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县商贸行业繁荣活跃 消费市场运行良好

——2003年麻阳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03年麻阳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时间: 2004-03-23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3年, 麻阳县继续贯彻实施国家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作为经济发展桥梁的商品流通领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城乡居民购买力旺盛,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614.2万元,同比增长9%,增幅比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在全市各县(市区)排名中上升了四位。

    一、2003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五个特点

    1. 餐饮市场发展迅猛,全面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上升。麻阳县餐饮业在节假日旅游和各类庆典、会议、婚丧嫁娶等活动中,不断调整经营结构,增加服务内容,大力发展大众化消费的家常菜馆、特色餐饮等,还在入夏后积极推出各种消暑夜市,不仅吸引了外地游客,也满足了本县不同消费者多层次需求。2003年全县餐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3211万元,比上年增长30.7%,增幅位居各行业之首,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均水平21.7个百分点,拉动全县零售额上升2个百分点。

    2、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速度较快,所占比重大。今年麻阳县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市场开局良好,一季度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为6584.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7%。4、5两月我县虽然受“非典”疫情影响,但这两月全县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当月同比仍然分别增长-1.16%、4.69%。全年麻阳县批发零售贸易业累计实现零售额37116.2万元,比上年同期净增2457.2万元,同比增长7.1%。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业实现零售额246.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6%;限额以下及个体户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6969.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4%。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所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91.4%,实际上,它的总量大小与增长快慢对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3、城乡市场共同活跃,农村增速快于城市。麻阳县城乡市场在工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假日旅游方兴未艾和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以及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繁荣了农村市场等有利因素作用下呈现持续活跃势头。2003年全县县以上和县以下农村市场分别实现零售额23268.2万元和17346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6%和11%。农村市场的零售额增幅比县城市场高出3.4个百分点。
4、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新兴业态取得快速发展。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异军突起,新兴业态发展迅速,超市、连锁店、便民店和配送中心等不断涌现。麻阳县在做大做强零售业的同时,不断引入新的商业理念、新的业态、新的交易方式,积极引导城乡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规模化、连锁化已成为商业零售业发展方向。如怀化佳惠百货、好优多购物广场、天骄等超市相继落户麻阳,加快了商贸流通的发展。据统计,2003年,麻阳县共有个体户5552家,其中从事批零贸易和餐饮业的2152家,据合理推算,5年后,我县个体工商户可达7000家,其中从事批零贸易和餐饮业的达2500-3000家以上。

    5、消费升级悄然来到,住房、家电、电子通讯等逐渐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热点。2003年, 全县住房, 电脑、移动电话以及家用电器等商品销售持续升温, 标志着新一轮消费周期已悄然来临。由于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居民改善住宅条件的愿望更加强烈,2003年掀起了一股购房热。按房间配置彩电、空调的家庭增多, 加上如今家电更新换代加快, 带动了与住房消费密切相关的商品畅销。据统计,全县家电、音响器材类商品销售同比增长20%。电脑和信息产品也迅速普及,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6010户,比上年增加5190户,增长48%。国际互联网发展迅速,年末宽带用户达636户,增加397户。

    二、当前消费品市场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

    2003年,麻阳县消费品市场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市场上升的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存贷“顺差”加大,严重制约了消费增长。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71690万元,较年初增长16.4%,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58866万元,增长12.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3072万元,比年初增长8.6%。存贷“顺差”进一步加大,金额超过28618万元,造成大量资金闲置,从而制约了消费的进一步增长。

    二是经营理念难以跟上现代商业发展的需要。部分商贸企业宣传承诺的服务质量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商家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忽视消费者合法权益,从而损害消费者利益。

    三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市场难以从根本上启动。2003年,麻阳县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有57.3%来自城镇,县以下农村的零售额仅占42.7%,城市消费依然占主导地位。而全县农业人口有31.92万人,占总人口的88.7%。从而可以看出我县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但受农村市场购买力偏低,消费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差,并受地理、交通、通讯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农村市场一时难以进一步启动。

    四是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左右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现。如上半年的“非典”疫情和长时期的高温干旱天气,都直接对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产生巨大的冲击。

    三、推进麻阳县商贸快速发展五个方面的建议

    针对麻阳县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

    1、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市场购买力水平。购买力是市场销售增加的动力,收入的大幅提高,是启动新的消费热点的根本因素,要加快消费升级,首先必须加快居民增收步伐。当前,除了进一步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外,重要的是加快企业改制步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是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收入的关键;其次,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化,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特色农业,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2、大力开拓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麻阳县是个农业大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达40.9%,农村市场的有效启动将成为今后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焦点和重头戏,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及农村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启动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加快消费信贷制度改革步伐,适当放宽贷款条件,鼓励个人信贷消费。过去的一年,信贷消费虽然在麻阳县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个人住房案揭贷款上发展迅速,但与整个消费品支出总量比起来所占份额仍然很小,因此,发展潜力很大。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消费信贷的宣传,转变传统消费观念,简化消费信贷程序,扩大消费信贷的范围,推动市场商品销售的上升。

    4、加强对市场的执法和监督力度,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要继续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治理“脏、乱、差”现象,维护环境卫生,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加大查处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提倡公平竞争,树立诚信形象,维护消费者利益,营造一个规范的、良好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安心消费,增强居民的消费欲望,拉动消费强势增长。

    5、建立健全危机预警机制,防止重大突发性事件影响我们正常的经济运行和生活秩序。具体讲,当前要认真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牲畜五号病的防治工作,借鉴抗击“非典”经验,制定科学预案,超前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依靠科学,依法防治,以防为主,严防严堵,坚决不让禽流感和牲畜五号病在我县流行,确保不发生人群感染,努力减轻各种流行性疫病对消费品市场的冲击。

    四、2004年消费品市场展望

    展望2004年,随着县委、县政府大开放战略的实施,商业步行广场、城北中心市场全面运营、锦江大桥顺利开工,铜信溪电站开工和新世纪广场开发工程等历史性机遇的到来,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经济增长速度将实现新的跨越,必将继续拉动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支撑消费品市场更趋活跃,麻阳县消费市场各方面环境会更加有利于市场总量的增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在9-10 %之间。

[麻阳县统计局  滕小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