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怀化市经济形势秋季报告

来源: 时间: 2007-11-0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区域性“双中心”战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全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工业企业综合效益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财政收支进一步好转,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加,居民消费更加活跃,招商引资效果较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GDP)29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6%,增速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是1987年以来怀化市同期最高增幅。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各季度GDP增幅比较平稳,1-3月GDP增速为11.7%,1-6月为12.6%,1-9月为12.6%,增长曲线比较平滑。二是工业对GDP的贡献率比上半年提高2.5个百分点,达到41.4%,拉动GDP增长5.1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三是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0.1%,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34.5%,提高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45.4%,下降0.5个百分点。

    第一部分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从产业看,第二、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农业经济平稳发展

    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93.2亿元,增长3.3%,其中农业总产值达46.6亿元,增长3.5%;林业总产值达7.3亿元,增长5.3%;牧业总产值达35.6亿元,增长1.9%;渔业总产值达1.98亿元,增长8.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59.1亿元,增长3.3%,对GDP的贡献率为5.7%,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

    1、主要产业基本平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05.7万亩,同比减少2.4万亩,其中水稻345.3万亩,同比减少7万亩。水稻生产表现为“两减一增”,早晚稻分别完成41.9万亩、44.2万亩,分别减少4.8万亩、4.5万亩,中稻和一季稻完成259.2万亩,增加2.3万亩。旱杂粮159.7万亩,增加6.4万亩。预计全年粮食产量181.85万吨,增长2.6%。一年生经济作物完成春播面积130万亩,其中果用瓜27万亩,蔬菜62万亩,分别增加0.5万亩和1.2万亩。油菜实收116.7万亩,总产9.7万吨。全市出栏(笼)生猪、牛、羊、家禽分别为280.15万头、13.26万头、50.1万只和3204.49万羽,分别减少0.7%、增长12.3%、减少0.3%、增长6.5%。当前生猪生产形势表现为散养户空栏比例增加,大户生猪存(出)栏量增加,生产恢复缓慢等特点。农业结构调整呈现市场化趋势。发展优质稻面积235万亩,比上年增加10万亩,占水稻面积的66%。其中,中高档优质稻完成103万亩,比上年增加15万亩。

    2、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以新农村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市共完成组到户道路硬化184公里,新建沼气池6291口,配套改厕3200间、改栏4500间、改厨2700户、清理路障4500处。完成县到乡镇公路改造180公里、农村公路通畅工程1361公里、通达工程390公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到全面落实,全市43.7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14.1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除教科书费。8个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已经启动,参合农民183.1万人,参合率为76.95%。

    3、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来势喜人。1-9月,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完成销售收入14.7亿元,增长12.8%。怀化湘怀骆驼饲料30万吨新厂、会同康奇瑞竹木有限公司年产60万平方米竹地板等6个项目已经投产。泰格林纸40万吨纸浆项目、汇源果汁公司20万吨浓缩果汁生产线、湖南海联食品有限公司3万吨果蔬罐头生产线等8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泰格林纸纸浆项目有望明年3月按期竣工投产。泰格林纸55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加拿大嘉汉集团250万亩杉木基地、金珠米业1万亩绿色食品基地、会同贤胜油业5万亩油茶低改基地正在实施。

    (二)第二产业来势较好

    1-9月,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0.7亿元,增长16.4%,GDP贡献率为43.3%,拉动GDP增长5.36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工业增加值90.8亿元,同比增长17.6%。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74.4亿元,同比增长20.3%。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6.7%。怀化市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是: 

    1、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企业比较活跃。1-9月,全市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1.9亿元,比上年增长 20.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0%,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2.8个百分点。1-9月,全市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5亿元,同比增长41.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2个百分点;集体企业(18.7%)、外商投资企业(15.2%)、国有企业(16.4%)低于全市平均速度。

    2、县(市、区)属工业贡献较大,省、市属企业发展滞后。1-9月,县(市、区)属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8.0亿元,同比增长42.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2.1个百分点。绝大部分县(市、区)属工业实现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长。中央属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3亿元,同比增长47.3%,其增速较高主要得益于凤滩发电厂的当月增幅大。省属企业增长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市属企业出现负增长。
由于改制、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变化和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省属企业、市属企业影响了全市增速。其中,麻阳铜矿(-38.6%),资源逐步枯竭,目前准备改制; 华峰集团公司(-31.4%)目前正处改制阶段,有重要车间外迁青岛,对生产影响较大;辰溪煤矿(-5.7%)因周边环境影响了运输和生产;洪江水力发电厂(-2.5%)来水少,水库蓄水不足; 正清公司(-42.3%)因暂停鱼腥草针剂生产和市场原因,生产下滑;华中水泥公司(-21.9%)新投产生产线正在调试阶段;惠峰印染公司(-5%)因原料供应不及时未能满负荷生产。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较快的有凤滩水力发电厂(59%)、五强溪电站(25%)、省湘维公司(30%)、怀化电力集团公司(30%)、辰森发电厂(90%)、安纺公司(12%)、瑞邦森工(21%)。

    3、重点产业拉动作用大。1-9月,从怀化市工业32个大类行业看,对工业增长拉动作用大的8个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6.4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89.2%。从速度看,竹木(62.9 %)、化工(29.8%)、食品(29.5%)、建材(22.7%)行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从总量看,电力生产及供应、铁合金和有色金属冶炼增加值超过全市总量的一半。今年7、8、9月雨水充足,对怀化市工业增长拉动较大。

全市八大产业情况

产业名称

累计完成增加值(亿元)

累计增长速度(%

电力

25.1

18.5

竹木

4.4

62.9

医药

1.8

1.5

食品

5.7

29.5

矿冶

16.4

19.6

建材

5.1

22.7

纺织

1.3

13.3

化工

6.6

29.8

合计

66.4

28.4


    4、工业投入持续增加。今年1-9月全市工业投入完成46.95亿元,同比增长35.0%。技改投资完成19.8亿元,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42.2%。今年列入“双十”工程项目中,湖南骏泰浆纸有限公司年产40万号漂白硫酸盐木浆项目、湖南湘维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超强力PVA纤维生产线、大洑潭水电站、牌楼水电站、炘源晶(怀化)太阳能电池组件、安圣电池有限公司年产600万只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等项目进展顺利。

    (三)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2.3亿元,增长14.2%,对GDP贡献率为51.0%,拉动GDP增长6.34个百分点。全市综合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继续提高,货运周转量(不含铁路,下同)28.1亿吨公里,增长43.4%,客运周转量20.5亿人公里,增长1.1%;邮政业务量完成1.3亿元,增长14.0%,电信业务量完成18.5亿元,增长34.4%。 

    二、从需求看,投资和消费双重驱动,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迅猛

    1-9月,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4亿元,增长54.3%,同比提高29.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50%以上高速增长态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1-9月,城镇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4亿元,同比增长42.7%,增幅提高13.6个百分点。全市加大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推进市区天星东路、环城路、湖天大道南路、体育中心建设和主干道油化改造、火车站前广场改造、太平溪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背街小巷改造等12个重点项目,芷江、会同、靖州、新晃等县借助县庆或者节庆活动加大了城市建设改造力度。

    2、房地产开发投资逐渐降温。1-9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0.3亿元,增长21.9%,增速同比持平,比上半年下降9.9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56.7万平方米,下降73.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5.9万平方米,下降85.7%;房屋竣工面积18.6万平方米,下降40.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7万平方米,下降60.1%。

    3、重点项目进展较为顺利。1-9月,全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2.1亿元,同比增长101.9%。其中,洪江市托口水电站今年完成投资5.0亿元,怀新高速公路完成投资7.6亿元,泰格林纸40万吨纸浆项目完成投资6.7亿元,辰溪县大伏潭水电项目完成投资3.9亿元,辰溪县清水塘电站完成投资1.97亿元,中方县铜湾电站完成投资2.2亿元,溆浦20万吨生物降解塑料项目完成投资2.6亿元。

    4、第二轮湘西地区开发进展较快。纳入第二轮湘西地区产业开发规划的54个产业项目,总投资89.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9亿元。截止2007年9月底已到位资金46.3亿元,其中企业自有资金到位20.4亿元,银行贷款到位25.2亿元。目前54个产业项目已开工53个项目,项目开工率达98%,累计完成投资额35亿元,占总投资的39%;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

    5、招商引资来势好成效大。1-9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064万美元,增长42.3%;实际利用内资74.9亿元,增长20.0%。市本级完成签约工业项目5个,合同引资7.2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0.78亿元。其中已开工项目3个,北京汇源集团30万吨橙汁加工项目、怀化金丰纺织有限公司年产3.5万锭精梳纱项目、怀化安江纺织有限公司年产500万米的高档服装面料生产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建成。在第四届“珠洽会”上,怀化市共有51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合同引资61亿元。

    (二)消费需求较快增长

    1、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历史最高。1-9月,全市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92.1亿元,增长18.0%,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今年以来,消费品市场呈现逐步增长势头。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01亿元,增长9.7%,增幅高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

    2、城乡消费品市场增幅差距缩小。受公务员加薪和假日消费等影响,城镇消费品市场趋旺。同时,受价格结构性上涨影响,农村消费品市场出现近几年来少有的快速增长,城乡消费品市场增长的差距正逐步缩小。1-9月市零售额29.8亿元,增长17.6%;县零售额32.5亿元,增长20.0%;县以下零售额29.8亿元,增长16.2%。。

    3、餐饮业持续高速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多样化,怀化市餐饮业网点的规模、布局、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居民外出就餐已成时尚,1-9月餐饮业零售额14.2亿元,增长19.0%。

    4、信贷消费日渐红火。1-9月,全市金融机构发放消费信贷余额为9.1亿元,比年初增加1.1亿元,增长14.4%。其中,单位住房贷款余额7.1亿元,比年初增加1.5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606万元,比年初增加1057万元;个人汽车贷款余额1905万元,比年初增加395万元。

    三、从经济运行质量看,金融稳健、企业增利、财政增效、人民增收

    1、金融机构运行保持平稳。截止9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0.1亿元,比年初增加59.8亿元,增长18.1%。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9.0亿元,比年初增加21.1亿元,增长44.0%;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5.5亿元,比年初增加32.2亿元,增长13.2%。各项贷款余额195.7亿元,比年初增加22.3亿元,增长12.9%。其中,工业贷款余额13.8亿元,增长9.7%;商业贷款余额18.5亿元,增长8.9%;中长期贷款余额106.2亿元,增长19.6%;消费信贷余额9.1亿元,增长14.4%。

    2、企业效益继续改善。1-8月,全市工业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持续向好,经济效益指数保持高位运行。其中, 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1.1%,同比增长2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05亿元,同比增长46.1%;实现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51.6%;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应交税金5.2亿元,同比增长32.3%。其中市属规模工业实现利润0.14亿元,同比增长2.3倍,实现应交税金0.57亿元,同比增长1.9%。

    从盈利的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机械、煤炭、纺织、电力等行业。其中电力行业利润增长3.7倍, 机械行业增长3.0倍。

    从盈利的企业来看, 企业盈利100万元以上的企业73个,盈利额2.9亿元,同比增长70.2%。实现利润数额最大的金大地水泥公司盈利3906万元,同比增长1.3倍。

    3、财政收入大幅攀升。1-9月,全市财政总收入19.8亿元,增长28.1%,同比加快5.8个百分点,全省增幅排名第5位。一般预算收入12.6亿元,增长27.2%,同比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国税部门入库2.0亿元,增长27.2%;地税部门入库5.5亿元,增长30.0%;财政部门入库5.1亿元,增长24.3%。上划所得税2.3亿元,增长33.8%;上划中央“两税”4.9亿元,增长28.0%。

    4、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1-9月,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35元,增长15.0%;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1006元,增长20.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72元,增长5.3%;农民人均现金支出1664元,增长5.8%。

    第二部分  经济运行中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发展保持了又好又快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长逐渐加速,增长质量大幅改善,增长后劲明显增强,但是也出现了农业发展速度下滑、工业运行变数较多、物价指数加速上行等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1、工业原料供应与保障粮食安全的矛盾较为明显。一方面,泰格林纸40万吨纸浆、汇源果汁生产线、20万吨可降解PVA等标志性工业项目进展较好,对工业原料林、柑桔、马铃薯等大宗农业原料的需求很大;另一方面,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70多万人,农田抛荒比较严重,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2.4万亩,其中水稻面积减少7万亩,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的增产余地不大。

    2、抵抗自然灾害和动物疫情的能力比较薄弱。目前,全市病险水库有461座,占水库总数的39.8%。今年发生的4次强降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7亿元。此外,局部旱灾、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生猪蓝耳病等疫情隐忧仍然存在。

    (二)工业受工业结构、国家政策、市场波动等方面负面影响大

    1、产业结构影响。从比重看,怀化市工业行业增加值比重最大的行业是电力,其次是冶炼。这两大行业增加值约占全市总量的55%左右,其中电力占40%左右,冶炼占15%左右。电力行业中占全市总量30%左右发电企业受降雨影响大。从产业结构看,约八成企业为资源型和高能耗型。

    2、宏观政策影响。受国家暂停鱼腥草针剂生产的影响,怀化市医药龙头生产企业正清制药公司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国家在宏观调控中采取降低和取消出口退税等措施,限制资源型和高能耗产品,对怀化市工业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3、价格指数影响。一季度全市工业品价格总指数达106.82%,高出省平均1.26个百分点。二季度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达105.63%。三季度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达 105.7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怀化市主导产业价格指数均超过100%,特别是怀化市支柱产业的常用有色金属冶炼业产品价格指数达到143.8%,剔除价格因素后同比增长10.0%,仅为不剔除价格因素增速的1/4。

    (三)物价指数加速上行,9月份虽有所回落,物价总水平仍在高位徘徊

    1、食品类拉动整个居民消费价格水平走高,并成为总指数上涨的第一拉动力。与去年同期相比,1至9月份怀化食品类价格上涨15.3%。食品类中,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粮食、干豆及豆制品、油脂、肉禽及制品、蛋类、菜类、在外用膳食品等主要商品明显上涨,其中粮食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0.8%,淀粉价格上涨21.0%,油脂价格上涨30.2%,肉禽及制品上涨30.2%,蛋类价格上涨20.1%,菜类价格上涨21.5%。

    2、居住类价格涨幅继续上涨。1至9月份怀化居住类价格涨幅为5.8%。一是因为许多商品去年的基期价格处于高位。二是受水泥等部分建材和五金电料价格上涨14.8%的影响。

    3、怀化价格涨幅高于全国,农村涨幅高于城市。1至9月份,怀化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6.2%,比全国4.1%的涨幅高出2.1个百分点,显示怀化面临的物价上涨压力大于全国。从这一轮价格上涨来看,各地都是食品价格领涨,但价格总水平涨幅差异较大。涨幅较低的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商品市场发达,工业品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加上交通、信息、区位等优势,抑制价格上涨的有利因素更多。从市内看,今年1-9月,怀化城市消费价格水平上涨5.2%,农村上涨7.3%,农村涨幅高于城市,显示农村居民正比城市居民面临更大的物价上涨压力。

    第三部分    全年经济发展走势的总体判断

    前三季度,全市人民在建设区域性“双中心”战略目标的鼓舞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怀化市经济发展实现12.6%的快速增长,创造了20年来同期的最高记录。展望2007年全年及2008年发展形势,怀化市面临着下列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的新目标,实现人均GDP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为全市人民树立了新的奋斗目标。二是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必将刺激怀化市旅游、餐饮、娱乐、体育运动、视听设备等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三是随着年底和明后年大批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的投产和开工,如邵怀高速公路、泰格林纸40万吨纸浆、汇源20万吨浓缩果汁、大伏潭电站、铜湾电站、铜信溪电站、和平电站、长泥坪电站、鸟儿巢电站等投产,以及吉怀高速、安江电站、托口电站、金大地1200吨钒和9000千瓦热电项目、正远钒电2400吨项目、华中水泥100万吨技改项目、蓝伯化工60万吨电石项目、恒光化工双氧水项目等明年开工,将会大大增强怀化市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四是随着一批新的重点项目如华天大酒店、鸿瑞国际等龙头企业以及河西经开区等投入运行,将会有力促进怀化市商贸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如果没有非正常因素的干扰,2007年GDP增长12.0%的目标把握较大,如果加大各方面的工作力度,实现12.5%的工作目标也是有可能的。预计2008年怀化经济增幅将在今年基础上略有提高或基本持平。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工作建议:

    1、加强生产调度。衔接落实好四季度工业生产目标任务。一是组织工业生产。克服各种困难,对仍处于停产、半停产的企业要重点研究,加强协调,使其尽快恢复生产。利用目前水能充沛,电力供应相对宽松的条件,全力组织工业企业生产,努力弥补前段的欠产,确保全年工业生产任务的完成。二是协调生产要素。尽最大努力减少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工业生产的影响,确保有效益、有市场的企业开足马力。三是落实目标管理。进行工业督查,加强工业经济管理目标考核工作。

    2、抓好项目储备。一是加大工业招商力度,建好工业项目库。通过引进增量来盘活存量,抓好重点项目服务工作。对湖南骏泰浆纸有限公司年产40万号漂白硫酸盐木浆项目、北京汇源集团30万吨橙汁加工项目等新建项目,促成早日投产达产;对华峰集团企业改制产权转让项目等在谈项目,促成早日签约。二是抓好工业园平台建设,做好项目储备,为明年和今后工业增长打基础。三是尽快成立完善担保公司,解决中小企业项目融资难问题。

    3、重视运行分析。分析宏观调控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影响,对经济运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预测预警。一是研究宏观政策。重点研究国家实施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提高出口关税以及节能减排等经济政策对怀化市工业经济运行的影响。二是研究两个市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产品市场认真研究,提出分类指导意见。三是研究特色产业。认真分析本地区产业现状,抓好重点产业、优势产业,研究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4、保障原料供应。泰格林纸40万吨纸浆、汇源20万吨浓缩果汁、湘维5.5万吨PVA等一批大的工业项目将于明后两年建成投产,标志着怀化市新型工业化即将取得阶段性成果,迫切需要造纸原料林、优质水果、马铃薯等大批原料供应。一是基本立足本地资源,加强农业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实现工业和农业的良好对接。二是争取利用周边资源,大力精简收费环节,切实降低运输成本,开辟绿色农产品运输通道。三是扎实推进林权改革,搞好配套林业改革,切实促进林农增收,有效调动广大林农和社会各界的造林积极性。

    5、防止通货膨胀。一是建议政府结合财政情况,给低收入居民发放一定数额的猪肉等副食品临时性物价补贴。二是控制农资价格继续上涨。1-9月怀化农资价格上涨13.87%。大类品种几乎呈全线上涨的态势,其中涨幅比较明显的是饲料和产品畜,农资价格的上涨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最终物价压力会转嫁给消费者。三是对于公用事业和公共产品的提价应慎重。今年稳定市场物价方面的重点工作应以防止物价连续上涨引发通货膨胀为主。下半年的任务是要逐月的把物价稳定下来,连续的物价上涨已经把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价格改革逼到了墙角,在物价调整过程中,依然具有行政性管制色彩的“水、电、气”等公用事业价格应该首当其冲做出“牺牲”。

[怀化市统计局 胡少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