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城区公共客运市场运营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 时间: 2005-10-12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为保障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保护城市环境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加快创建文明卫生城市进程,同时也是麻阳县县城经过不断扩容提质后的现实需要,2004年7月,县城全面取消“慢慢游”,开通县城公共客运,并成立了县城市公共客运管理办公室,城市公共客运应运而生。运行一年来,其对改善麻阳交通秩序、推进城市亮化工程以及吸引外商投资麻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运行中也存在并出现过许多令人不满意的情况,如8月11日—16日的县城内出租汽车集体罢工事件,为此,我们专门组织人员对我县公共客运市场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麻阳县城市公共客运市场运营的现状

    (一)县城公共客运市场公司化运营的形成过程

    1、县城扩容提质加速。近些年来,麻阳县委、县政府为了把县城做大做强,提出了“高起点规划县城,高质量建设县城,高标准管理县城,高水平经营县城”的要求,在扩容提质中做了大量工作。通过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民间融资,每年吸纳了近亿元的资金投入县城建设,县城的面貌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们提出了在三年内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的奋斗目标,制定并颁布了“县城管理50条”,全面实施了门前“四包”制度,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但是,县城自1993年有了客运“慢慢游”以来,以其方便城区居民出行、解决城乡人员就业等优势得到快速发展,到2004年6月底前城区“慢慢游”总数达到1168辆,与县城发展形势极不适应。

    2、及时取缔三轮、二轮机动车载客。由于客运“慢慢游”过多过滥,造成了城区交通秩序十分混乱,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据县交警部门统计,自2001年以来,县城发生“慢慢游”肇事事故248起,撞伤62人,撞死6人,市民反映强烈。近几年来,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出议案、提案,强烈要求政府取消“慢慢游”,发展档次较高、污染较少、安全系数高的县城公共客运事业,改善县城交通环境,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县委、县政府对取消城区客运“慢慢游”和开通城市公交和出租小汽车高度重视,并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并于2004年7月1日实施“零点行动”一举成功。“慢慢游”载客退出麻阳县城公共客运市场历史舞台。

    3、出租车成为县城公共客运市场主体。在取消慢慢游的同时,通过出租经营权公开拍卖的形式,县宏升公交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第一批投放的70台出租小汽车的经营权。县宏升公交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县工商局批准注册的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成立于2004年8月,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股东16人(大多为我县原经营其他行业的个体户),法人代表刘先贵,有企业行管人员5人,技工4人,是县城目前唯一一家经营城市公共客运服务的企业,现有出租车70辆、公交车12辆,出租汽车由公司发包给个人经营。作为目前我县城市公共客运唯一一家企业,该公司取得第一批投放的70台的经营权后,实行经营权公司化,经营权有偿出让费为7.1万元/车,出让期限为8年,车型为神龙富康,车型档次起点较高,在周边城市中为最好。

    (二)目前我县城区公共客运市场的经营格局

    1、县城城市格局。麻阳县城位于锦江河畔,209国道和308省道交汇于此,枝柳铁路经过县城,城内建有三级火车站,县城距怀化市59公里,辰溪县城40公里,旅游城市凤凰县城32公里,贵州省铜仁市85公里。县城规划区面积24平方公里,已建成区7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已达7.1万人(含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县城区内有10米以上骨干道路18条、12公里,8米以下的小街小巷52条、34公里。县城现有2个综合性农贸市场,1个水果蔬菜批发市场,1个商业步行广场,有大型贸易企业6家,其中规模较大的超市3家,根据建设和交通部门的调查统计,县城区年运力可达1500万元。

    2、县城公共客运市场格局。据调查,目前全县城区内有公交车12台,出租汽车70台。同时,在天气较好、气候暖和的夏季和春秋季节,有时还有上百辆两轮摩托车暗中非法载客运营。县城区出租汽车和公交车作为县城公共客运市场的主体已成为一大亮点,这也是县城经济日益繁荣的结果。但出租汽车目前还存在“忙而无序”的不规范的营运状态,客运服务质量不高。虽已建立公交出租汽车公司,但规范“城内公共交通”营运秩序不理想,要促进出租汽车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为经济建设服务,在诸多地方还要不断改进,按客运多元化发展格局走公司化、规模化经营之路。

    (三)县城公共客运市场公司化运营以来的效果

    1、提升了城市品位。城市的交通秩序及交通工具体现着它的发展水平和功能品位。慢慢游因其污染重、形象差、品位低等原因已自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快捷、舒适、环保型的出租汽车和城市公交车,它已成为县城中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和受用。

    2、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县城公交车和出租车方便了群众的出行。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方便、舒适、快捷、经济的出行方式。它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确保了广大市民的人身安全。推出城市公共客运服务以后,广大群众除了切身感受到方便、舒适、快捷地享受出租汽车服务业务,而且为其人身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发生交通事故概率相比从前已大幅下降。据交警部门提供资料显示,在开通城市公共客运以前,全县共有二轮摩托车达3500余台,集聚在县城的有2000余台,从事非法载客营运的达800多台。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平均每天达2起,多的达4起。如此恶劣的城市交通环境,给广大市民的人身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在街上行走的市民无不诚惶诚恐,一些家长不敢让孩子单独上街,不准他们骑自行车上学等等。

    4、改善了城市形象。开通城市公共客运以后,许多市民纷纷反映街道变“宽”了,城市变亮了,路面变得靓丽整洁多了。而在之前,县城有1168辆慢慢游以及各式各样的非法营运车辆在街头运营,它们或乱停乱放,或无序行驶,或打着棚子,或撑起油布,严重扰乱了县城的客运交通秩序,县城一片脏乱差景象。

    二、城市公共客运市场运营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管理体制欠完善。存在着管理滞后,不到位的现象。分不同的层次来看,一是县城市公共客运管理办公室是县城城市公共客运市场的政府管理部门,现阶段重心偏于打击非法营运,优化经营环境、完善内部管理等方面,而对于如何理顺公共客运行业管理关系,规范管理职能抓得不够,想得不深,还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探索。二是出租汽车公司经营目标单一,重在收费,想在赢利,缺乏服务意识。平时依靠对出租车收取服务费维持运作,对驾驶员安全教育、职业培训开展不到位,业务开展流于形式,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化经营。从而造成公司与员工之间没有真正的诚信机制,加之基本属挂靠性质,公司对车主的凝聚力差、号召力低,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使车主、驾驶员缺乏归属感,易躁动,易滋事。三是对经营户而言,是一种交钱买得经营权的松散型挂靠关系,管理上难以实行硬约束。因此,由于行业门槛不高,入口把关不严。大部分驾驶员都是从“慢慢游”司机转换过来的,服务素质、安全意识、法制意识都较差,出现交通违章及小事故较多。

    (二)经营效益差,经营户运营艰难。首先出租车营运成本高。根据物价部门测算,每台出租汽车平均年营运成本为113215.75元。其中:购车、经营权费用等一次性投入的分摊即折旧费20028.75元,资金利息5223元,税费3490元,保险费5800元,管理费4164元,燃料费41810元,维修保养费6000元,驾驶员工资24000元,其它费用1200元,不可抗拒的非确定性支出1500元。折算成日均、月均和年均营运成本为336.9元、9434.65元和113215.75元,而同期每辆出租车日均、月均和年均收入分别为340.2元、9525.6元和114307.2元;按照收入-成本=效益(利润)这一公式,测算出出租车日、月、年平均收益分别为3.25元、91元、1092元,年投资回报率仅为0.68%,远远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更谈不上达到出租行业平均回报率,属微利经营。其次是市场上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冲击了客运市场,提高了营运成本,比如从7月以来,城内各大加油站的油价是一路飙升,现在93号汽油为每升4.35元,分别比去年八月和今年上半年增加0.56元,0.30元,增长率为14.78%和7.4%,年新增成本3000—5000元。

    (三)消费与服务矛盾较大。首先是经营企业单一。因客运企业数量唯一,因而企业管理缺乏竞争力,行业无须服务竞争,致使企业管理水平低,驾驶员队伍整体素质差,客运管理部门规范行业管理难度增大。加上目前我县出租汽车公司名为实行公司化经营,实际上出租车车主、司机与公司之间为挂靠关系,对出租车车主的行为难以进行有效约束,出租汽车公司依靠收取挂靠的出租汽车管理服务费维持公司运作,这种经营体制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弱化了公司对出租车车主和司机的有效管理,因而对驾驶员安全教育、职业培训开展不到位,公司基本上不开展业务,流于形式。其次是居民乘车难,市场运力不足突出,难以形成连接城乡、方便群众、便捷有序的公共客运交通网络。根据国家、省里有关城市出租车的测算标准,每万市民,出租车拥有数量在20辆至25辆为合适,我县城区常住人口在5.6万人,加流动人口有7.1万人,合理的出租车数量应在120到140辆之间。而现在只有出租汽车70辆,公交车12车辆,加上公交车营运线路设置不科学,线路覆盖率低,运力缺口较大,市民出行乘车有出“五难”:下雨天乘车难、上下班时段乘车难、节假日乘车难、春运期间乘车难、次干道及城乡结合部乘车难。第三是经营者的收入低。出租车的实载率高与出租车微利经营的矛盾存在。我县市民出行乘车观念强,消费需求稳定,在开通出租车前,县城每天有近700台“慢慢游”营运,每台“慢慢游”平均每天的营运收入不低于40元(不含油费),营运总收入在28000元以上,剔除公交车每天4000-5000的营运额,70台出租车也应有23000元以上的营运空间,并且现有的出租车每天跑长途的占了一定的比例,每天在10至30辆左右,实际在县城营运的只有40至60辆,可以说城市公共客运市场客运源稳定而充足,县城现有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车辆短缺(出租车70台、公交车12台),运力明显不足,使得我县的出租车的实载率在周边城市中相对较高,达到了80%,但每月出台出租车的营业收入仅340.2元,扣去成本所剩无几。

    三、完善城市公共客运的几点建议

    (一)打破垄断经营,开放行业市场。

    1、建议在适当时候增加新的出租车公司,引导行业适度、合理竞争。造成我县现阶段城市公共客运事业被动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县目前仅有一家汽车出租公司,如果一旦罢工,则全县停运,给群众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且其自身也存在诸多弊病,因缺乏必要的行业竞争,造成公司疏于管理,难以提高服务质量。可制定一个行业发展规划,比如在近年内新增一家出租公司,在三到五年内再增加一家出租公司,打破其垄断经营,还市场一个正常的竞争环境。

    2、建议倡导有实力的出租车公司自营。针对目前我县出租汽车公司存在的弊端即挂靠式经营,应加快公司化经营。目前出租车公司的出租车挂靠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着管理无力度,服务不到位,收费引争议的问题。而一旦引发矛盾,又是政府和主管部门来直接面对处理,既不利于行业稳定,也不利于公司做大做强。因此,对出租车经营权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同时,加大对公司清理整顿的力度,允许有实力、有经验的民营企业进入这一行业,打破客运企业独家经营局面,以此为契机推动全行业体制转换,促进行业可持续性发展。

    (二)完善体制,加强管理。

    1、理顺职责,搞好服务。县城市公共客运管理办公室是加强城市公共客运管理,促进城市公共客运健康有序发展的直接管理部门,应在管理、服务和督促上下功夫。总体来说,应该是客运办管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维护,管理行业健康发展,加强对出租车公司的督促检查。出租车公司应该是加强对司机的管理,树立经营良好形象。一是要加强城市公交车行业和出租车管理,健全各项制度,受理乘客投诉,处理调解客运纠纷,查处不具备城市客运资格车辆非法营运、出租车违法营运及其他违法案件,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县城公共客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二是要对经营者与从业人员签订的经营承包合同进行监督;指导和参与下属公司的经营及管理。做到既要管经营,也要管服务和监督。

    2、出租汽车公司自身要不断加强内部建设。(1)出租汽车公司存在经营场所、停车场地、办公设备等硬件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要筹集资金加大对硬件建设的投入。(2)出租汽车企业在现有出租汽车挂靠管理的体制下,努力按照现代公司制度运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出租车车主、司机的管理力度,加大整合力度,强化对司乘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出租汽车司机和车主的服务质量,树立行业“品牌”,为公司今后的规范管理打下良好基础。(3)公司要服从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支持和配合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尤其要加强对司机的安全教育和职业培训,增强出租汽车司机和车主的服务意识,在有关费用的收取上要增强透明度。(4)要努力扩大企业规模,拓展出租汽车业务范围,稳定出租汽车的队伍,提高公司独立运作的能力,积聚较强的经济实力,为企业做大做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经营环境,为经营户减负增效。

    1、坚持依法行政,不断规范城市客运行业管理。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培训,加强执法监督检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维护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各项审批权、检查权和处罚权,继续落实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真正树立城市客运行业执法人员秉公执法,作风正派的执法队伍形象。进一步完善各种行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要实施《城市出租汽车服务标准》和《城市出租汽车驾驶员职业资格证记分办法》,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的经营行为,对出租车违章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对投诉电话做到件件有回音,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促进我县城市客运行业管理工作更趋规范、有序。

    2、优化经营环境,切实维护行业稳定。近年来,国家、省、市相继制定了一些行业发展的规章政策,本行业专门的法规国务院正在拟订之中。去年国办发[2004]81号文件明确取消了交通部门收取的客运附加费和运管费,这对减轻经营者的负担、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将结合本地实际,狠抓落实,使广大经营者真正得到实惠,并对出租汽车实行收费“一站式”,坚决抵制面向出租汽车的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不断优化出租汽车营运的外部环境。同时,客运管理部门将致力于解决出租汽车司机的人身安全问题,改善营运环境。一方面加强对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自身对外来侵害的防御能力;另一方面争取政府和公安部门的支持,尽快使出城登记制度成为现实。力争将行业从业人员人身风险降到最低,切实维护行业稳定。

    3、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着力制止非法营运反弹。为彻底根除城市客运市场非法营运这块毒瘤,必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同时,通过各种合法渠道,对涉嫌非法营运车辆采取跟踪调查和定点调查的办法,依法取证,依法严惩,确保对非法营运的高压态势。

[麻阳县统计局  滕小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