎没有进行商品化处理直接投放市场,外销产品大部分由外地商贩在本地和运往销售地后再重新进行商品化处理,既然影响了效益,又削弱了产品的信誉。据调查,我市芷江县柑桔由中间商(包括商贩和厂家)清洗、打蜡、分等、包装等商品化处理后,其销售价格为采购价(农户的销售价格)2-3倍,有的甚至高达10多倍,果农收益甚微,利润流失叫人心痛。同时,由于省略了商品化处理这一环节,不少残次果、病虫果以及其它品种与冰糖橙混杂销售,大大降低了商品的质量,也损害了怀化柑桔产品的信誉。冰糖橙是我市的名优产品,少数果农和经销商受微观利益的驱使,在冰糖橙中掺杂使假,连同大红甜橙和普通甜橙销售,部分外地商贩也乘机把冰糖橙用漳州芦柑牌子销售,损害了名优产品的声誉。
 
    5,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推动,我市上自各级党政领导,下到桔农都有了创品牌这方面的意识和愿望,2000年我市麻阳县成功注册了“麻阳”牌证明商标,该县柑桔商品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目前国内市场上也有“麻阳冰糖橙”、“怀化密桔”、“黔阳大红”的提法,但由于缺乏完整的产业化体系作保障,品质参次不齐,最终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品牌效应,与漳州芦柑、赣州和姊归的跻橙以及我省“石门密桔”等相比,远不如他们叫得响。
 
   6,科研能力不强。我国其他地区现在已经非常重视柑桔科学研究,如三峡柑桔带除有中国柑桔研究所、西南农大、华中农大等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外,还有重庆柑桔研究所和四川果树研究所、湖北果树研究所,另外地、县级也有自己独立的柑桔研究机构,如奉节县有“跻橙研究所”,宜昌地区的兴山、长阳、宜昌、姊归也都有柑桔研究所,这些县级柑桔研究所主要从事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实验和示范、栽培技术适应性运用的科学研究,由于他们从事的应用技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而对当地的柑桔生产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奉节县的跻橙研究所不仅承担国家、省、地等上级下达的一系列课题研究的协作任务,在新品种选育、良种引进实验示范、砧穗组合研究探索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和探索性的工作,如他们总结、研究和推广的“跻橙发展新十改和跻橙管理十六改”等基础的系统成套技术十分适用。而我市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针对柑桔产业的科学研究机构,从事柑桔研究活动的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市农业局经济经济作物办公室少量人员,柑桔科研能力十分有限。我市自70年代冰糖橙问世以来,在品种研究上再也没有出现大的突破。在生产培管上,同样也存在着地区适应性的问题,我市近几年来引进的新品种也不少,但由于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跟不上,桔农对复杂多变的小气候和生产性状态全然不知,有的新品种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7,投入机制不健全,资金短缺,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不强。一般的小规模生产者舍不得投入和不计成本的现象十分突出。目前我市对柑桔投入较大的业主只有麻阳的傅锡和、洪江的李光陵等少数几户,这些人多年在柑桔行业里滚打摔爬,不仅具备了较强柑桔专业知识、经营管理水平,而且资金蓄积也相当可观,而其他一些有实力的私营业主想投资柑桔果业,但由于对这一行情不了解,不能有效地进行投资预算、效益分析和风险预测,还不敢轻易涉足。各级地方政府有土地和资金,却找不到合适的项目,这方面的指导材料较少,技术规范化体系和质量认证标准没有在生产中得到良好的实施,据调查2001年我市各县、市、区政府财政投入只有会同县投入了260万,其余投入都在50万以下。银行的投入主要是农业银行扶贫贷款,沅陵、新晃等贫困县投入较多,但每年的投入也不到200万,有的县如洪江市近几年对柑桔的投入几乎就没有。
  
   8,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税费收取环节多,如国税、地税、检疫费等多种,特产税的计征按柑桔的株数计算,而不是按实际产量征收,柑桔品改期间照征不误,缺乏对柑桔产业必要的政策支持;关、卡屡禁不止,流通不畅;车匪路霸时而发生,经营者合法权益受损;外地商贩与本地桔农和商贩经济纠纷的裁决时,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运输繁忙季节,运输部门乘机抬价等等。

怀化柑桔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和不足

    怀化柑桔产业应对国内各地区竞争对手和“入世”后挑战,关键要看怀化的柑桔产品在国内国际大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只有准确对我市柑桔产业竞争能力进行准确的定位,才能够知彼知己,扬长避短,从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的一席之地。

   怀化的柑桔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较高的格局,在市场具备了一定的竞争能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山地资源丰富。我市是中国较大的地级行政市之一,全市总面积2.76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2900多万亩,目前可供开发种果的山地面积最保守也有20万亩,境内浅丘山地主要是红壤和紫色沙岩土壤,土层十分深厚,与山峡库区柑桔带土层贫瘠、岩石外露相比,稍加改造即可栽种柑桔,建园难度远低于其它石头山区,建园的成本也要低得多。丰富的浅丘坡地资源,为发展优质鲜食柑桔产业化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果将我市可供开发种果山坡重新建园种植柑桔,我市柑桔总产量将达到32万吨,增加45.45%。
 
  2,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我市地理位置位于北纬25度52分15秒至19度1分37秒之间,处于中国亚热带南缘,年平均气温17.3度,极端最低气温-7.2度,无霜期225天,年平均降雨量12354毫米,年日照时间约1317小时,大于10度的有效积温约5365小时,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发展柑桔自然气候条件与山峡柑桔带、赣南柑桔带相差无几。
 
   3,有一批地方特色鲜明的优质品种。如麻阳冰糖橙在全国是一个极具竞争里的地方优良品种,它是安江农校早年培育出来的一个优势品种,在全国仅有怀化的麻阳、洪江市、芷江以及郴州的少量地方种植,具有名、优、特的特征。1984年,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帮同志视察麻阳时,品尝过麻阳的冰糖橙,给予了高度评价,指示要大力发展。1990年在湖南柑桔评比中,麻阳冰糖橙名列全省之冠。1999年《中国名优特年鉴》将我市麻阳县称为“中国冰糖橙”之乡,2001年湖南省农博会上麻阳冰糖橙获得金奖,并被农业部柑桔检测中心认定为优良产品。由于产品酸甜适度,清香可口,风味独特,多次获得湖南水果优质奖、银质奖、金质奖,深受中央、省等各级领导和消费者赞誉和喜爱,十分畅销。我市近几年引进的跻橙果大形正,果色橙红鲜艳,具浓香,果汁丰富,特别是食物残渣少,是美国跻橙所不能及的,从内质比较我国的跻橙还略优于进口跻橙。
 
    4,在国内市场上与进口水果比有价格优势。我市柑桔在国内市场销售价格平均水平与进口柑桔相比,要低四到七成左右,在市场上尚有一定的竞争力。以纽荷尔跻橙为例,我市生产的品种从农户手中的收购价格为1-2元/斤左右,经过加工处理销售到东部沿海城市的价格维持在6元/斤左右,而美国的同类品种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销售价格为10元/斤。
 
   5,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我市位于湘、鄂、渝、黔、桂五省交汇处,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发达的铁路运输决定了我市作为优质柑桔生产基地具有良好的市场辐射能力。

  怀化的柑桔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着如下不足:
   1,从总体上看,怀化的柑桔的品质普遍较差。大路货多,市场销路较好的甜橙较少,就连近几年引进的新品种---纽荷尔跻橙,尽管我市生产的跻橙口感、酸甜度等内质方面毫不逊色于进口跻橙,但在果实均匀度、果皮光洁度、着色度等明显处于劣势,而目前国内跻橙与国外跻橙竞争的焦点也就集中在此。
 
   2,经营分散,单个种植规模小。怀化柑桔的生产一直沿用“个体开发为主,谁开发、谁收益”的发展思路,个别地方也有“统一开发、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的发展开发模式,但一些大规模的生产基地被分解为许多“各自为战”的小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上有其名,无其实。分户经营管理果园是我国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当时对推动果树的生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小农经济式的水果种植方式的弊端日益凸现:管理水平低、技术含量低、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低。其结果不仅导致了对新技术的排斥,而且使产、供、销分离,造成柑桔小生产与销售大市场的矛盾,使我市柑桔产业无法以一个整体参与市场竞争。
 
   3,柑桔经营管理以及经营手段落后。由于在市场调查、产品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商标注册、广告促销等方面严重滞后,致使好的产品找不到好买主,也卖不出好的价钱。据我市洪江市硖州乡柑桔流通协会反映,他们经手流通的柑桔在销往东北以后,都得重新打那种蜡、分级、包装、签贴商标,要不很难销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量进口水果的涌入,消费者对于商品水果的观念发生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由原来的只注重“实质”,到“实质”和“形式”并重,而我市柑桔产品80%没有进行分级,即使进行了分级,也达不到整齐度的要求;在包装环节上,中间商处理时一般采取竹框和纸袋包装,即使与国内普通瓦楞纸箱相比也有不少差距,与进口柑桔托盘式、透明式、礼品式等多样化包装相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在储藏保险上,我市果农和流通商全部采取传统的用药水洗涂的方法,几乎还没有涉猎冷冻储藏,腐烂变质快,在上市时间上无法与外地产品抗衡;在销售上,我市已经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但销售的手段和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低层次上,还没有着手从产业发展的高度进行进一步的提升。文化是竞争力背后深层次的动力,一个产业从产生到发育成熟都孕育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我省的石门县、四川的奉节、江西的赣州等地每年都要主办大型柑桔节,以节会的推动,加大对外的宣传,扩大对外的影响,来促进品牌的形成。
 
   4,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占优。虽然进口柑桔在我国市场上高于国内柑桔好几倍,但得益于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世界第一柑桔生产大国巴西,柑桔类的平均销售价格仅为人民币0.40元/kg,其成本为人民币0.18元/kg,即使在高消费的美国,其优质跻橙本国市场的零售价格也在人民币3-3.5元/kg,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都低于我市同类产品,因而我市柑桔在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在开拓美洲和欧洲市场时在价位上处于明显劣势。我市大红甜橙在 90年代初期在俄罗斯远东市场畅销,但由于价格偏高,以后销量逐年减少,据市果品公司反映希腊的橙子到俄罗斯的克拉斯偌雅尔克斯的销售价格只是怀化柑桔到满洲里的价格。,
 
   5,运输环节多。我市外销的柑桔大多通过汽车运输从各县到怀化集中,然后倒车用火车再运往全国各地,因而装车倒车的次数多,导致柑桔机械损伤程度高,据统计,我市柑桔机械损伤的程度目前还有10%左右。而我国柑桔主要产地和我们主要竞争对手长江三峡柑桔带和江西赣州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到我国东南沿海各大中城市非常便利,外销柑桔在运输环节上可以以汽车运输途径一次性地到达销售地,因而我市柑桔在与竞争对手争夺东部高档消费市场时,区位上优势不足。 

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市柑桔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认识,坚定发展柑桔的信念。当前我市柑桔产业生产形式不容乐观,特别是入世以后,将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做大做强我市柑桔产业具有较强的潜在优势和发展前景。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研究表明,2005年以后,中国的柑桔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即到2005年、2015年、2030年我国的柑桔将分别短缺328万吨、373万吨、465万吨,我国的其他一些柑桔产地目前发展柑桔的积极性很高,如江西的赣南提出了“在山上再造一个赣南”的口号,我省的石门县委、县政府提出:“在石门做领导,不抓柑桔产业、不懂柑桔生产,就是不合格的领导”,历届党委、政府一直把柑桔生产作为全县经济的重头戏来唱,大搞柑桔开发,始终形成了柑桔产业开发的大气候。我市如麻阳等县柑桔业已经成为整个区域经济中比重较大、分量重、效益好的一大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柑桔产业作为实现商品农业、高效农业、创汇农业的重要途径,作为振兴怀化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各级政府要大力实施“兴果富民”战略,把山当作田来抓,把柑桔当成支柱产业来抓,高瞻远瞩,真抓实干,力促我市柑桔产业再上一个平台。
 
   2,突出特色,不断优化品种结构。目前对我市柑桔品种结构的调整问题,各部门、各地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意见不尽统一。我们认为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着手,既要考虑生产的适应性,又要考虑市场的销路和果农的效益,这就要求在柑桔品种的布局上突出地方特色。
 
   冰糖橙:它以含糖多(12-14%,跻橙10%左右,桔子8%左右)、色泽红黄、果面细光滑等优良特性,已经在国内外市场上走俏,特别是春节市场尤为抢手,这几年,东到上海、福建、山东,南到广东、海南,西到云南、新疆,北到黑龙江均有我市的冰糖橙销售,尽管我市冰糖橙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年,冰糖橙在果园的收购价格始终保持在1.2元/公斤左右。由于冰糖橙在生产上的不可替代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应该作为怀化支柱性品种大规模的发展,我市的麻阳、洪江、芷江、辰溪等地还具备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跻橙:纽荷尔跻橙尽管代表了先进品种发展的方向,但其对土壤的适应性、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并且容易感染溃疡病,特别是江西的赣南、长江山峡柑桔带等地区已经抢得先机,都建有大片的跻橙生产基地,如江西的赣南地区在几年前已经确立了以跻橙为主的发展方向,据保守估计,不出5年,该地区跻橙的产量将达到200万吨,这就意味着仅靠一个赣南就可以至少满足我国一半以上的鲜食跻橙的需求量。而且跻橙的市场定位主要在东部沿海城市,我市跻橙与这些地区正面交锋时,在区位上无法竞争。因而,该品种不能确立为我市柑桔的支柱性品种,只能适度发展。
 
   无核密桔:我市的无核密桔占柑桔总产量接近40%,重点分布在叙浦、芷江、辰溪等县,主要以中迟熟品种为主,每年10月20日左右成熟,比广西和湖南的早熟密桔晚30天,比浙江碰柑、福建的芦柑早50天。当早熟品种接近尾声时,我市的无核密桔正好大量上市;到 碰柑、芦柑成熟时,我们可以赢得近50天的销售时间。由于碰柑、芦柑刚采摘时酸度大,需要储藏一段时间,春节市场基本上是无核密桔的市场,在北方春节市场对柑桔的消费需求是“有密桔吃密桔,无密桔吃芦柑”,我省全国著名的密桔生产大县石门在果品经济信息191期发表文章描述:“石门柑桔大县无桔过年”。同时,无核密桔克服了早熟密桔皮薄、水分多的缺点,可以耐储藏和长途运输,我市辰溪、叙浦、芷江的无核密桔比其它地区同类品种储藏的时间还更久,可以到来年的3月左右,这是国内其它地区所不能达到的,因而出口密桔多以无核密桔为主,我市的无核密桔是改革开放以后唯一进入过俄罗斯市场的产品。此外,无论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都是以无核密桔为原料制作罐头,早熟密桔、碰柑、芦柑无法替代,这几年浙江和我省永州罐头厂在我市收购量都在1000吨以上,这种情况至少要持续5-6年时间。但是,我市无核密桔品种老化现象严重,在市场的价位非常低,果农经济效益不理想。目前无核密桔面积在各品种中列第一,产量列第二,因而不能再开发,当务之急是在维持原来的生产规模上,加快对原品种的改造升级,淘汰老系品种。
 
   大红:这是我市的传统产品,学名甜橙,发源地和主产区为洪江市,叙浦、辰溪也有不少,生产性好,抗病虫特别是溃疡病性能强,也是我市特色地方品种之一。在国内市场,由于其它的外型、耐储藏、清火的特点,在华北、东北、华中、云南、贵州等有一定的市场。因其的耐储藏性,一般可销于次年的5月,价格为1.2元-1.6元/公斤,因而可以错开销售季节取得效益。我们的观点是适度保留优质良种,逐步淘汰普通甜橙。
 
   碰柑:浙江叫碰柑,福建叫芦柑,这些地方已经大规模发展。一般的常规碰柑下树迟,酸度大,到春节以后才能转味,销售有一定的难度,价格也比较底,大约为0.6元/公斤。我们认为一般常规碰柑不适合再发展,今后碰柑发展的方向应该以洪江选育的黔阳无核碰柑为主导品种,该品种果形端庄,果皮细薄,肉质细嫩、化渣、汁多、无核、可溶固性物质高,多食不上火,鲜食风味较有籽碰柑浓、甜、脆、香,抗病、丰产,其雄性和雌性器官高度败育,无核性状态极其稳定,成为领先国内的优良品种,1999年被评为全国柑桔结构调整推荐产品,2000年在湖南省第二届名优特农副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目前已经显示出非常大的市场前景。由于其发源地在我市的洪江,其他地区目前还没有起步,该品种可以发展一定规模。
 
  3,确保质量,推广模式化(标准化)生产技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果品质量是取胜的关键,因此水果生产势必由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无论是接受入世的挑战,还是增强怀化柑桔自身的体质,今后一段时期,怀化柑桔在抓开发的同时,提高单产和品质是主攻方向,当务之急是建立高品质连年丰收的栽培技术体系。做到标准化建园: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园、高标准定植、高标准管理,实现“三大一篓”,即大穴、大肥、大苗以及营养袋假植苗上山定植;以产定肥,配方施肥,建立果园土壤肥力测试中心,用高科技指导果树施肥,全面推广应用配方施肥技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以生物防治为主,与农业措施、物理措施有机结合,广泛运用以虫治虫等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大力推广“四蔬一套技术”;加强对冻害的防治。
 
  4,加大投入,调大经营的规模。是支柱产业,就要加大投入。我国其他柑桔产地都十分重视对柑桔业的投入,如:山峡柑桔带的奉节县科研投入非常大,该县成立有跻橙研究,人头经费全部由财政负担,另外财政还拨出一定的业务经费供其作研究费用,仅“转基因抗研究”这一课题,政府每年拨款10万元予以支持;我省的石门县将柑桔产业收入的20%左右投入到柑桔产业中,花巨资3500万建成了我国柑桔目前最大的交易市场,促销上,仅2001年举办“中国石门柑桔节”开支500万。为此,我市也要尽快理顺柑桔产业的投入机制,各级地方财政要将柑桔的收入固定地按一定比例用于柑桔的发展,并且要多申报一些柑桔开发项目,争取国家、省扶贫款的支持;在争取银行信贷投入方面,我们可以采取凭柑桔协会核发的果园资产评估证明,用果园做资产抵押贷款,或实行会员联保进行信用贷款的办法,提高金融部门支持柑桔产业发展的信心。
 
   5,依托龙头,探索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怀化的柑桔产业要想在整个农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断提升经营水平,寻求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国内外的实践已经反复证明,龙头企业的培育是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市各地已经涌现了麻阳东坡果品有限公司、洪江市三农果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不仅数量太少,而且各自为战。组建行业协会是国外的普遍做法,该组织负责协调指导行业的生产、销售、收集综合的市场信息,制订销售价格,行业协会是一个非经营性机构,政府也只进行适当补贴,全国供销总社内成立有果品协会,湖南也即将成立,怀化是否也能以市柑桔集团为依托,成立一个全市统一性果品协会,逐步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格局。
 
   6,加强服务,大范围的理顺管理机制。一是采取税收的优惠政策,品改期间赦免桔农的特产税,减少征收环节,有关收费单位实行联合办公,确定一个合理标准一次性收费;二是加强信息的引导,正确指导农民的经营行为,减低桔农的损失;三是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柑桔重要产地兴建专门的柑桔批发贸易市场,水果储藏仓库;四是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规范经营行为。加强对收费执法部门的管理、监督,规范其收费执法的行为加强对中间商的培训,实行挂牌持证上岗;五是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农户将土地使用权入股兴办股份制的柑桔场,允许有偿收回农户的土地使用权,建立初级土地流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