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县粮食供需形势不容乐观

来源: 时间: 2004-04-30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民以食为天,无粮不稳,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牵挂着各级领导的心,为了更好地为党政领导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对青朗等9个乡镇110户农户展开调查,同时,结合县粮食局对沙溪、地灵等乡镇25个村的摸底调查,从总体情况看,粮食供需形势不容乐观。

一、粮食供需现状

    1、据来自县农调队的数据看:全县抽中的110户农户2003年人均年末存粮296.09公斤,其中绝大部分为稻谷,其他粮食微乎几微;当年生产的粮食人均345.36公斤,其中谷物类340.96公斤,薯类只有3.44公斤,豆类0.96公斤;当年购买的粮食人均18.36公斤,其中谷物类17.21公斤,薯类0.02公斤,豆类0.32公斤;当年主食用粮消费197.31公斤,农户出售余粮29.99公斤,饲料用粮23.5公斤。

    2、从粮食部门调查的情况看:这25个村中的25户农户2003年年末存粮人均351公斤,人均粮食收入373.7公斤,其中生产性收入人均351.48公斤,购买粮食22.22公斤,粮食支出352.31公斤,其中粮食销售为58.33公斤,出售粮食中售给粮食部门的粮食人均29.63公斤。

    3、根据统计部门2003年的稻谷生产数据来看,全县28.71万亩耕地,种粮面积达25.4万亩,其中稻谷21万亩,全年粮食总产为10.27万吨,其中稻谷8.78万吨,全县34.46万人人平生产粮食占有量298公斤。

    从以上数据来看,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县粮食生产过程中的供需平衡,如果在未受任何灾害的正常年景下尚能做到自给并略有剩余,但近几年来,随着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如1996年以来的“7.17”洪灾、“6.19”洪灾以及2003年的大范围的旱灾等,它已严重地制约了我县粮食生产的安全,也使得部分农户因灾缺粮。

    从城镇粮食市场情况看,受粮食需求多样化、多层化等因素的影响,从外地流入我县的成品粮食保持在年均3500吨左右,市场运行较为平稳,从粮食流通渠道看,国有粮食企业当年粮食收购量仅4850余吨,新粮销售4380吨。

二、存在的问题


    1、粮食缺口较大。据粮食部门对全县粮食供需预测来看:当地农户生产的粮食就地商品转化率不到20%,也就是说,只有不到20%的粮食上市销售,而全县城镇居民、流动人口、驻军军粮供应、退耕还林用粮供应等预计需要8000吨粮食,而每年退耕还林这一硬性指标需要3000吨,大部分需要进口。

    2、地方粮食储备困难。近年来,由于粮食储备制度的改革,我县原有的国家粮食储备库已在前几年撤点并入怀化市,只设地方储备库,由于县级财政财力有限,无力确保地方粮食库存所需资金,因而使全县库存量有限。

    3、政策性调整。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行,使得我县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从统计部门的数据看:2001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1.91千公顷,2002年21.86千公顷,2003年为21.37千公顷。随着今年中央粮食直补政策以及减免部分农业税政策的推行,预计全县粮食种植面积为有所回升。

    4、粮食生产过程的几个问题:一是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或经商,给会同县粮食生产带来影响,据有关数据推算,全县目前在外打工人数已达6万之多,个别村80%的劳力已外出。二是由于成本的原因,部分村民改种经济作物或养殖业。三是部分村民农转非或随亲属进城居住,部分农田转包耕种困难或因劳力缺少而弃耕。

    5、粮食流通市场会有所波动。近年来,自然灾害造成我县粮食产量减少,需求增加,供需平衡状态已被打破,本地新老库存基本调空,而当地大部分农户自备口粮基本满足消费,少有存粮,免强维持到新粮入库,因而外地粮食销售势头强劲。

    6、粮农收入增长缓慢。会同县是个山区县,粮食生产以传统的小农分散型为主,客观上对机械化、集约化、集团承包等形式的耕种有很大的阻力,加上受生产资金、市场信息、生产技术、成本效益倒挂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生产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使得粮食市场的认同度和竞争力不高,影响了粮农的收入增长。

三、可喜因素

    1、粮食成本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得到提高。2004年中央及时出台了扶持农业的一号文件以及对粮农实行粮食直补政策和减免农业税3%的政策措施,从调查的村民来看,村民们的反映良好,他们算了一下帐,按照直补政策,每亩种粮耕地基本能增收50元左右,这是原来没有的事,现在比过去强多了,要多种粮食给国家。

    2、粮食销售价格上扬,刺激了粮食生产。从我县粮食市场情况看,农民销售粮食市场价格已从原来的每公斤1.60元,涨到2.60-3.00元,加上现在国家对农民粮食的收购政策倾斜,特别是制定了粮食收购保护价,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粮食生产,预计今后粮食库存会有大幅度增加,本地粮食商品转化率会有所提高。

[会同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