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怀化市农村生产情况稳定,农林牧渔业各行业生产有序进行,保持了平稳中求发展的势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0.92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为4.33亿元、2.21亿元、13.12亿元和0.7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3%、6.1%、3.8%和5.0%。增加值达12.23亿元,同比增长4.4%。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春耕备耕准备充分。农业生产计划落实较好,全市计划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20万亩,其中粮食稳定在510万亩,实现总产33亿斤。根据最近调查和各县市上报统计,已落实粮食播种面积515万亩,比上年增加15万亩,其中水稻面积45万亩;落实春播一年生经济作物110万亩,其中,蔬菜28万亩,大棚栽培面积0.87万亩。春收作物可望实现增产增收。预计油菜可收面积115万亩左右,总产9万吨,比上年增加0.5万吨,春粮35万亩,总产4.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为全年农作物丰收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2、蔬菜种植可持续发展看准了市场前景。整个种植业在做好春耕备耕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种植效益较高的农作物。以鹤城、芷江县、洪江市为代表的城郊农业发展势态尤为喜人。今年怀化市鹤城区统一规划,将早稻、晚稻播种取消,转而发展蔬菜和药材等经济作物。黄金坳镇水环口和败泥冲两个村带头发展,建立了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杨村乡的鱼腥草的种植面积同去年相比提高了15%。为抢占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3、畜牧业生产与市场形势跟进,各品种发展错落有序。全市一季度猪、牛、羊、家禽总肉产量为126392吨,同比增长4.9%。分别出栏量为134.5万头、4.96万头、22.61万只、1056.57万羽,同比增长3.1%、21.3%、23.1%和13.3%。生猪发展减缓与牛、羊、家禽快速增长主要是受到市价格的影响。据调查了解,怀化市猪肉由去年的13元每公斤左右隐定在12元每公斤左右,以至出栏变化不大。但家禽与牛羊在整个冬季显得十分畅销,特别是禽流感病疫受到控制以后,到现在为止,怀化市鸡肉价格由去年10元每公斤左右上涨到现在的14元每公斤左右,怀化市土鸡市场更是红火,现价大约在24元每公斤左右。
4、农产品加工呈现强劲势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形势良好,预计,1-3月完成总产值28.3亿元,增加值12.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5%和10.21%。其中,以粮、油、饲料等生产为主的加工企业生产形势尤为看好。竹木加工实现较快增长,全市完成竹木加工26.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7.4%;完成人造板14.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6.4%,完成林工产值3.7亿元,同比增长5.6%。
5、农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效果明显。在林业优惠政策推动下,社会各界投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1-3月,全市完成人工造林31万亩,完成义务植树589万株,新建户用沼气池762口,占年计划的12.8%。全市已开工各类水利工程21250处,完成21190处,完成土石方5019万立方米,完成劳动工日6047万个,投入资金14970万元,其中群众自筹6350万元。完成的工程量和劳动工日分别占计划任务的100.38%和100.78%。全市整修山塘溪坝972座,新修骨干山塘29口,面上水毁工程全面恢复。
建议和措施
1、进一步落实好粮食生产计划。继续抓好中央1号文件及省、市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件政策的宣传与落实工作,确保粮食政策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2、扎实做好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组织农技干部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搞好春耕生产,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技术、种苗等方面配套服务。大力推广旱育秧、软盘抛秧等技术,育足育好秧,确保不误农时。
3、切实抓好农业执法工作。加强种子、农药、肥药等重要生产资料的监管,坚决制止和打击哄抬物价,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巩固前段整治成果,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加强以蔬菜检测为主的市场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认真做好农民素质教育和劳务输出工作。抓好以“阳光工程”、“扶贫培训工程”等为主的农民素质教育培训,抓好2005年劳务订单落实工作,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
5、抓好水利冬修扫尾工作。围绕安全度汛目标组织好人力、物力,打好水利冬修扫尾攻坚战。全面开展汛前安全检查,完善相关预案,落实部门责任,确保讯期安全。
6、抓好动物春季防疫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落实防疫措施,提高免疫密度,全面完成“春防”任务。
[怀化市统计局 杨学理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