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怀化非公有制经济面临产品市场萎缩、企业开工不足、经济效益下滑等诸多问题。面对这种艰难的环境,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按照市委提出的“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促和谐”的工作思路,攻坚克难,负重奋进,锐意进取,化危为机,非公有制经济仍然实现了较快发展,为全市经济平稳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贡献和作用
(一)在宏观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
根据年快报统计,2009年怀化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297.8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高于同期GDP增速1.2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53.3%,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人均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6411元;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06.74亿元,比上年增长29.4%,高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7.3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58.3%;非公有制经济实际完成投资额为114.75亿元,比上年增长32.1%,低于全社会投资完成额增速16.9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额的42.3%;非公有制经济实交税金22.07亿元,比上年增长7.3%,占全市税收总额的66.2%;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111.49万人,比上年增长6.3%,低于全社会从业人员增速1.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81.4%。
(二)在产业格局中的分布和发展
根据工商局的年报资料,截至2009年末,全市共有私营企业5963家(其中分支机构799家),比上年增长17.6%;投资者人数1.76万人,增长14.9%;雇工人数5.35万人,增长78.7%;注册资本134.84亿元,增长16.9%。其中,注册资本100-500万元的私营企业444家,500-1000万元的238家,1000万元-1亿元的184家,1亿元以上的4家。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8.23万户,增长5.0%;从业人员10.02万人,增长4.5%;注册资金38.26亿元,下降13.7%。
2009年,全市私营企业完成总产值64.63亿元,完成销售总额(营业收入)192.4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0.78亿元。
(三)与兄弟市州的比较和分析
从非公经济增加值来看,怀化的经济总量为297.89亿元,高于张家界、娄底、自治州,全省排在第11位;人均为6411元,高于邵阳和娄底,比全省人均11105元低4694元,全省排在第12位;非公经济增加值增长14.9%,高于常德、益阳、娄底,与张家界、永州并列第10位。从非公规模工业增加值来看,怀化的工业总量为106.74亿元,高于张家界、益阳、永州、娄底、自治州,全省排在第9位;增速为29.4%,低于湘潭、衡阳、岳阳,全省排在第4位;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8.3%,全省排列第9位。从非公经济投资额来看,怀化的投资总量为114.75亿元,全省排列第12位;投资增速为32.1%,低于全省平均增速35.4%,排列第11位;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42.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3.2%,排列第13位。从非公经济从业人员来看,怀化的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为111.49万人,全省排列第8位;就业增幅为6.3%,全省排列第4位;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为81.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5.7%,全省排列第9位。
二、不足和潜力
(一)发展领域有待拓宽。从产业分布情况来看,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个体户和私营企业户数分别只占0.4%和6.3%,从事采矿业的户数分别占0.4%和3.7%,从事制造业的分别占5.7%和14.9%,从事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的分别占0.3%和4.5%,从事房地产业的分别占0.5%和4.9%,从事建筑业的分别占0.3%和3.7%,从事金融业的分别占0.001%和0.8%,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分别占1.2%和8.6%,从事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分别占5.8%和1.8%,以上从事生产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共占15.3%和57.6%。从事批发零售业的分别占67.7%和32.5%,从事住宿餐饮业的分别占7.8%和1.4%,从事教育的分别占0.3%和0.01%,从事社会福利业的分别占0.3%和0.01%,从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分别占0.7%和2.6%,从事居民服务业的分别占8.1%和6.3%,以上从事生活服务业的共占84.7%和42.4%。
(二)经济动力有待增强。受到金融危机和市场因素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出现了投资信心不足、出口大幅下滑等严重现象,投资总量、增速和所占比重不容乐观,投资潜力没有充分挖掘。2009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额114.75亿元,同比增长32.1%,总量和速度仅居全省第11位,占全社会投资比重42.3%,仅居全省第13位。这固然有国家投资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也客观反映了民间资本徘徊观望的心态。民营企业在出口领域的下滑尤其明显,在全市19家外贸出口企业中(其中非公有制企业18家),有10家企业出口额的降幅达到两位数以上,导致全市外贸出口额降幅为38.3%。
(三)经营环境有待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主要是水、电、路等配套设施跟不上,满足不了企业需求,并且水电使用成本偏高。我市目前执行的电价标准为:商业用电1.02元/度;非、普通工业用电0.728元/度;大工业用电0.61元/度。我市目前执行的水价标准为:经营服务性用水3.89元/吨;工业用水2.69元/吨;特种行业用水7.62/吨。国家发改委宣布,从11月20日起,非居民用电每度电价平均提高2.8分钱。据对怀化市餐饮业调查,我市中档酒店水、电费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为20%,如果是高档酒店则费用比例会更高,在夏冬使用大功率空调设施期间,电费占同期总支出的30%以上。君源华天大酒店2008年4-12月电费支出就达195.4万元,占企业费用支出的比重达20%以上。武陵城酒店(市区)2008年水电费用支出达58.1万元,占企业支出费用的15%。许多中小企业因利润空间有限而退出了这个行业。
(四)个体经济有待扶持。受到总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全市个体工商户户数、从业人员和注册资金等主要指标增长放慢甚至下降,其中户均资金规模由上年的5.7万元/户降到4.6万元/户,降幅达26.9%。个体工商户是我市主要的就业渠道,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之一,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市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
三、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目前,全国各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形势咄咄逼人,我们一定要充分看到这一发展趋势,按照市委“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的奋斗目标,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胆发展。要大力服务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领导力量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要对非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真正做到少干预、多服务,少限制、多支持。要加强协调,改进领导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企业自主发展”的工作格局,扎扎实实地推进怀化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新跨越。
(二)保证政策到位,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支持和保护。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犹如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行船,企业是船,政策是风,有了好的政策,才能好风凭借力,扬帆航远程。一方面要制定公平的政策。公平的竞争环境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调查中,有的非公有制企业主说,我们不需要什么特别的优惠,我们只求与外资企业享有同样的待遇,没有歧视就是最好的优惠。随着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所有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将是大势所趋。因此,从长远看,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应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当然,对起步阶段的非公有制企业应实行一定的鼓励、扶持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保证各项政策百分之百的兑现,必须有铁的纪律、铁的手段。各级各部门都要严格办事程序,落实优惠政策,公开收费标准。政府已成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专门监督有关部门的执法行为,对以权谋私、损害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的干部,要坚决严肃处理。
(三)加快载体建设,构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平台。 一方面,要加快市场建设。实践证明,建一方市场就能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群众,市场发育好,民营经济发展就快。我们的市场建设应该说基础很好,但是在规范、发展方面还有待提高,市场发育滞后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辐射能力、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快园区建设,把园区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有效资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切实增强园区对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凝聚力,使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到园区中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
(四)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针对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多、条件不同、素质各异的特点及许多民营企业主缺乏对政策法律的了解、缺乏长远眼光和对未来形势的客观判断等问题,市政府应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与服务。一是制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向高科技发展、向规模化发展,向国有企业实行战略转移而退出的空间发展,全面提高非公有制企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二是要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整顿和规范各类政策性收费,进一步规范部门行为,转变部门作风,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做到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帮企业之所需。三是要大力发展中介机构,鼓励发展信息服务、技术创新、投资咨询等中介,为民间投资提供信息、可行性研究、社会协调等配套服务,并从技术、管理和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可研究组建民企服务中心或创业中心,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提供方便、创造条件。四是进一步拓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市政府要协调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已成立的怀化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怀化永安信投资基金、陶朱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作用,在银企之间搭建一个直通桥梁。同时,市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积极探索,努力扩宽我市的融资渠道,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发展后劲。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最终靠的是投身其中的非公有制企业主们,他们是主体,是内因。随着各项扶持政策的逐步到位,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要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非公有制企业家队伍。市场是培育企业家的大学校,非公有制企业主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锤炼自己,加强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其次,要注重企业的技术、管理创新。把灵活的机制和相对先进的技术结合起来,是非公有制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的关键。因此,非公有制企业要加快技术引进和人才引进的步伐,加大技术开发和工艺创新的力度,不断提高消化、吸收和创新技术的能力,提高产品的档次。要大量吸引管理人才,学习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要注重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努力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
[供稿:怀化市统计局胡少华]
[审核:张映欣]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