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一季度规模工业发展实现开门红

来源: 时间: 2010-04-2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一季度全市60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2.02亿元,同比增长32.4%,总量位于全省第8位,增速位于第6位。实现总产值115.15亿元,销售产值114.95亿元,产销率达到99.83,同比提高1.19点。规模工业发展实现了开门红。

  一、规模工业运行特点

  1、增速下降趋势明显

  今年前三个月,怀化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5.92%、39%和32.4%,速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去年前三个月增速分别为19.3%、38.7%和29%,今年速度走势较去年相差明显。

  其原因为,去年1月为春节假期,开工不足,且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较低,相对于去年价格指数走势情况,今年价格持续走高。

  2、轻重工业格局有所改变,轻工业增速继续快于重工业。一季度,怀化市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1.83亿元,同比增长53.3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0.19亿元,同比增长24.58%,轻工业增速比重工业快近30百分个点,轻重工业比重进一步调整,由同期的24︰76调整到29︰71,轻工业比重同比上升了5个点,显示怀化市工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重工业引领怀化市工业的局面有所改变。

  3、电力行业呈现下滑态势、其余行业高速增长。一季度怀化市八大产业集群完成增加值37.82亿元,同比增长30.36%,占怀化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90%,比重同比下降2.74个点。八大支柱行业除电力行业呈全面下滑趋势外,其他七大行业同比大幅增长。其中:电力行业完成增加值7.54亿元,同比下降16%;竹木行业完成增加值5.77亿元,同比增长65.25%;医药行业完成增加值1.24亿元,同比增长84.52%;食品行业完成增加值5.06亿元,同比增长40.9%;矿冶行业完成增加值10.07亿元,同比增长49.05%;建材行业完成增加值2.51亿元,同比增长36.64%;纺织行业完成增加值0.89亿元,同比增长39.03%;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4.74亿元,同比增长48.86%。

  4、小型规模工业企业对规模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大于大中型企业。一季度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95亿元,同比增长29.5%,对规模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20.7%,拉动规模工业增长6.7个百分点;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4.07亿元,增长33.1%,对规模工业总增加值的贡献率为79.3%,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5.7个百分点。

  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稳中有升。受市场价格的导向作用,怀化市煤炭、有色、造纸等行业的产品产量均保持了较快增长。今年前三个月,实现同月和同期增长较快的产品有纸浆、人造板、水泥、铁合金、化学农药、塑料制品、精制食用植物油、锌等23种产品,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精制食用植物油(1598%)和纸浆(883.22%)。主要产品中同比下降的有发电量、布、中成药等产品,分别下降36.55%、9.66%、5.77%。

  二、规模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工业总量不大、增长结构不优。一季度怀化市规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2.02亿元,仅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3.9%,排全省各市州第9位,仅比益阳、永州、邵阳分别多3.53亿、5.41亿、12.21亿,比排名第8的娄底市少近13个亿。怀化市工业总量不大,而且工业增长结构不优,主要体现在:工业增长依赖于高能耗、高投入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快速增长。

  一是生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企业增长缓慢。全市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95亿元,同比增长29.6%,低于全市工业增长2.8个百分点。而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的小型企业增长33.1%,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幅0.7个百分点。

  二是附加值较高的电力行业增长趋缓。一季度,怀化市电力行业同比下降16.04%,远远低于全市规模工业增幅近40个百分点; 48家电力生产企业发电量同比减产9.5亿度电,降幅达37%,其中:五凌电力有限公司五强溪水电厂发电量同比下降59%,怀化沅江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洪江水力发电站发电量同比下降72%;湖南湘投铜湾水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发电量同比下降65%;辰溪大洑潭水电有限公司发电量同比下降52%,上述四家企业均减产发电量5000万千瓦以上。

  三是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较缓。怀化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84亿元,增长3.5%,低于全市规模工业平均增幅20个百分点;而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私有民营企业增势强劲。

  四是新产品产值所占比重小。一季度,怀化市新产品产值完成1.32亿元,仅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15%。怀化市工业仍以传统工业为主,不少企业技术水平低,资源利用不好,粗加工多,高新技术产品总量小,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对规模工业的贡献小。

  2、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从总量上来看,沅陵县、鹤城区辖区、中方县、洪江区四县市区规模工业总量均达到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10%以上,比重分别为18.9%、12%、10.2%、10.1%。靖州县、会同县、麻阳县、通道县所占比重小于5%,分别为4%、3.2%、2.5%、1.5%。从增速来看,有六个县市区增速高于全市速度,分别为通道县(65.1%)、麻阳县(48.6%)、洪江市(48.4%)、会同县(45.9%)、中方县(37.4%)、靖州县(36.7%);其余均未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增加值总量最低的通道县与最高的沅陵县增加值速度相差58.4个百分点,县域规模工业之间的差异越发明显。

  三、建议

  1、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各县(市、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积极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有进有退、突出重点、优化结构的方针,加大力度扶持一批有规模、有潜力、有效益的企业做大做强,做好资源与行业的整合工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和竞争能力。

  2、加强对规模工业的服务力度。各县(市、区)有关部门要深入了解、全面掌握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经济结构、布局和发展潜力,全面准确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积极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供稿:怀化市统计局 杨军 杨建军]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

怀统第10期.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