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怀化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思考

来源: 时间: 2010-12-03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近年来,怀化市积极落实中央和省里“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指示精神,把扩大居民消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到了战略高度,摆在了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消费需求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城镇居民需求规模明显扩大,消费能力持续增强,消费档次稳步提高。未来几年,随着怀化经济发展迈入持续快速的微笑通道,居民收入增速加快,城镇化直线式推进,消费条件和环境得到质的改善,城镇居民消费正掀起新一轮热潮,消费需求潜能即将得到空前释放。

  一、怀化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走势与结构演变

  (一)人均消费支出持续增长和消费需求快速扩大彰显了规模效应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8535元,比2005年增长48.2%,比2001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10%; 2009年平均消费倾向为0.768,比2005年和2001年分别提高1.8个和5.6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持续增长促使消费需求快速扩大,2009年怀化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达到152.23亿元,比2005年增长76.3%,比2001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12.2%,剔除价格因素增长9.3%。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城镇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份额明显提高,2009年城镇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为65.4%,比2001年提高14.2个百分点。

  (二)消费结构逐步改善和消费档次稳步提高提升了内在质量

  历经近10年的发展积淀,物质条件及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膳食质量显著提高。2009年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07辆,是2005年的5.2倍;家用电脑38.3台,是2005年的1.7倍、2001年的4.8倍;空调器51.73台,是2005年的1.2倍、2001年的8.6倍。人均居住面积由2001年的18.96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23.17平方米,2009年为31.13平方米;人均居住消费支出由2001年的341元增加到2005年645元,2009年为913元。2009年人均购买牛羊肉2.4千克、家禽11.3千克、鱼5.5千克、鲜菜95.1千克、鲜瓜果62千克。在满足物质需求同时更为追求精神方面的消费,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由小康上升到相对富裕,消费档次得以提升,进一步向享受和发展型迈进。2009年怀化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9%;服务性消费支出为2015元,比2005年和2001年分别增长43.6%、80%,其中交通及通讯、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增长最迅速。

  二、怀化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存在的问题及症结

  (一)份额相对偏小和增速相对滞后削弱了实力的提高

  2009年,怀化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占GDP比重为27.2%,比2001年和2005年分别下降3.8个2.6个百分点;在份额减少的同时增速滞后,受收入增长较为缓慢的制约,增势相对乏力,2001-2009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平均增长速度比GDP慢1.7个百分点、比政府消费慢7.6个百分点、比投资慢7.5个百分点。

  (二)消费结构有待优化及消费档次仍然不高凝固了活力的腾跃

  2009年服务业消费支出比重为23.6%,比2001年和2005年分别下降4.7个0.8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为1077元,仅占消费支出的1/8,增速慢于食品和衣着的支出。服务业消费比重呈现递减的趋势显示出消费结构有待优化,消费档次依然不高。此外,家用设备拥有率偏低,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电脑等仍未全面普及到城镇居民家庭,钢琴、摄像机、健身器材等高档设备相当缺乏,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钢琴不到1架、摄像机不到2架、健身器材不到3.5套。

  (三)不同群体的消费差距较大及低收入群体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禁锢了潜力的释放

  从支出消费水平看,低收入群体消费支出严重偏小。200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低10%组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仅仅为3186元,约为最高10%组的1/6;恩格尔系数达到55.1%,总体生活水平处于温饱状态;娱乐教育及文化服务支出约为最高10%组1/10。从2009年购买和消费的主要商品看,低收入的居民膳食质量明显低于高收入的居民,低收入的居民消费的数量普遍少于中高收入的居民,尤其是在牛羊肉、糕点、服装等方面差距更大。从2009年每百户居民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上看,低收入的居民生活条件明显低于高收入的居民。在14种主要耐用消费品年末拥有量中,低收入户的拥有量普遍少于高收入户,不仅一些传统的耐用消费品如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空调器、电话等,低收入居民与高收入仍有不小的差别外,尤其是近年来陆续进入居民家庭的新兴耐用消费品如家用汽车、电脑、组合音响、微波炉、摄像机、健身器材、钢琴和消毒碗柜等,低、高收入居民之间家庭拥有量的差距更是相差甚远,最低10%组的家用汽车、摄像机、微波炉、健身器材和钢琴等拥有量几乎为零。

  三、怀化城镇居民消费需求释放的热点及潜力

  随着怀化经济增长进入快速稳定的发展轨道,消费的基础和环境将飞跃改善,怀化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处于升级的加速阶段,消费档次正向享受发展型冲刺,正掀起一轮消费热潮,消费潜力即将得到空前释放。

  (一)汽车消费和高档电器的更新换代正升温成为最火爆的热点。一方面汽车消费火速升温将引爆成为增长极。2009年怀化城镇居民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不到3辆,远远小于发达地区的10辆,这种差距意味着积蓄了强大的潜力。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汽车消费正进入“井喷式”的蓬勃发展阶段,2009年怀化市汽车零售额21027万元,比上年翻番。另一方面高档电器如同枯木逢春将舒展成一片消费绿洲。2009年家电用器类销售额增长36%,这种繁荣的势头可持续5年以上,尤其是液晶电视、滚筒式洗衣机、智能冰箱、环保空调器等大型高档电器更新换代正如火如荼,掀起了新一轮热潮。

  (二)3G通讯、保健、文化等新兴服务型消费即将演绎成为最有潜力的亮点。首先是3G通讯高位蓄能引领消费时尚。3G通讯系统实现了手机同互联网的成功对接,开辟了通讯服务消费的新领域,这将使通讯服务由传统的单一式飞跃到集通话、上网、炒股等多功能一体的立体网络式,而且3G技术将不断更新,倍受年轻消费者中意,所聚集的消费潜力巨大并将加速释放。其次是保健消费有望风靡一时。“注重健康、追求美丽”已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主旋律,保健服务、化妆品增势火苗正在蔓延。再次是文化消费成为发展型消费的终极助推者。随着居民对物质需求的满足,精神需求将成为重要的方面,即通过对文体娱乐消费的追求来登上发展型消费的档次,故而文化娱乐需求具有无限的潜力,正悄然兴起。

  (三)餐饮和旅游仍然保持最具持久力的源泉。餐饮业是经久不衰的繁荣产业,饮食文化的深层挖掘和不断创新,餐饮业的花样缤纷呈现,更能吸引居民外出用餐,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404元,占消费支出的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意味着怀化餐饮发展还有可提升的空间。同时,随着城镇居民越来越偏爱户外休闲运动,周末短距离自助旅游流行成为一种趋势,将大力拉动餐饮业规模的扩张及品质的提升。

  (四)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升华成为最具推动力的引擎。2009年怀化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5747元,即月平均工资略高房价,收入房价比仍位于较合理的区间,尤其是跟一线和二线城市比差距很大,意味着怀化房地产业距其登峰造极还有一段较长的路程,居民住房消费蕴含潜能较大;同时会催生建材和厨卫、灯饰、壁纸等装饰消费的壮大。

  四、加快释放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手段与出路

  目前,怀化城镇居民消费潜能释放和结构升级正处于重要关头,却仍然面临较多制约因素,需着重从提高收入、改善环境、完善保障、培育热点等方面来打开出路并解纾症结,从而促进消费快速扩大,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快速增加居民收入是突破制约瓶颈的重要出路。怀化2001-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的弹性系数接近1,表明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大因素。因此,扩大城镇消费的当务之急是快速提高收入,尤其是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力争居民收入增长赶超经济增长。一是严格落实各项工资管理条例,确保工薪阶层收入稳步增长。首先,要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补贴及工资调整百分百到位,尤其是县级机构;其次,敦促企事业单位秉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理念来提供科学、合理、共赢的工资;第三,督促企事业单位对节假日上班的情况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法定补贴到位;第四,确保退休人员的养劳金及离退休金及时发送到位。二是千方百计提高就业水平,确保居民生活保障有力。第一,督促人才市场和社区服务中心加快招聘频次,创新招聘方式,及时更新招聘信息;第二,为居民提供免费或价格适中的技术培训,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尤其是提高中年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第三,加大招商引资,适当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加快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的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三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确保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职能,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首先是对低收入群体减低税负,用小钱换大钱,全面清理一切阻碍百姓消费不合理的税费;其次是实行梯度措施,拉开个税间和行业间差距,有的放矢来尽量缩小不同阶层、行业之间差距。

  (二)竭力改善消费环境是提升品位的金牌钥匙。消费环境的改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软件”环境的规范统筹。完善基础设施既是提升消费品位的核心途径也是抑制消费资源外流的必要手段,规范软环境是稳定居民消费心理的重要保障,亦是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基本要求。一是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搭建良好的消费平台。首先是逐步拓宽消费商圈,特别是对鹤洲路的商业街进行拓宽,与迎丰路互为犄角,形成中央商业区;其次是兴建商业大厦,汇集多功能一体的写字楼,为上层消费者提供高档品牌消费;此外,迫切需要引进大型知名商贸物流企业的落户,为居民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平台。二是塑造稳定有序的市场秩序,为居民筑就放心的消费心理。工商、质检等部门联合定期严格检查,必要时需地毯式清理,取缔无证经营,防止市场紊乱和失去公平;此外,坚决打击贩卖假货,建设良好的信用体系,切实保障居民消费权益。三是稳定物价,为居民提供平稳的市场环境。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测,适度调控商品价格,杜绝有意串通而哄抬物价,特别是食物类的价格,防止因物价过高而造成生活类消费吞噬服务类的消费资源;同时,注意防范出现通货预期。此外,需稳定房价,确保其落入合理、理性的区间。四是加强金融生态建设,为居民提供应急的消费通道。加大对信贷消费的客观宣传和鼓励,适当降低信贷消费税负,扩大居民消费信贷授信范围,引导消费时尚。

  (三)切实完善保障体系是稳固基础的必要举措。一是进一步深化社保制度改革,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首先是加强社保购买的宣传,提高居民保障意识;第二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适当精简申请办理流程;第三要规范企事业单位的保险,要求企事业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对特殊行业强制购买专业保险;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减少居民消费压力。加大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扩大保障性建设范围,确保重点领域建设到位,特别是廉价租住房的建设。

  (四)努力聚集消费人气是扩大影响的有效途径。人口数量对消费需求的总量影响十分明显,扩充人气是做大“消费蛋糕”最直接有效的快速途径。一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聚集消费,促使农村消费转移释放。二是倾力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影响度和辐射力。以“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加快交通、公共设施等基础配套的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品味,吸纳周边人力资源增添人气,力争怀化市区人口达到100万,名副其实成为武陵山区的区域中心。三是慢慢调整人口结构,防范人口老龄化加剧而导致消费萎缩。潜心研究人口结构变化,预计人口老龄化将出现的时期,客观冷静分析老龄化对社会发展包括消费释放的弊端并提出预警,进而在计生国策上采取灵动措施来防止人口结构老化甚至出现畸形。

  (五)精心挖掘消费热点是保持活力的精明手段。一是加强促消费的宣传,引导时尚消费。打破消费者传统的消费习惯和理念,提高消费档次,引导形成消费时尚,聚集新的增长极。二是大力发展节假日经济和旅游业,拉长消费链条,形成消费增长极,促进服务消费的兴起;三是鼓励对汽车、首饰等高档、奢侈品的消费,可适当降低汽车消费的税收;四是提高人口素质,提升消费档次。引导对文化、体育产品的消费,如购买音乐、体育器材、书报,既刺激了消费又提高居民文化素质。

[供稿:怀化市统计局廖文忠]
[审核:张映欣]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