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县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 时间: 2004-04-06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一季度,全县国民经济运行平稳,保持了稳中趋升的态势。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工业生产稳步发展,消费品市场较为活跃,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速增长;农民收入增幅较大.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2%。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1、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受中央1号文件鼓舞,农民纷纷扩大种植面积,扭转了近年来农作物播种面积不断萎缩的局面。在持续的扩大内需政策和"两会效应"的综合作用下,我县农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预计上半年农业经济运行走势仍将保持逐月上升的势头.季度肉猪出栏 9.11万头,同比增长1.9%;牛出栏1200头,增长41.6 %;家禽出笼56万羽,增长2.94  %;禽蛋产量303吨,增长3.06 %;水产品产量 654 吨,增长2.99%。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县出栏肉猪16万头。同比增长5.8%

     2、工业生产总体增长,但增幅回落
     2004年我县新增规模工业5家,为我县的工业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1-3月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12425万元,同比增长18.3%,较上年下降7个百分点。其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98万元, 同比下降41.2%.主要原因是:电力供应不足,企业有停产现象.集体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59万元, 同比增长193.6%,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486万元, 同比增长21.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本月完成工业总产值162万元, 同比下降6.7%,主要原因是:电力供应不足,企业开工不够。

     3、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继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65.8%的高速增长之势,今年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7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8.0%。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80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77.0%,规模以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4万元,同比增长12.3%。

    在城镇规模以上投资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78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3.9%,是一季度投资高速增长的主体;更新改造完成投资480万元(去年同期为空白),是投资增长的客观原因;房地产投资完成7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0%。从投资产业看;第三产业的繁荣是必然趋势;其中:一产业完成投资200万元;二产业完成投资880万元;三产业完成投资3900万元。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完成投资3400万元,同比增长173.3%,占全社会投资比重55.1%;非国有单位完成投资2774万元,同比增长71.6%,占全社会投资比重44.9%。非国有投资中,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580万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28.2%。从投资先行指标来观察:施工项目明显增加,资金到位有所改善。1-3月,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本年施工项目8个,比去年同期多6个。建设项目资金到位状况良好,本年资金来源小计9911万元,增长98.5%,资金到位量与投资之比为2.61:1。

    重点工程进展较为顺利。芷江机场改扩建完成总工程量的62.8%,1-3月完成投资额2880万元;县城二水厂新建工程平稳进行,1-3月完成投资额300万元;两江口水库除险保安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87.8%,1-3月完成投资额353万元。三大重点工程目前完成投资额3533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7.2%,是拉动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内推动力。

    房地产开发市场运行正常。凯旋房地产开发的凯旋花园、龙津商城、河西综合楼,鹏程房地产开发的明山巷住宅区,县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彩印厂住宅楼等项目运行正常,进展顺利。

    4、招商引资保持快速增长
     一季度共实施引资项目10个,合同引进外资7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51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2%。1-3月外贸自营进出口额9。5万美元,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一批新建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投产后对全县经济的推动作用将明显增强。

    5、市场日益活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
    1-3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66万元,同比增长8.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总额实现1187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餐饮业消费总额实现1397万元,同比增加12%。

    一季度社会消费增长的原因:一是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利好;二是节日消费拉动市场发展;随着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每年10%以上的增长,元旦春节的传统气氛也显得更浓,节日消费量也以5%以上的速度逐年递增;三是我县招商引资逐年倍增,2003年增幅高达150%,引进外资总额1.4亿元,对经济拉动很大;四是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速增长,拉动消费相应增长. 同时市场主体多元化,新兴行业迅速发展,超市、连锁店、便民店和配送中心等不断涌现。规模化、连锁化已成为商业零售业发展方向。

    6、金融形势稳定
    一季度全县存款余额110065万元,比年初增加8389万元,增长8.3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92244万元,比年初增加10682万元,增长13.1 %;月末贷款余额62948万元,比年初加2686万元。增长4.5 %。

    7、农民、城镇居民收入双增长
    1-3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660元,较上年增加179元,同比增长37.2%,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48.3%,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长29.1%,转移性收入增长 23.2%。 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收入增长较快;但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一季度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16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5元,增长9.9%;职工人均工资最高的为国有经济类型的金融保险业,人均工资为3557元,而最低的采掘业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仅有1871元。人均工资最高行业是最低行业的2倍。
   
二、存在的问题

    1、就业压力有所增大。目前,我县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约为1300人,登记失业率达2.6%,实际失业人员约4000人,实际失业率约为12%,我县市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下岗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的经济补偿难,失业人员一般年龄较大、文化素质偏低、工作技能单一、再就业难度大。

    2、商业繁荣有待农村市场从根本上启动。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有68%属于城镇,县以下农村的零售额仅占32%,城市消费依然占主导地位。而全县农业人口有31.15万人,占总人口的87.3%。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但农村市场总体购买力偏低,消费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差,并受地理、交通、通讯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农村市场一时难以进一步启动。
    3、投资项目受外部条件约束,进展较慢。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好势头,但只完成了全年目标(4.5亿)的13.8%。在今后九个月时间里,投资目标任务还很重。已纳入今年新开工计划的蟒塘溪职工培训中心、和平园、兴洋化工厂、七里桥电站等重点项目因为各种原因还一直处于筹建准备阶段,还未正式施工。如果这些大项目不能迅速上马,那么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目标将难以实现。

    4、"电力紧缺"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工业生产及投资在建工程进度。
    去年以来,我省各大电站长期处于难以发电的低水位,加上火电缺煤和临近省份电力逐渐吃紧,造成我省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和滞后的电力供给之间的矛盾,即人们常说的"电力饥荒",我县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自去年冬天开始,我县农村晚上经常停电,城镇也实行了计划用电方案,我县区域内的各建设工程进度也随之停缓。如果"电力饥荒"在长时间内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将造成工业企业大面积停产,导致工业发展较上年同期增长缓慢,同时对投资的在建工程的施工造成直接影响。
  
三、建议

     1、突出发展服务业,把繁荣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以社区服务业、商贸流通业、休闲旅游业等为主体,拓展服务业的发展领域。
 
    2、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加快小城镇建设,特别要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吸引外资和县内民间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企业改造。引资力度,进一步推进各项改革,把我县的经济建设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3、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市场购买力水平。购买力是市场销售增加的动力,收入的大幅提高,是启动新的消费热点的根本因素,要加快消费升级,首先必须加快居民增收步伐。当前,除了进一步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外,重要的是加快企业改制步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是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收入的关键;其次,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化,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特色农业,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4、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农村市场前景广阔,但购买力存在问题,农村市场的拉动关系到整个市场的发展。加快消费信贷制度改革步伐,适当放宽贷款条件,鼓励个人信贷消费。扩大消费信贷的范围,推动市场商品销售的上升。
 
[芷江县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