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对怀化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来源: 时间: 2003-08-1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1年11月18日,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我国终于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这是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国在享受世贸成员应有权利的同时,也在努力履行入世承诺,逐步降低关税总水平、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等。由于经济发展、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比较优势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入世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影响各不一样。作为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内陆地区,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怀化的影响有一个缓冲区和传导期,使得入世对怀化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有限且时间滞后,更多地表现在对外经济合作、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应变准备、居民消费心理等微观层面上,但其长期影响值得继续注意和观察。入世一年半来,世贸效应对怀化经济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其中既有国际贸易、投资、信贷、捐赠等因素的作用,更有政府、企业、居民采取对应措施产生的结果,后者的作用目前要大于前者。

    一、入世对怀化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

    1、对第一产业的影响初步显现。入世对怀化第一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贸易与劳动力转移上。我国承诺入世后每年进口一定数量的粮食,入世对怀化农业的潜在影响较大,因而怀化加紧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在稳定和提高单产的基础上适当调减粮食播面,200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1.2%。蔬菜、瓜果、油料等一年生经济作物播面积增加5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加3.3万亩,增长25.7%。畜牧水产业稳步发展,全年肉产品总量38.8万吨,其中草食畜禽肉产量5.4万吨,水产品产量3.5万吨。竹木产业平稳发展,全市实现林业社会总产值40亿元,大林业总产值50亿元,分别增长14%和25%,林农人平增收60元。全市退耕还林面积达49.6万亩,户平补助粮食1100斤、资金295元,人均275斤和74元。农业产业化取得进展,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4家,总资产20.8亿元,其中年产值超1000万元的有20家,正清集团已列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恒生集团和洪竹公司已列入省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金裕、洪竹、洪纸、林都4大骨干企业实现产值4.9亿元,占全市竹木加工产值的52%,带动3000多户初级加工户,林农户平增收2800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带动农户19万多户,联系基地14.6万公顷。全市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力度,2002年共启动市级重点项目35个,完成投资4.2亿元,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与国内外市场实现互通有无,怀化的竹木制品、粮油食品、畜禽产品、瓜果蔬菜等输往国外和境外,泰国的芒果、榴莲、大米,美国的提子、腰果、脐橙,新西兰的猕猴桃,南美的香蕉等农产品丰富了怀化市民的“菜篮子”和“米袋子”。但国外农产品的进口对怀化农产品的销售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夺去了本地同类农产品一部分市场。怀化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80.7%,其中农村劳动力占农业人口61.7%。农业占用的劳动力过多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水平,因此怀化利用各个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据推算,全市共有农村剩余劳动力78.2万,已基本脱离土地转移到二、三产业或外出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达65.4万,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6.8%,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达83.7%。在海外劳务输出方面,怀化虽然刚刚起步但增长迅猛,主要是居民自发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务工经商,以及企业在越南、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和约旦、阿曼等中东国家投资设厂或工程承包所派出的劳务人员,据统计2002年外派劳务人员有194人,增长110.8%。通过采取一系列迎接入世的举措,使得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41元,比上年增加57元,增长3.3%。

    2、第二产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从2002年来看,入世对怀化第二产业的直接影响体现在外贸出口、外商投资、对外合作发展较快,还间接促进了企业改革改制和技术进步。外贸出口增速加快,当年出口增长28.1%,创近年新高。出口队伍不断壮大,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41家,新增16家。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以高强特种纤维、生命体甾体激素等为代表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30%以上,机电类产品出口达10%以上,出口产品发展到16大类80多个品种。出口市场进一步多元化,新开辟了欧盟、俄罗斯、墨西哥等国际市场,出口市场扩大到47个国家和地区。入世对怀化进口的刺激尚不明显,进口总值不升反降。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9个,实际利用外资1821万美圆,增长77%,有效扩大了投资总量。沅陵县利用日本政府约500万元人民币农业无偿援助项目进展顺利,溆浦县民族职业中学1500万元人民币教育援助项目已进入物资采购阶段。对外劳务合作基础加强,同美国、越南、阿曼、约旦等10多个国家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对外投资取得新进展,靖州隆森对外贸易有限公司在越南广平省投资700万元举办竹胶板加工厂项目,辰溪华中水泥厂获外经贸部批准赴缅甸兴建年产10万吨水泥厂项目。面对入世后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怀化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治理结构。2001年采取破产、兼并、重组等手段对91家困难国有企业实施产权改制。2002年主要采取租赁和拍卖的形式对75家国有企业完成改制。不仅如此,怀化还加大了企业技改力度,2002年全市实施技改项目104个,完成投资11.7亿元,增长21.5%。在推进企业技改工作中,怀化突出了主导产业的技术改造,已经竣工或正在进行的重点项目有正驰激素有限公司黄体酮技改工程、金石矿业公司年产5万吨电解锌1万吨锌粉工程、湘维有限公司年产8000吨PVA多品种生产线、正好制药有限公司扩建现代中药提炼中心及GMP达标改造、凤滩电厂增机扩容改造等10大项目。2003年全市技改投资确保完成14亿元,1-5月完成更改投资3.6亿元,重点突出了对电力行业的扩容改造。

    3、对怀化第三产业的影响不容忽视。如果说入世带给怀化第一、二产业的影响主要是结构的调整和质量的提高,那么带给第三产业的影响则是总量的扩张和质量的提高。入世后,我们的服务业将面临国外资本和相关产业的冲击。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三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使得怀化第三产业法人(活动)单位和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不断上升,近几年来每年增加1—2个百分点,2002年达到GDP的47.6%,今年头5个月更上升到51.8%。交通运输、信息通讯、批发零售、餐饮住宿、金融保险等企业为了迎接入世的挑战,采取了多种手段努力扩大市场份额,促进了怀化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怀化第三产业的服务质量也逐年提高,例如怀铁集团投资上亿元对站台、候车室、广场进行改造,换用新机车和车厢提高旅行舒适度,多次提速方便旅客出行;湘运公司全部采用空调大巴作为长途营运车辆,每天准点发车准点到站,大大改善了公路旅行条件;电信、移动、联通、铁通等部门大力加强设备投资,相互展开激烈竞争,不断降低资费,推出各种新款手机和新型业务等;各大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住房、消费抵押贷款业务和信用卡业务等,加强金融监控降低金融风险,积极增加营业网点;怀化证券公司开通网上交易系统,改善交易大厅交易和服务条件,加强股民资金账户管理;各大保险公司适时推出满足顾客需要的新型保险品种,加强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强化内控管理机制。零售、餐饮、宾馆等行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不断推出新服务、新品种满足顾客需要。一些新的行业及业态纷纷涌现,如网吧、娱乐、美容、健身等带给市民舒适和享受。随着芷江机场的建成使用,航空运输业即将给市民出行带来更多方便和快捷。怀化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2002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34.8万人次,增长16%,旅游总收入8.4亿元,增长14%,旅游业有望成为怀化的又一支柱产业。

    二、入世对怀化经济影响的述评

    综合上述分析,目前为止入世对怀化经济的直接影响尚不明显,因为怀化的外向型经济总量只占GDP的1%左右,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企业、居民对未来形势的预期和判断,从而使他们作为管理者、生产者和消费者采取对应措施实现利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从目前来看,入世对怀化经济的总体影响利大于弊,因为它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促进了企业的改革改制改造,优化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快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从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上对怀化产生了良性的、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体现在入世后怀化较好的经济表现和较强的产业竞争力上。在肯定入世带来的正面作用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产生的负面效应,主要是国外进口产品对怀化同类产品的替代和挤出效应,使得相关生产者损失了部分国内市场;同时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降价心理预期对当前消费产生抑制效应,使得相关生产者损失了部分潜在市场。两种效应若同时发生,将不利于扩大投资和消费从而影响GDP增长。根据近几年的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数据以及相关价格指数分析,我市所受的这种负面影响相对较弱。另外,虽然我们对世贸作用的判断是利大于弊,但它不可避免会对部分行业、部分地区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那些改制改革力度较大的地区和企业短期内所受的冲击一般较大。通过初步测算入世对各种经济参数的影响及其变化,我们发现在充分利用入世提供的条件及充分发掘现有潜力的前提下,短期内(1-5年)世贸因素将会每年影响怀化经济增长0.1-0.5个百分点,中长期内(5-10年)每年影响经济增长0.5-1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肆虐一时的“非典”疫情已经进入尾声,虽然短期内它对怀化经济的影响甚至大于入世的效应,但它毕竟只是一种偶然性、突发性、外在性的因素,对怀化经济的影响不会持久。相比之下,入世对怀化经济影响是长期性、机制性、内在性的。因此,针对入世一年半以来怀化经济运行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做好“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长期以来,怀化的外向型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两个“百分之一”,即出口额只占全省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一,外贸额不到全市GDP的百分之一,说明怀化在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方面无论深度与广度都远远不够。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出口被远远甩在后面,这也是我们的经济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水平长期处于全省中下游的一个重要原因。出口上不去,既是我们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也是一个重要的潜在经济增长点,说明我们在发展外向型产业方面大有可为。怀化的自然、旅游和人力资源比较丰富,随着渝怀铁路、芷江机场和怀邵、常吉高速公路的建成,怀化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发展外贸、外资、旅游等外向型产业的条件更加完善。尤其是怀化与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相距不远,经济互补性较强,发展跨国贸易、投资、旅游的条件比较理想。

    2、加强对世贸组织和世贸规则的研究。怀化有关部门在入世前后曾掀起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起到了普及世贸知识、增强危机意识和开放观念的作用,但是离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的要求还很远。建议大力培养和引进既通晓世贸规则又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复合型人才,帮助企业开辟国际市场、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应该组织专门力量就入世对怀化经济的长期影响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在这次“非典”疫情中,许多国家以此为借口,对我市出口产品特别是畜禽肉食品加强检验检疫措施或拖延办理通关手续,使我市出口企业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更加突出了加强世贸研究的必要性。

    3、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怀化的进出口之所以长期徘徊不前,主要原因是出口结构不合理。2002年全市出口总额中工业制成品和资源性产品比例为20:80,大大低于全省和全国60:40和90:10的比例,高科技产品出口比重为33%,低于全国12.2个百分点。出口结构不合理,导致产品附加值低、价格弹性低、利润低。出口产品中80%为资源性产品,导致出口品种单一、互相压价杀价、出口成本升高。这种畸形的出口结构导致出口企业无利可图,出口结构难以升级,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应集中力量建设出口加工区,开展资源深加工,企业共享设施互通信息,既可降低成本,又能避免单打独斗和恶性竞争,形成强大的出口合力。

[怀化市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