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对发挥统计信息服务作用的思考

来源: 时间: 2005-12-2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是中央第一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将统计工作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温家宝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明确要求:“要抓紧完善统计制度和方法,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及时性和统计工作的权威性。”这对于指导统计改革和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为统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信息服务是统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那么如何进一步发挥统计信息的重要作用,也就是统计信息如何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服务,如何在服务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我想此问题应成为当前统计工作者思考的课题。

    一、怀化市目前统计工作存在的不足

    1、统计制度方法上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首先,制度方法的总体设计工作薄弱,表现在专业与专业之间、专业与核算之间衔接不够严密,存在着交叉、重复、疏漏和不配套等现象。其次,长期以来统计指标加法多减法少,统计指标急待清理和完善。由于经济结构和消费水平发生变化,不少已经没有多大用处的指标还都保留着,而且分得太细太繁琐。而反映科技进步、人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指标却很不完善,特别是第三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渠道还很不健全。这些都直接影响到GDP的核算。

    2、信息服务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现行的统计方法制度下所产生的统计数字未能满足领导分析、决策的需要。去年我局负责“八件实事”指标的数据评估认定工作,有好几项指标日常报表未能反映。在向领导汇报工作,若问到大数字时,还能比较准确掌握,但对结构数就说不准了。我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打了个比方,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的情况怎么样?一般来说这种统计数字是按照国家、省的统计制度把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农村集体等几块的投资加起来。这样的数据统计做得很对,因为从中央到地方的统计制度都是这样。但领导从其他角度,如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政府财政用于投资的资金有多少?我们基本上不能确切回答这个问题。领导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领导在分析投资结构过程当中,需要掌握现阶段的资金投入结构,今后要注意的事项,或者说对我们存在的问题,怎么去改进,今后怎样一步一步的从投资结构优化的角度上思考。又如,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当中,由财政投资、银行贷款的投资,占怀化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比较大,因而提醒我们注意:在怀化市外商投资的比例为何比较小,我们在招商引资中如何加大力度?领导往往是从统计数字的另一个侧面来思考决策,在这一方面我感觉到统计信息工作做得还不够。

    3、基础工作薄弱影响统计职能的发挥。从机构看:当前我国建立的是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它由三部分组成,即政府统计系统、部门统计系统和企业事业统计组织,三部分统计系统只有县及以上政府建立独立的统计机构,部门统计系统、企业事业统计组织和乡镇统计绝大部分是虚设机构。这些机构的统计人员绝大部分是身兼数职,与往年的统计信息网络比较统计基础薄弱,基层统计人员任意撤换,非常不稳定,而从作为一个数据综合部门的县级统计局看目前是人手少、素质不高,对基层上报上来的统计数据根本没有能力、时间、精力进行严格的复查审核,这样严重地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大部分单位的兼职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口径不清楚,决大部分单位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人员的管理制度、统计数据的审核制度、统计资料的档案等均没有建立健全。据调查: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统计局共有人员287人,其中:本科学历23人,占8%;具有统计专业技术职称的有74人,占25.8%,这两项数字远低于省平均数。

    二、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信息服务职能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统计事业要发展,信息服务要做好,关键在人才和工作的创新。

    1、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统计队伍。目前统计工作需要的人才很多。如:组织统计管理活动的人才;胜任统计调查的人才;开展统计分析的人才;对统计信息活动进行再设计的人才;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善于统计执法的人才。要分门别类逐步形成人才培养和激励的机制。同时,广泛深入地开展统计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实事求是和依法治统的观念。要尊重人才,以事业留人,以适当的待遇留人。

    2、统计信息观念创新。一是统计信息意识的创新,对统计信息的本质、特征要有新的理解和认识,研究统计信息结构、统计信息价值与信息量、统计信息传播与统计信息增加量等的关系;二是统计信息功能认识的创新,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行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理解统计信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三是统计信息应用的创新,开辟统计信息应用的新领域,提高统计信息应用能力,包括对统计信息的收集和加工、开发和创造新信息和用统计信息创造价值。

    3、统计信息服务理念创新。一是拓宽和延伸统计信息服务方向,从主要为党政领导服务延伸到为社会公众服务,满足信息时代人们对统计信息关注程度提高和生产、消费、投资、休闲的需要。二是创新统计信息服务内容,从简单的数据提供向更深层次的统计专题信息分析、统计咨询报告、决策分析、以数量分析为特征的重要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深度研究发展。三是统计信息服务形式创新,要键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多种多样的统计信息产品;四是缩短统计信息生产周期,提高统计信息生成速度,开展重要统计信息的预测和监测。

    4、统计信息体系创新。通过统计信息体系的创新,实现快、精、准收集统计信息的目标。建立垂直、纵向、横向三元结构的统计信息流动体系,形成纵横交错、左右相联、条块结合、四通八达的网络化流动;探索适应知识经济特征的统计信息采集方法,建立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快速、灵敏、低成本的统计信息调查体系;依靠高速传输网络,构建统计数据采集和统计信息服务骨干网络体系,使统计信息网从一个单纯的数据中心成为一个“聪明”的网络系统,为公众提供大量个性化服务。

    5、统计信息机制创新。成立以统计信息开发、咨询为主要业务的专门公司,结合信息扶贫工程的实施,针对单个的、落后的、封闭的地区,就如何开发本地资源、吸引外商投资出谋划策,对症下药。怀化市有些地方经济落后、信息闭塞、观念陈旧,守着优势资源不知道如何转化为社会财富。智力扶贫是利国利民、又现实可行的路子,但光靠委派干部下乡扶贫的方法也远远不够,我们不妨借鉴先进地区的“策划业”的成功经验,引进市场机制,让信息行业通过开发信息、智力资源,既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又为自身发展创造条件,从而步入以信息养信息的良性循环的成长道路。

[怀化市统计局 胡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