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被誉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朝阳产业,具有资源增值性、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发展旅游产业,对调整地区经济结构,促进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带动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发展壮大洪江的旅游产业,使之成为洪江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了掌握全区旅游业发展的状况,分析旅游业在全区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对全区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洪江区统计局对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占第三产业相应行业的比重以及对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建筑业的拉动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
一、洪江区旅游业概况
洪江区旅游业经过8年的发展,走过了初创阶段,迈入了起步阶段。2001年,洪江区发掘了洪江明清古商城这块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因地制宜提出了“旅游活区”的战略目标,并将古商城作为开发旅游业的重头戏。以洪江古商城为依托,洪江区旅游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2005年7月引进古商城开发战略投资伙伴“湖南省天一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开发步伐开始提速。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下,召开了专题研究洪江古商城保护开发问题的省政府现场办公会,并形成了《关于洪江古商城保护开发工作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湘府阅【2007】110号);市委、市政府将洪江古商城定位为怀化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产品;颁布实施了《洪江区旅游业管理办法》,这是怀化市第一部由县市区主持制定的地方性旅游业管理规范性文件,古商城保护开发形成了省、市、区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几多耕耘几多收获,洪江古商城旅游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已开放古商城景点10处,先后荣获“新潇湘八景”和“中国十佳古城”荣誉称号,旅游客源市场迅速拓展,自邵怀高速公路通车以来,已逐步形成了以长株潭为主体的省内客源市场。目前洪江区已成为怀化市旅游的重要景区,洪江古商城浓郁深厚的商道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旅游资源开始为洪江带来了可观的游客和经济收入。据统计,2007年洪江区共接待省内外游客3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8%,其中地接市外游客8.3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3110万元,比上年增长104.6%,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截止2007年底,全区拥有星级(二星)宾馆1家,其它宾馆、旅社29家,床位总数720个;武陵城大酒店正按照国家星级酒店标准进行建设;市级旅游购物点2家,市级旅游餐饮示范点4家;全区现有旅行社1家,外地旅行社驻洪门市部2家。
二、旅游业对全区经济的拉动作用
旅游业是一项关联性和依托性很强的行业,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发挥着综合关联的作用。旅游业的开发加快了全区交通、电力、供水、通讯等项事业的建设步伐,极大地带动了全区城建、批发零售贸易、住宿餐饮、文化等行业的发展,改善了城乡面貌,提高了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对全区经济总量的拉动作用
自“旅游活区”战略实施以来,旅游经济逐渐拉动相关行业发展。2007年全区实现旅游业增加值749万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0.58%,占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3%,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行业。
据统计,旅游开发、旅游消费等拉动相关行业实现增加值3777万元,拉动GDP增长0.7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1528万元,拉动GDP增长0.27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1500万元,拉动GDP增长0.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49万元,拉动GDP增长0.02个百分点。
对工业的拉动:洪江区旅游商品开发取得进展,山里人食品、邹记腊味、洪江甜酱、泰神酒业、食草堂小食品、志峰竹业等一批食品酒类、竹制品加工企业,生产土菜、肉制品、保健酒、果脯、甜酱、竹砧板等洪江名优土特产,丰富了旅游要素,新增工业产值6244万元,带动工业增加值1528万元,拉动GDP增长0.27个百分点。
对建筑业的拉动:旅游开发力度加大,带动相关食宿娱乐产业联动。古商城景区、沅江路旅游文化街、洪江嵩云山世界佛教文化之窗、洪江武陵城大酒店、洪江宾馆贵宾楼等项目形成投资近3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500万元,拉动GDP增长0.44个百分点。
对第三产业的拉动:旅游拉动第三产业更为广泛。旅游业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消费,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旅游消费开始初步带动第三产业相关行业增长。据统计,2007年全区旅游总收入为3110万元,实现增加值749万元,拉动GDP增长0.02个百分点。其中:带动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加销售收入500万元,占旅游总收入的16.1%,实现增加值80万元;带动住宿业及餐饮业增加收入2070万元,占旅游总收入的66.6%,实现增加值410万元;带动居民服务业及文艺、娱乐服务业增加收入300万元,占旅游总收入的9.6%,实现增加值155万元;带动客运交通增加收入150万元,占旅游总收入的4.8%,实现增加值65万元;总计门票收入90万元,占旅游总收入的2.9%,实现增加值39万元。
2、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保障社会稳定
洪江区通过旅游开发,带动旅游消费,为相关行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给广大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减轻了政府的就业压力;同时积极开展相关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先后有4200人次参加古商城景区讲解员、景区从业人员和宾馆服务人员等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导游讲解员和景区表演员,旅游从业队伍不断扩大。据统计,旅游业为相关行业创造就业机会1272个。其中:带动工业从业人员192人;带动建筑业从业人员400人;带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80人,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业从业人员100人;住宿业及餐饮业从业人员320人;居民服务业及文艺、娱乐服务业从业人员150人;客运交通从业人员30人;旅行社及景区工作人员80人。
3、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扩容提质
洪江区的旅游业以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潜力,2001年以来,对古商城景区内近200栋窨子屋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投资修建了天柱寺、妙音寺等旅游景点设施,促进了全区项目建设的发展,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洪江区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投入资金1283万元,对城市供水管网、道路、路灯、行道树等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和改造,完成城区背街小巷道路硬化面积3507㎡,新(维)修水沟1240米;完成嵩云路路灯建设施工,安装新型路灯80基,铺设线路2600米;完成雄溪路人行道改造工程,铺设麻石和广场砖人行道面积5920㎡,建新型路灯94基,铺设线路2000余米;完成大湾塘旅游停车场土地征用和拆迁工程。城市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取得巨大成绩,城市面貌日益改善,提升了城市品位。
三、旅游业对经济拉动力还很弱,距大产业的目标还很远
历经8年的开发建设,洪江区旅游业已初具雏形,对全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力还相当弱,尚未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距离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1、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尚小
洪江区2007年旅游业增加值仅占当年全区GDP的0.58%,旅游业带动二、三产业发展拉动GDP增长0.73个百分点,仅占当年GDP增速(17.9%)的4.1%,这个水平和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旅游形成主导产业,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应在25%以上。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洪江区的旅游业距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战略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2、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拉动力小
旅游业所涉及的行业主要在第三产业,六大要素基本概括了第三产业涉及的重点行业。洪江区2007年旅游业增加值仅占当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3%,比重明显偏低。
3、服务性、娱乐性收入偏低,参与性项目少,游客滞留时间短
与重点旅游景区相比,洪江区景点娱乐性项目少,品种单一,城市旅游氛围不浓,游客的逗留时间短,70%的旅客是当日游,过夜的少。2007年居民服务业及文艺、娱乐服务业收入仅占旅游总收入的9.6%,这方面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还很大。
4、旅游业创造的税收收入所占比重还很低
税务部门资料显示,2007年全区旅行社上缴税金3.6万元,占全部入库税金的0.03%,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0.04%。(旅游业总体上交税收没有进行统计)
四、加快洪江区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精品意识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大搞旅游项目开发,独特的旅游景点将是最大的竞争优势。由于受地方整体经济水平的限制,洪江区对旅游业的投入仍很薄弱,要想在全国旅游市场上争得一席之位,必须打造我们的精品旅游项目,被称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活化石的洪江古商城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因此,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敢于创新投资机制。一是加大区内融资力度,洪江区5月末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8亿元(全区人均达10万元),如何将这笔资金引入古商城开发建设,是当前融资的一项重要课题,可尝试发行古商城开发债券,用部分古商城景点抵押贷款,用开发经营权融资引进民间社会资本。二是继续强化对外招商引资,多方开辟投资和融资渠道,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广泛向外推介洪江古商城这一本地独特的旅游资源,让资金实力雄厚的业内人士来洪投资开发和经营,切实解决旅游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来加快古商城的修缮与开发步伐,特别是做好景区内窨子屋原住民搬迁与现代建筑的拆迁工作,抓好洪江古商城AAAA景区的创建申报工作,把洪江古商城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精品旅游名牌,以此全面带动洪江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狠抓硬件建设,提升接待档次
全面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水平,整合旅游资源,增强服务功能,完善提升城市旅游功能。抢抓先机,积极开拓延伸水上游、竹林氧吧游、农家乐等周边旅游景区,抓好嵩云山宗教旅游产品开发,增加景点内容,不断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提高景区的文化品位,增强旅游地的深度吸引力,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高旅客过夜率。要逐步对现有宾馆酒店的硬件设施按照国家星级宾馆标准进行升级改造,大力建设高星级的大型旅游宾馆。
3、依托文化资源,开发特色商品
旅游纪念产品的开发对旅游业起着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旅游业收入的一大板块。要建立旅游纪念品创意开发机制,深入挖掘洪江的历史文化内涵,确定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目标和方向,洪江区历史悠长,有很多民间艺人,手工业品也十分发达,怎样挖掘、怎样出新、怎样形成产品,都是值得深入思索的。可采取品牌出售或入股的形式与工艺品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区内外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的能动性,共同开发凸显佛教文化、洪商文化、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使洪江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规模,以延伸景区旅游产业链,扩大旅游消费渠道,增加旅游景区旅游收入。
4、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扩大宣传促销
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信息联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推进跨市区、跨行业、跨景区的合作,加强与周边县市区的旅游合作,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措施,促进旅游业大合作、大发展。
目前洪江古商城已被列入全省旅游年票中,对接全省旅游市场,就必须把洪江旅游放到全市、全省、全国的大市场中去考虑,要将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必须突破地域限制,统筹整合市内芷江受降坊、怀化侗文化城、中方荆坪古村、黔城古镇等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以“怀化中线游”为主打品牌,以洪江古商城为旅游主要目的地,让游客滞留洪江,这样除“门票经济”以外,对洪江区住宿业、餐饮业、娱乐业等相关产业才有更大的拉动作用,才能形成大旅游、大市场,促进第三产业的整体增长。
始终把宣传促销作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措施常抓不懈,定期到国内外主要客源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巩固长株潭省内核心市场,重点开拓华中、“珠三角”为主体的省外市场,主动加强与各旅游热点城区、重点景区交流往来,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各种旅游交易会、展销会,大力宣传推介洪江古商城。
5、加强行业管理,优化旅游环境
加强市民素质教育,树立热爱洪江、爱护家乡的进取意识,争创一流旅游环境,树立浓厚的旅游氛围,以良好精神风范迎纳八方来客,严格执行《洪江区旅游定点餐饮示范点标准》、《洪江区旅游定点购物示范点标准》、《洪江区旅游接待定点宾馆示范点标准》,狠刹欺客、宰客等不良现象,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健全机构,完善措施,加大对旅游区场的监管,推行标准化服务,大力开展与国际接轨的教育培训和行业竞赛,使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结构和素质更好地适应旅游市场竞争的需要。
6、树立旅游富民的观念
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岗位,相关行业会增加5到7个岗位,可见旅游业就业容量大,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直接给市民带来收益,民富则社会安定,在当前洪江区就业压力大的现状下,发展旅游业将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供稿:怀化市洪江区统计局 黄远方 蒋晖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