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怀化市统计局局长郑光恒一行4人赴贵州遵义市学习考察。通过学习考察,大家感到,近年来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他们的许多发展经验和发展战略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市中心城区距省会贵阳市144公里、距重庆市239公里。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辖14个县(市、区),总人口765.5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90万人,为贵州省第二大城市。遵义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黔北粮仓”之称,是全国四大优质烟区、全国七大毛竹产区之一。已探明矿产60多种,其中锰、硫铁矿、硅石、镍、钼钡为优势矿产,储量居全省或全国前列。煤炭资源总贮藏量在260亿吨以上,已探明储量66亿吨。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06.82万千瓦,可开发量428万千瓦。2008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655.73亿元,同比增长11.6%。财政总收入102.67亿元,增长15.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27亿元,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25元,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增长8.2%。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产业投资大,工业经济发展快。近年来,该市积极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以循环经济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结构战略性优化升级,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施“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据资料显示,在该市50万元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产业投资额连续3年保持在20%以上增长速度,2008年产业投资达到187.8亿元,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工业投资107.2亿元,比上年增长33.6%。2008年,该市在遭受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和金融危机蔓延的双重影响下,完成了第二产业增加值313.13亿元,比上年增长26.8%,规模工业企业达4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21.5亿元,增长21.5%,形成了以能源、烟酒、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加工为主要支柱的工业经济体系,已经成为贵州省的一个重要工业基地。而且随着今年务正道煤电铝一体化项目、构皮滩水电站、绥阳重化工生态工业基地、桐梓电厂、80万吨/年氧化铝、桐梓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黔北竹浆林纸一体化等10个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以及34个投资额在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的在建、续建产业重点工程项目的相继开工或即将建成投产,遵义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将明显增强,遵义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得到明显提高。
二是旅游资源丰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根据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标准,全国旅游资源分8个主类、31个亚类,共155个基本类型,该市旅游资源涵盖了8个主类(100%)、21个亚类(67.7%)、52个基本类型(34.2%),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历史景观遗址 3处,国家级古墓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处,还有多个省级旅游景区。该市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共有6大项目进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近年来,随着该市旅游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旅游业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得到迅猛发展,08年旅游综合收入81.5亿元,增长48.1%。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连续3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2%以上。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2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3.52亿元,比上年增长23.0%。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近年来,该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连续保持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据资料显示,该市200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为141.1亿元,2008年其固定资产投资就达到了315.96亿元,比上年净增56.16亿元,是历史上净增数额最多的年份,比2004年增长了2.24倍。特别是国家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后,该市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进一步加大了资金争取力度,截止今年5月,该市共争取到三批次新增中央投资共9.89亿元。目前该市正在实施遵义机场改扩建、黔渝快速铁路、茅台高速公路、习水至新站等5条二级公路、杭瑞高速公路遵毕段、城区污水管道建设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将极大地改善该市基础设施条件。而且该市习水经正安、务川至德江高速公路、遵义至绥阳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余庆高速公路等也都进入了省高速公路规划网,也即将开工建设。
二、怀化与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与不足
遵义作为中国西部重镇之一,在人口、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与水平、地域大小、拥有的资源程度等很多方面与地处中西部结合部的怀化有着相近和可比之处。
通过考察,感受到怀化与遵义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差距和不足。
1、产业发展结构存在差距。
从遵义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且下降幅度较大,从2004年占27.3%下降到2008年17.9%,下降了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则逐年上升,从04年的37.0%提高到47.8%,提高了1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则较为稳定。这说明遵义市自2004年以来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产业发展结构日趋合理。
从怀化来看,04年以来,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始终保持在23%左右;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也仅从29.7%提高到36.8%,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到2008年,第二产业所占的产业比重比遵义市低了11个百分点,这说明怀化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力度还有待加强,工业化进程还比较缓慢,与遵义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可以说还基本上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同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004年的47.7%,下降到了08年的41.7%,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虽然怀化市发展商贸物流业有很好的产业基础支撑,但目前发展进程并不十分理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投资结构上存在着差距。
遵义作为西部重镇之一,2000年开始就受到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照顾,在享受着国家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下开始加快发展,起步较早。不仅投资总额增长速度较快,而且投资结构调整比怀化要早,比怀化要合理,尤其是工业投资增速迅速,发展后劲比怀化要足。一是产业投资增长速度比怀化要快。2004年—2008年,遵义市的产业投资额从70.1亿元增加到了201.8亿元,增长2.9倍,平均增长速度为28.5%,而怀化市是从58.4亿元增长到146亿元,增长2.5倍,平均增长速度是23.2%,比遵义低了5.3个百分点。二是工业投资增长速度比怀化快,工业投资所占产业投资比重比怀化高,发展后劲比怀化足。2004年—2008年遵义市工业投资平均增长速度为35.6%,而同期怀化市工业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虽然达到了29.3%,但仍比遵义市低了6.3个百分点;而且自2004年以来,遵义市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甚至在2008年达到了63%,而怀化在2007年以前的工业投资占产业投资比重始终维持在45%左右,直到2008年才达到55.1%,基本上每年比遵义市都要低5-8个百分点。
3、水能资源开发上存在着差距。
遵义市和怀化市的水能资源都很丰富,而且都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相比较而言,在水电产业开发上怀化市和遵义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表中可以看出,虽然怀化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和遵义市只相差107.8万千瓦,而且怀化可供开发量还比遵义市多22万千瓦,目前怀化市已经实现装机容量320万千瓦,比遵义市多176.3万千瓦,但是从开发的潜力和前景而言,怀化市和遵义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遵义市目前正在开发或准备开发的水能装机容量为603.3万千瓦,2010年左右预计全市可实现水电装机容量747万千瓦,而怀化市目前正在开发或预计开发的装机容量只有130万千瓦左右,预计全部开发完成后,全市水电装机容量可实现450万千瓦,与遵义相比,相差297万千瓦。
4、旅游产业发展上存在着差距。
从遵义市来看,04年旅游接待人数仅为210万人,旅游收入8.3亿元,08年其旅游接待人数就达到了1000万人,旅游收入达到80亿元,分别增长了4.8倍和9.6倍,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分别达到47.2%和71.9%。
从怀化来看,04年旅游人数为450万人,旅游收入12.5亿元, 08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分别是810万人和35亿元,分别增长了1.8倍和2.8倍,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达到18.5%和27.3%。虽然从自身来看,怀化的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和遵义市比较,差距很大。04年,怀化市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比遵义市多205万人和4.2亿元,但是到08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则分别比遵义市少了190万人和45亿元,04-08年期间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要比遵义市分别低28.5个百分点和44.6个百分点,差距十分明显。
三、遵义市快速发展带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加快发展的前导。遵义经验表明,加快经济发展,一定要解放思想、敢闯敢干、敢冒风险;对于上级的政策规定,要认真研究,把政策用足、用活、用够;对于看准了的事,一定要抓住不放、雷厉风行、多做少说;对于发展机遇一定要只争朝夕、积极争取;对于发展道路的选择,一定要放胆放手、鼓励探索、实事求是。
2、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遵义经验表明,就“三农”抓“三农”,摆脱不了经济发展缓慢的困境。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是要扩大工业企业规模。怀化工业要真正有一个大的发展,还是要多有几家过亿元、过10亿元的企业。现有有潜力的企业要加快技术改造,尽快上规模、上档次;同时组建企业集团,协调分配好各方利益。二要紧紧围绕实现后发赶超的主题,按照“开发优势资源,构建支柱产业”的总体思路,坚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原则,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抓住发达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引进和利用市外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方式,突出电力、矿冶、林木、建材、食品、化工等比较优势产业,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着力提升各产业内及产业间的配套能力和水平,逐步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配套能力强,产业链条得到充分延伸,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群,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提高怀化市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3、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遵义市的快速发展,得力于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因此,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注重抓好项目建设,要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观念,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不仅要抓投资少、见效快的中小项目,更要树立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下大力气抓装备及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项目,尤其对安江水电站、会同石煤发电、怀化(新加坡)工业园、泰格林纸30万吨液态包装纸、怀化国际生态工业园等一批尚未开工的重大项目,要咬住不松,盯住不放,明确专人,一抓到底,以确保其尽快开工建设。同时,要组织专门的力量针对怀化特点、优势,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趋势、结构,研究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大项目,建好产业项目库,一方面争取国家产业资金扶持,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从而使怀化市产业项目储备、招商、开工建设和投产达产进入良性轨道。
遵义发展经济,走的是招商引资的路子。怀化市作为一个后发展地区,工业化水平低,建设资金极为匮乏。因此,更加需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拓宽招商引资范围,推动全市引资工作由阶段性招商向常年招商转变,由热情招商向素质招商转变,由普遍招商向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招商转变,由资源招商向搭建平台招商转变,着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招商引资乘势而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4、大力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是一个涵盖面宽、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综合性产业。怀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好,山川秀美,名胜古迹众多,涵盖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自然生态等多个方面,是全省的重点旅游城市之一。虽然起步较晚,但成绩显著,潜力巨大。因此,发展怀化旅游业,大有可为。一是要突出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即全市旅游一盘棋的思路,大力实施协调发展与区域联动大旅游发展,按照优先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整合资源,实施整体包装,统一推介,共同发展。二是要抓紧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并严格按规划组织开发建设,在资金、技术、人力、智力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杜绝降低档次和标准的开发,杜绝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三是要加强对外的合作与衔接,将怀化旅游的特色、优势与周边的凤凰、张家界、桂林、重庆等景区相结合形成黄金旅游线。
[供稿:怀化市统计局 郑光恒 张东华 周志成]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