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凭借其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带动力强、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发展旅游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后发展山区的怀化应把握本身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优越、市场空间广阔、旅游发展环境优化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这一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促进怀化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加快怀化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经济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及到交通、建筑、通讯、贸易、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等许多相关产业,就业范围广,就业层次多,就业门槛较低,能吸纳大量因人口自然增长新增加的劳动力以及因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从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出的大量富余劳动力。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加大市内的人口、产品、资金和信息的流动,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二)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因素。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具有十分突出的关联带动作用,不仅直接给交通、餐饮服务、商业网点、景区等带来了客源和市场,而且能间接地带动和影响农村和城市建设、加工制造、文化体育等行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将增加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有利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同时还增加了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一、二、三产业之间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三)是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依托。一是从事旅游业,能直接增加个人和家庭的收入;二是旅游业发展促进了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会不断提高,生活环境能不断改善;三是旅游业的发展往往有助于人们开拓眼界,丰富地理、文史和风俗民情等知识,提高其素质和文化素养。
二、怀化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潜在优势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是湖南省的重点旅游城市之一。
从总量上来看,2010年怀化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097.9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14亿元,在省内排名分别为第11位和第10位,显然落后于其他市州。但从增速看,发展势头强劲。一是与省内各市州相比,2010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客人数增速为37.1%、旅游总收入增速达到49.5%,在省内排名分别为第三位、第二位;二是从怀化近五年的旅游发展看,全年接待国内外旅客人数增速和全年旅游总收入一直保持在高位运行。怀化旅游业发展较落后,但发展空间广阔,我们应加快挖掘其潜在优势,加大力度发展该产业。
怀化市旅游业发展的潜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山川秀美,自然旅游资源众多。怀化有全国丹霞地貌较大的集中分布区——通道万佛山,丹霞地貌面积广达168 km2,群峰林立,山、水、泉、桥、洞、巷、谷、林等自然景观一应俱全;喀斯特景观遍布全市,以地下溶洞著称。沅陵的无缘洞,中方的下坪溶洞群、天星洞、黄岩洞,溆浦的白羊洞、飞水洞,新晃的贡溪溶洞,均为溶洞之精品;其外还有植于汉末,享誉“天下第一伞”的千年古树芷江杨溪云树、钟坡山古老奇幻的原始次森林、湖南最大的水电站——五强溪电站库区构成的沅陵“千岛湖”等风光,具有相当的旅游可观性。
(二)内蕴深厚,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一是怀化历史遗迹星罗棋布。历史的沧桑岁月,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有战国时期楚国的“黔中郡”古城、被赞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的芙蓉楼、“书通二酉,学富五车”的二酉藏书洞、建于唐贞观二年的千年古刹龙兴讲寺、内陆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有被海内外誉称为“中国的凯旋门”的芷江受降纪念坊、长征“转兵”旧址———通道恭城书院、西安事变后幽禁抗日名将张学良的旧址——沅陵凤凰山古寺;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警予、滕代远、粟裕同志的故居和纪念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首次培育成功杂交水稻的安江农校等;二是民俗风情多姿多彩。怀化历史上又称“五溪”,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民俗风情十分浓郁。现存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以侗族土家族的最突出,如通道侗族的侗寨、干栏式侗居、鼓楼以及土家族的吊脚楼等都是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筑史上的杰作。富有浓厚五溪地方特色的戏剧有辰河戏、阳戏、花灯戏、傩戏、侗戏、布袋戏(俗称一人班戏)等,其中辰河戏中的《目连戏》被国内外戏剧研究界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此外“合拢宴”之壮观,腌肉、油茶之风味,等等,无不撩拨人心,令人陶醉痴迷。
(三)通达性好,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呈现。一是怀化市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湘鄂渝黔桂五省市重要的交通要冲。二是市内交通便利,游客进出自由。国家重要铁路动脉湘黔铁路和焦柳线以及渝怀铁路呈“大”字在城区交汇,全境有12个县(市、区)通有铁路;T209、T319、T320国道及S23、S305等10条省道纵横境内,沪昆高速公路怀化段已建成通车,包茂、娄怀高速公路怀化段已开工建设;市内的芷江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上海、昆明和长沙的航线,并将致力于打造成为湖南省第二大民用航空港;以沅江为主体的水运体系通江达海,形成了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四)区位独特,客源市场空间广阔。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怀化位于贵阳、重庆、宜昌、长沙、衡阳、柳州这几大城市网的中心点,相距约400 km,其经济辐射面可达湘、黔、渝、鄂、桂5省边区的44个县(市),已初步成为这一区域的物质流转、信息传递、科技交流的中心,亦即人员流动的中心。二是客源市场空间广阔。2010年末,我市总人口为474.17万,其中城镇人口171.13万,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客源;周边景区发展良好,给区位交通良好、旅游相对滞后的怀化带来了发展机遇。与之相比邻的黔东南、桂北、张家界、渝东等地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中部重要的旅游隆起带,加之梵净山、凤凰、张家界、长江三峡、桂林等旅游景区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 有利于将这些旅游区的游客导向怀化聚集,扩宽怀化的客源市场空间。
三、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旅游线路规划欠缺。怀化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与毗邻市州相比,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于一种比较松散的状态,部分景点的吸引力不强。因而虽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至今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旅游资源的卖点是其独特性、垄断性,但在如何从深度可持续地开发旅游资源这个问题上还有待加强;对于怀化各县、市跨区域的统一规划和规模发展工作缺乏长远的打算等,从而使全市旅游就如何形成旅游网络,做到城乡结合、点线结合、城市旅游延伸,组成最佳的旅游线路等方面做的不够。
(二)资金瓶颈制约旅游产业的发展。资金短缺造成了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效应”。怀化市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本身积累资金不足,但各方资金需要量均大,特别在旅游业发展中,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前期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使得资金显得十分困难,加之旅游投资资金的筹措渠道较少,从而制约了旅游业和之相关联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发展规模,致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开发或深度开发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旅游宣传促销较滞后。宣传促销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怀化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是个薄弱环节。一是全市目前还没有成型的旅游线路,主要宣传的是丰富的旅游资源,而资源不能直接走向市场;二是旅游宣传形式不活、渠道不多、策略不新、措施不力, 加上缺少资金等因素,致使旅游宣传促销效果不理想。
(四)旅游人才缺乏。旅游相关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怀化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由于怀化在旅游经济宏观管理、规划等方面的人才缺乏,使得许多旅游项目在没有得到专业人员的充分论证就轻率上马,造成了旅游项目的开发存在盲目性和不彻底性,普遍处于低层次水平,再加之旅游区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等原因,使得旅游业服务的质量较低,制约着怀化旅游业的发展。如洪江古商城,素有“七省通衢”、“小重庆”、“小南京”、“ 湘西明珠”、“西南大都会”之美称,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商城”,但至今的旅游人数仍是与其名声不相匹配,究根求源,就是由于缺少专业人员为其制定合理的开发思路,使其开发只是处于低层次水平,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由此可见,专业人才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作用举足轻重。
四、怀化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对怀化旅游的科学规划,形成层次丰富的立体旅游体系。一是组合景点景区,推出精品旅游线路。目前全市大多景点、景区已开始营业,但大多还处于分散的状况,要发展全市旅游业,把旅游资源优势变为现实的旅游经济优势,必须对全市现有景点、景区进行分类排队、优化组合,突出特色,推出若干条精品旅游线路。依据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可推出如下几条线路:1、古村古镇旅游线:中方荆坪古村——黔城古城——洪江古商城——会同高椅古村——通道芋头侗寨,这条线可以把康龙、黄岩、雪峰山、嵩山、鹰嘴界、万佛山等景区景点加以捆绑,同时展现侗瑶风情;2、历史古迹旅游线:芷江(天后宫、受降纪念坊)——麻阳(盘瓠庙、滕代远纪念馆、满公祠)——辰溪(丹山寺、湘西剿匪纪念园)——溆浦(向警予故居)——沅陵(凤凰山、龙兴讲寺、黔中郡遗址、二酉藏书洞、红字碑),这条线路可以将明山、蟒塘溪、思蒙、五溪湖等自然风光相结合。二是打造本地域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产品,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靖州苗族歌鼓、溆浦辰河目连戏、辰溪辰河高腔、辰州傩戏等, 以开展各具特色旅游活动的形式,使其充分展示在旅游者面前;三是加强与周边旅游景区的合作。怀化市地处五省结合部,可与张家界、桂林、桃花源、梵净山等地,实行资源共享、产品互补、线路互连、市场互动、客源互送,共同搭建旅游大平台,联手打造无政策障碍、无交通障碍、无服务障碍的旅游大市场,促进共同发展。
(二)多渠道、多形式筹措旅游开发建设资金,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一是各级政府应安排基础性、“导向性”投入,协调相关部门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点、景区的建设;二是积极引进和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充分利用怀化旅游资源优势,制定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以合作、合资、独资、租凭等方式来开发旅游资源,以买断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宾馆建设和旅游营运车辆经营等项目招商,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对符合旅游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要加大多种形式的融资授信支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合作,探索开发适合旅游消费需要的金融产品,增强银行卡的旅游服务功能。
(三)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为旅游业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旅游业,除了要依靠“政府主导”外,还得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搞好市场营销,运用多种促销方式扩大旅游宣传。一是要大力营造旅游氛围,加强旅游环境培育。倡导“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意识,全方位地展示全市的对外形象;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大旅游宣传。如加强怀化旅游信息网的建设,利用网络传播范围广、成本低的优势加强网上宣传推介。多制作介绍怀化旅游景区景点的影视风光片和图文画册,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向游客及时提供所需的各种旅游信息,实现网络化服务;三是要积极开展旅游节庆活动。以黄岩杜鹃节(湖南省十大专项旅游活动之一)、通道芦笙节、沅陵盘瓠龙舟节、侗年等各种节庆活动为平台,邀请各级旅游组织、各界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来怀化市观光考察,为全市旅游业聚集人气,营造声势,扩大影响;四是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招商会、交易会、博览会、洽谈会等各类会展活动,推介怀化旅游产业,提升怀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四)大力培养旅游人才,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针对目前怀化旅游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的局面,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要积极有效地抓好旅游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大力度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一是完善人才政策,出台优惠条件吸引外来人才来怀工作;二是要加强对本地旅游管理人员的培训,有计划地选送一批骨干到专业旅游院校学习、进修,或请有关旅游专家来怀讲学,提高旅游业务素质;三是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实现旅游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如加强对导游、讲解员的培训,使其对所在的景点的人文历史有全面深入了解,同时规范导游业务,并加强对导游违规行为的监管。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的旅游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我市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供稿:怀化市统计局杨浏熹]
[审核:张映欣]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