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全省经济增速放缓的严峻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及时出台有力措施积极应对,1-7月全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一、经济运行基本特点
(一)工业增速趋缓,结构质量得到优化。一是工业增速稳中有降。1-7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比,低于全省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增居全省第8位。分行业看,32类行业中有28类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分别增长42.0%、35.3%、14.1%和11.9%。二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1-7月,全市规模工业产销率达99.3%,同比增加0.3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3位。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实现利润额78862.4万元,同比下降11.8%,较1-5月继续下降0.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实现利税额17.14亿元,同比下降2.1%,较1-5月提高了0.8个百分点,呈缓慢回升态势。三是工业结构不断优化。1-7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6.5%,13个县(市、区)中除沅陵县、通道县外,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均为下降趋势,其中,溆浦县、新晃县、洪江市、鹤城区和洪江区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下降19.9%、19.7%、18.9%、18.8%和18.8%,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二)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一是投资继续高位增长。1-7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6.55亿元,同比增长36.3%,增速快于全省10.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2位,对GDP贡献率达89.9%,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与上半年持平。二是第三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增长较快。1-7月,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38.37亿元,增长61.2%,较上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额的比重达57.2%。全市完成民间投资215.22亿元,增长37.7%,较上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业依旧火热。受刚性需求的影响,我市房地场市场热度不减。1-7月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8.15亿元,同比增长51.6%,较上年同期加快了19.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6.8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1246.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1%,房屋竣工面积154.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4%。
(三)消费品市场企稳回升,拉动经济增长动力增强。一是消费逐步增长。1-7月,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65亿元,同比增长12.8%,同比增幅回落3.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速低0.3个百分点。1-2月、1-3月、1-4月、1-5月、1-6月和1-7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分别为12.3%、12.6%、12.6%、12.6%、12.7%和12.8%,呈逐步回升态势。二是城镇仍是消费市场的主阵地。1-7月,全市城镇实现零售额162.88亿元,同比增长13.2%,乡村实现零售额23.77亿元,同比增长9.6%,城镇快于乡村3.6个百分点。三是零售业凸显中坚力量。1-7月,全市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10.06亿元、154.35亿元、3.46亿元、18.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12.7%、9.8%和11.6%,零售业零售额占总零售额的比重为82.7%,零售业成为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主导力量。
(四)财政收支低速增长,金融信贷运行稳健。一是财政收支增幅逐步加大。1-7月,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62.3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22亿元,增速分别由上半年的12.0% 、13.3%提高至12.8%和13.7%,回升势头明显。全市实现财政支出125.56亿元,增长33.9%,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8.8个百分点。二是银根面较为宽松。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087.84亿元,比年初增长11.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583.78亿元,比年初增长11.7%,其中消费信贷贷款增长30.6%。
(五)部分价格指数上涨,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1-7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涨幅与上半年持平,较去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物价温和可控。八大类指数呈二降六升态势,烟酒及用品下降0.6%,交通和通信下降0.7%,居住类上涨3.2%,食品类上涨3.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9%。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上涨1.2%。
二、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开工项目少,县市区发展不均衡,钳制投资后劲。一是新开工项目少。7月底,全市本年施工项目数1308个,仅占全省(25521个)施工项目总数的5.1%,项目数仅高于张家界和湘西州。新开工项目798个,仅占全省(18690个)总项目的4.3%,与周边市(州)相比,比邵阳(2660个)少1862个,比永州(1069个)少271个,比益阳(914个)少116个,开工项目严重不足,投资后期增长缺少有效支撑。二是县域投资发展不平衡。从总量看,总量最多的鹤城区(100.69亿元)与最少的通道县(9.04亿元),二者差距为11.1倍。从增速看,增速最快的为通道县(64.5%),溆浦县以17.9%垫底,二者相差46.6个百分点。
(二)工业增长后继乏力,增速持续回落,企稳回升压力较大。受成本上升、资金趋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市工业生产增速持续走低。2-7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分别为12.1%、11.6%、11.5%、11.4、11.0%和10.3%,回落趋势明显。受节能减排年度目标的要求的影响,抑制高耗能企业的生产,部分企业停产、歇业,导致企业家信心不足,工业企业经营困难局面日益突显。
(三)居民储蓄意愿强,消费倾向不足。今年以来,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增收信心回落,居民对未来的就业和收入的预期有所下降,居民储蓄意愿强于对债市和股市的投资意愿。城乡居民的储蓄倾向显著较强,4-7月全市居民储蓄存款额分别为781.24亿元、784.43亿元、789.38亿元和791.4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89.92亿元、92.95亿元、97.95亿元和100.20亿元,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住房价格居高不下,住房支出增多,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城镇居民其它项目消费支出,加上农村的自然灾害和城镇居民就业竞争激烈,使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不足,使消费意愿得不到彻底的释放。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一)抓好项目储备,促进经济转型。不断完善项目策划机制,充实全市项目库。一是密切关注中央宏观政策的新动向,准确把握产业政策、支持领域和投资方向,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策划一批有利于争取国家和省里投资的项目。二是立足全市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加快产业集聚群,延伸产业链,做大现有产业,做长产业链条,改造落后产业,全面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打造推动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引擎。
(二)破除“瓶颈”,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帮助企业解除要素制约。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诸如资金、土地、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瓶颈制约,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排忧解难。二是加大工业生产性投资,增加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在缺少新增企业的情况下,工业经济要取得较快发展难度非常大,必须要千方百计促进工业生产性投资,来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工业园区是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要加大对工业园区的开发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园区企业的投资额。
(三)培育和扶持新型消费领域,挖掘消费潜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等服务性消费,开拓新的服务消费热点,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二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继续改革和完善服务业税收制度,通过降低税率、允许亏损抵免等措施,减轻新兴服务行业相关企业税收负担,降低运营成本。三是加强扶持引导。进一步挖掘我市商贸业态中的新亮点,对于新兴业态、以及骨干企业、明星企业进行针对性的政府倾斜与扶持,促进其发展壮大。
[供稿:怀化市统计局邓芳]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