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低开高走强劲回升 上行压力逐渐加大

来源: 时间: 2010-07-30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上半年,全市各级按照市委、市政府年初的部署安排,积极抓好工作落实,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情况下实现了快速发展。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低开高走,强劲回升

  数据显示,上半年怀化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低开高走,强劲回升的态势。采用国家新的核算方法后,地区生产总值分月累计情况:1-3月增长11.8%,1-4月增长12%,1-5月增长12.7%,1-6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9.9亿元,增长14.2%。

  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1.4亿元、130.3亿元、138.2亿元,分别增长5.5%、23.4%、9.6%,拉动GDP增长分别为0.6%、8.6%、5.0%。从经济增长要素看,1-6月各项税收收入完成22.5亿元,增长31.7%,全市交通货运周转量增长19.2%,邮电业务总量增长19.3%,各项存款余额增长14.0%,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3.8 %;从需求看,消费强劲增长;从投资看,有快有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4.1亿元,增长26.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7.3亿元,增长48.5%;从质量看,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工业企业综合效益稳步提升。具体表现为:

  一是农业、财政稳步发展,物价涨幅略有回落。1-6月,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1亿元,增长5.5%。财政总收入按老口径测算完成28.1亿元,增长34.7%,一般预算收入18.1亿元,增长24.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较1-5月回落0.5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居民收入同比增速提升。1-6月,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20.8亿元,增长25.1%,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3亿元,增长27.3%,同比加快5.5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木材加工、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等7个行业成为拉动怀化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7个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7.7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52.3%。1-5月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263.3,提高59.7个百分点。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7%,同比加快49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内资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58元,增长12.5%,同比加快2.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512元,增长10.6%,同比加快3.9个百分点。

  三是市场消费十分旺盛。1-6月,怀化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1亿元,增长20.0%,增幅继续居全省第一。(1)城乡市场“两旺”。城镇实现零售总额87.1亿元,增长21.0%;乡村实现零售总额18.0亿元,增长15.8%。(2)四大行业“同升”。批发业零售额6.9亿元,增长11.5%;零售业零售额85.4亿元,增长21.5%;住宿业零售额1.7亿元,增长16.8%;餐饮业零售额11.1亿元,增长15.4%。(3)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耐用消费品和享受类消费增长明显。化妆品类、居住类、汽车类、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类等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105.1%、54.5%、50.7%、42.0%。旺盛消费市场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怀化构筑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积极影响和一系列促销活动助推成效。

  从总量上看,上半年怀化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排名前移两位,后发赶超战略取得阶段性进展。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大干新三年”战略,高度重视经济运行态势,狠抓工作落实,特别是强化调度和协调密不可分。

  二、下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向好,但上行压力加大

  2010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经济形势向好因素与不利因素相互交织,经济运行变数很大。从国际形势看:各国经济刺激政策已接近尾声;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元区连琐反应尚在游荡;金融危机正从广度和深度上将世界经济带至未知领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向好预期值增加,但复苏势头仍然脆弱。从国内形势看:当前经济保持了回升向好的态势,但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矛盾和两难充斥着我国经济,产能过剩矛盾加剧,节能减排与产值增长矛盾交织,结构调整压力加大,项目资金趋于紧张,物价上涨压力加大。上半年沪深两市股指一路震荡下挫连创新低,表明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总体上,国家将会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计一些影响较宽较大的调控政策近期难以出台,但调控力度将会加强。

  从怀化市形势看,今年来怀化市积极实施“大干新三年”战略,并以“工业年”为契机,狠抓招商引资,加强生产调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经济发展强劲回升,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大量交通、城建项目将随着雨季的过去而迎来施工黄金期;粮食产量的增长将在下半年带动农业发展;旺盛的消费市场和日益完善的商贸物流体系,将对扩内需促增长带来重要的推动;此外,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物价指数开始回落。这一趋势的形成使怀化市经济已处于良好上升通道。因此,综合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趋势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状况,预计下半年经济发展仍将总体向好,GDP可以完成年初预期目标,但增速可能回落。同时,在下半年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几个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工业结构不优和投入不足将加剧工业增速回落。当前工业经济虽仍保持了较高增速,但规模工业增速却呈现回落态势:1-3月32.4%,1-6月27.3%。主要原因,一是工业结构不优。目前怀化市规模工业605家,数量仅多于张家界市和湘西自治州,其中高耗能企业95家。2009年全市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25.6%,电力占27.9%,合计53.5%,全市工业对高耗能企业依赖较大。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六部门5月份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取消越权实施的优惠电价和实行差别电价。若执行国家颁布的目录电价表,预计全市高能耗企业全年将会增加生产成本5亿元以上,直接影响工业产值100亿元以上,并将对电力、运输、企业利润、税金、就业、投资等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二是近几年工业投入不足导致工业增量不多,发展后劲不足。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看,在2007—2009年分别为49.5%、23.5%、16.4%;从工业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看,2007—2009年分别为48.1%、45.6%、35.9%,下降趋势明显。综合起来看,下半年工业形势将十分严峻。

  二是投资规模趋低运行态势明显。怀化市固定资产投资(除农户和跨区投资)1-6月增长26.6%,远低于一季度(39.5%)和去年同期(48.1 %)的增幅。缺乏新开工重大项目支撑,是投资规模趋低运行的主要原因。1-6月,全市新开工项目362个,但投资过亿元的仅8个,若无新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投资拉动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将会大大削弱。

  三是畜牧业增速下滑将影响第一产业增长。上半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为26.9亿元,占整个第一产业比重过半,同比仅增长2.7%,比整个第一产业增幅低2.8个百分点。畜牧业增速过低主要原因是生猪市场收购价格持续低迷。目前猪肉价虽达16元/公斤,但生猪收购价仅9.2元/公斤,降到了近几年的最低点。1-6月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2.6%。猪粮比价已处在红色预警区域和盈亏平衡点以下,这是近年来所罕见的,严重影响了农民和专业户的养殖积极性。上半年全市肉猪出栏仅增长2.6%,其中二季度减少2.3万头、下降3.6%,6月末生猪存栏较同期下降1.4%,生猪补栏不足还将影响下半年生猪产量和第一产业的增长。

  三、加大对策性措施研究,巩固当前的发展势头

  从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潜在性问题已经逐步显露。要保持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建议加大对策性研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巩固、延续发展态势,防止大起大落。

  (一)稳定并发展好工业。从当前措施上看,一是加大“差别电价”对策性研究,建议对高耗能企业采取地方电网电价“过渡性”政策,尽可能多地维持正常生产;二是强化全部工业企业的生产调度,加强跟踪服务,切实协调解决工业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难题,确保生产正常。从根本举措上看,要切实加大工业项目的招商力度,特别是针对国家产业政策进行重点招商,开辟新型工业的增长点。同时,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积极扶持一批有规模、有潜力的新型工业企业做大做强。

  (二)抓实投资和招商工作。一是进一步抓实招商项目的开工率,尤其是抓实5000万元以上项目的开工,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投资进度,确保全年投资计划的如期完成。二是进一步抓实项目策划包装和招商力度,建议一方面建立项目策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重大项目策划工作,协调解决项目策划中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借鉴江西新余的招商方式,派出专业招商小分队,实行目标区域驻点招商,安排专项招商经费,实行单位招商实绩与招商奖励挂钩等激励措施,争取招商引资工作的重大突破。

  (三)扩大养殖规模发展好畜牧业。一是推进养殖产业化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社会资金向畜牧业产业化建设投入,鼓励和支持畜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周边养殖基地和农户搞好生产服务,在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逐步构建起公平合理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二是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把牲畜品种改良作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狠抓牲畜品种改良,大力提高畜牧业的产品质量和市场效益。

[供稿:怀化市统计局 郑光恒 张义湘]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