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怀化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浅析

来源: 时间: 2007-07-05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6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计划目标的第一年,也是我市交通工作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交通事业大发展、新飞跃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交通系统围绕树立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思路,面对繁重的交通建设和运输任务,克服了种种困难,加大交通建设力度,加强交通行业管理,清理整顿运输市场秩序,继续巩固和扩大车辆超载超限成果,提高运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市交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基本情况

   1、公路、站场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

    2006年,交通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加大了投资力度。我市重点项目和面上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公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443万元,其中县到乡镇公路改造工程完成343公路,为目标任务的132%,新增通水泥(沥青)路乡镇38个,为目标任务的146%:完成畅通工程1666公里,为目标任务的107%,新增通水泥(沥青)路行政村503个,为目标任务的100.2%:完成通达工程建设552公里,为目标任务的129.6%:新增通水泥(沥青)路行政村143个。全市公路总里程9263公里,其中四极以上等级公路3279公里,占总里程的40%。全市4046行政村,其中不通公路的行政村734个,为总数的18%,计划“十一五”期间乡乡通水泥路,村村通公路,80%以上的行政村通水泥路的目标。

    全市站场、港口码头建设共完成投资4051万元,比上年增长25.2%。全年完成农村客运站建设81个,为市政府下达考核目标的121%,2006年我市农村客运站建设不仅远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而且在实践中成功摸索的多元融资建站方式有效地缓解了地方建设资金的不足,并为全省客运站建设提供了借鉴。

    2、运输结构大变化,汽车数量迅速增长

    2006年全市民用车辆已达到16.25万辆(含11.95万辆摩托车),同比增长9.21%,其中:
汽车已发展到4.3万辆,同比增长11.98%,小型汽车1.82万辆,同比增长18.95%,小型汽车占客车总量的78.89%:载货汽车1.62万辆,同比增长5.88%,占汽车总量的37.8%:全年报废汽车3791辆。摩托车拥有量同比增长8.26%。

    在汽车中,个人汽车已发展到2.80万辆,同比增长13.82%,私人汽车占汽车总量的65.22%,比上年又增加了1个百分点。私家车逐年的飞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如何与之相适应,也将是有关部门值得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在汽车中,营运性车辆占35.77%,非营运性车辆占64.23%。新增车辆多为小型载客汽车。

    3、运输量有增有减

    (1)公路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全面增长

    2006年全社会公路完成货运量2591.93万吨,同比增长2.5,水路完成货物量168.2万吨,同比增长62%:公路完成货物周转量250721.39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7%,水路完成货物周转量18854.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53%。

    (2)公路水路客运量有所下降

    2006年全社会公路完成客运量6313.87万人,旅客周转量完成256699.84万人公里,与去年同期相比客运量下降14%,:客运周转量上升13%,水路完成客运量128.21万人,完成旅客周转量2077.48万人公里,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9%和54%

    二、交通经济运行分析

    1、公路货运持续增长

    今年全市公路运量同比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有:

    (1)铁路旅客比较充实,使一些长途及中长途客源向公路旅客运输,06年我市新增了几条开往广州、深圳、珠海等省际班车路线,并且效益可佳,是我市旅客周转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2)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车旅游和出租车出行已成为一部分人的首选方式,这部分未纳入统计的旅客运输量会逐年增加。

    (3)由于高速公路、路网建设、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建设,公路建设所需砂卵石成为水路运输最大货源,使水路货物运输继续呈快速增长态势。

    (4)货物运输船舶吨位比上年有所增长,全省对客运船舶进行治理整顿后,中方县142艘赶场船重新登记注册由客货船变成货船

    2、旅客运输持续下滑

    由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的多次提速,进一步加剧了水路客运的减少。油价上升的滞后效应,目前油价还处在高位区间以及国内成品油市场的调价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影响运输成本,使原本就亏损的水路客运企业更加难以维持,造成相当部分客班少开甚至停开。水路运输市场不断萎缩,旅客运输持续下滑

    3、规范货运市场,促进货运业健康快速发展

    2006年我市加大了对货运车辆超载的查处力度,规范货运市场,公路货运有序发展。长期以来货运超限超载屡禁不止,货运量统计不全,究其原因还是因利润最大化的需求与运输价格偏低冲突,背离了价格发展规律而引起的,现行的计重收费措施从根本遏制了恶性压价的苗头,目前道路货物运输价格趋于平稳,运价进一步回归理性,对货运市场可持续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货运市场带来充足货源,货运企业也加快了发展大吨位、专用车辆的速度。因此总体而言,运价回归理性、运输工具结构的调整为货运业的良性健康运作带来了契机,有利于货运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1、公路、水路发展不平衡。公路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水运基础设施滞后,投入较少,制
约交通运输业发展。如煤炭、砂石等大宗货物运输,由于船匣通过能力有限制约了水运业的发展。

    2、目前运输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从事运输者多、小、弱,竞争力不强、管理不到位、缺乏规模效益。无论水运还是陆运,均不同程度存在着这样的缺点,市场运输规模小而散,未能形成规模经营效益,就加大了运输成本,造成货运市场中运力的供需关系没能有效地平衡,表现在运输经营者压价竞争货源,靠超限超载提高运输效益,运输经济效益下降。

    3、运输信息业发展滞后。行业管理者、承运人、托运人都应适时或提前预测局部范围内他人的运输、物流信息,来预测整个大市场的动态,打造信息平台,制定发展计划。然而我市部分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以原始的运输流通方式经营,如果外籍有资质的运输企业主动上门配运,将形成对我市运输企业的冲击。

    四、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明确建设工作责任,加大对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的考核力度,完善干线公路建设有关政策,进一步简化工作程序。加大建设资金筹措力度,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以全面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和实施进度。

    2、进一步抓好运输安全,努力提高运输质量。强化“三关一监督”,深入开展道路运输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我市生产安全的严峻形势,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汽车战场和运输责任的监督,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生产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

    3、不断加强运输市场管理。做好农村客运网络和农村汽车客运站建设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乘车难”、“出行难”的问题,实现道路客货运输规范化、标准化,落实客运线路经营期限制度,全面实施并完善客运市场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继续在全市道路客运、货运等领域,开展以“诚实信用”为宗旨的行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新机制,提高经营服务水平和质量。

[怀化市统计局胡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