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怀化市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 时间: 2015-02-09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14年,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努力化解经济总体下行压力,农业农村经济保持逆势上行,农业产量保持稳产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结构继续优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为全市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农业农村经济进入平稳增长的“新常态”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转轨,我市农业农村经济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高速增长轨道逐步进入中速增长轨道,从追求产量增长逐步转为质量、品种、效益和结构同步改善,从依靠要素投入逐步转为依靠科技投入,从注重增量逐步转为盘活存量。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1.47亿元,增长4.4%,比去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74元,比上年增加625元,增长10.7%。

  (一)粮食作物播面和产量实现双增长。一是全市粮食作物播面487.94万亩,增长0.8%;粮食总产量180.65万吨,增长2.1%;单产370.24公斤/亩,增长1.2%。其中,谷物播面432.47万亩,增长0.5%;总产量169.79万吨,增长1.9%;单产392.61公斤/亩,增长1.4%。其中,中稻及一季晚稻播面281.48万亩,增长2.8%;总产量127.71万吨,增长4.5%;单产453.72公斤/亩,增长1.6%。玉米播面111.63万亩,增长5.7%;总产量28.92万吨,增长11.1%;单产259.05公斤/亩,增长5.1%。二是豆类播面12.95万亩,增长15.2%;总产量1.61万吨,增长15.1%;单产111.54公斤/亩,下降0.04%。三是薯类播面41.03万亩,下降0.2%;总产量9.25万吨,增长2.3%;单产225.51公斤/亩,增长2.5%。其中,马铃薯播面12.90万亩,增长2.6%;总产量2.56万吨,增长2.6%;单产198.62公斤/亩,下降0.07%。全市种粮大户达8184 户,比上年增加496户,面积53.1万亩,增加2.7万亩。609户家庭农场入选省政府“百企千企万户”工程,完成180户的认证及申报。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完成45个农业部万亩示范片项目。

  (二)主要经济作物保持稳中有增。一是油菜播面13.70万亩,下降5.7%;总产量1.17万吨,下降4.8%;单产85.3公斤/亩,增长1.0%。二是蔬菜播面7.97万亩,增长17.7%;总产量10.99万吨,增长17.0%;单产1380公斤/亩,下降0.6%。三是茶叶产量36.2吨,增长0.6%。四是水果产量6.67万吨,增长1.3%。全市已新建各类优质水果基地5.7万余亩,柑桔品改5.2万余亩。推进城区蔬菜标准园建设,完成8个已建成的城区蔬菜标准园的巩固项目建设,完成2个新建城区蔬菜标准园建设,完成蔬菜基地扩面任务10000亩,基本完成1个核心蔬菜产业区。

  (三)畜牧业经济实现稳定增长。一是当年出栏猪350.40万头,增长4.6%。其中,出栏肉猪349.89万头,增长4.6%;出栏肉牛13.83万头,增长3.9%;出栏肉羊40.86万只,下降1.4%。二是出笼家禽(鸡鸭鹅)4195.79万羽,下降3.8%,其中出笼活鸡2354.71万羽,下降2.7%。三是肉类总产量34.84万吨,增长3.6%。其中,猪肉产量26.22万吨,增长5.6%;牛肉产量1.7万吨,增长3.5%;羊肉产量0.7万吨,增长1.1%;禽肉产量6.09万吨,下降3.6%。其中,鸡肉产量3.26万吨,下降2.1%。四是禽蛋产量1.58万吨,增长1.3%。其中,鸡鸭鹅禽蛋1.48万吨,增长1.1%。五是大牲畜存栏59.55万头,增长3.5%。其中,牛存栏58.56万头,增长3.5%;生猪存栏257.58万头,增长2.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8.20万头,下降0.8%;山羊存栏40.77万只,下降1.2%;活家禽存笼2102.77万羽,增长3.5%。其中,活鸡存笼1481.88万羽,增长6.1%。

  (四)农产品基地建设强力推进。杂交稻制种完成基地10.96万亩、标准田24.42万亩;名优茶新增1.3万亩、品改0.6万亩;优质柑桔原料基地完成1.2万亩;工业原料林新造29.33万亩、补植补造31.05万亩;油茶基地新增3.47万亩、抚育改造3.12万亩;改扩建标准化商品养猪场51个、肉牛标准化示范小区14个、新增能繁母牛3140头、出栏优质肉牛8.38万头;烤烟收购3.9万担;中药材基地新增8.01万亩;蔬菜基地新增3.31万亩。溆浦县第四期超级稻百亩片测产超过1000 公斤,创造1026.70 公斤世界新纪录。茶叶产业品牌整合效果明显,已有9家茶叶加工企业品牌整合为“碣滩茶”。湖南金珠米业有限公司的湘怀金珠及图注册商标获评“中国驰名商标”。

  (五)林业生态经济效益逐步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8.8%,活立木蓄积量7426万立方米,人工造林46.5万亩。林业生态优势不断凸显,“三边”绿化造林8.7万亩,抚育改造17.2万亩,封山育林100万亩。实施高速公路绿化提质工程,完成新造林1.7万亩、封山育林23.8万亩、幼林抚育2.3万亩、补植补造1.2万亩。实施国省道绿化提质,完成公里行道树栽植里程551公里、补植里程780公里。新增溆浦穿岩山、麻阳文名山、沅陵万羊山等3处省级森林公园,全市省级以上森林公园达16个,占全省总数10%以上,成功跻身全省该领域第一方阵,成为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

  二、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一)农业水利项目建设有力推进。全市实施农业(水利)重点项目48个,全年可完成水利投资40亿元,完成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114座,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5万。完成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4万处,完成沟渠疏浚防渗1万公里,新增蓄水能力2800万立方米,实现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

  (二)产业化、机械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6家、市级154家,较去年净增22家。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82.5万台/353.8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9.6%,推广水稻插秧机350台,完成购机补贴资金4039万元。全省超级稻—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现场会在溆浦县成功召开。农业标准化深入推进,完成种植业标准化园区建设400多万亩、标准化养殖任务4000多万头(羽),建设农业标准化核心示范园区120个,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05个。

  (三)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保障得到巩固。植保加强检疫联合执法,继续推进统防统治,有效避免了病虫害疫情流行。森林防火取得较好成绩,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密度均达到规定要求。防汛抗灾扎实有效,防汛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得到加强,全市没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三、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全面有序推进

  (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力推进。麻阳县岩门镇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林木所有权抵押贷款、农村房屋所有权抵押贷款和山塘水库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简称“五权”)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完成农户宅基地、房屋测绘1370户,发证1102户,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发挥,为农村产权资本化打下良好基础。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进展顺利。溆浦县作为全国105个、全省4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县之一,已在祖市殿镇荷叶村和星光村开展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涉及25个居民小组、1257户(其中承包户1030户)、4199人。6月,确权登记相关工作全面完成,取得较好成效。8月,溆浦县确定在小江口乡整乡推进,年内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三)林权改革成果不断巩固和深化。林权发证复查纠错工作加快,完成林权复查1424万亩,纠错53万亩,林权基础进一步夯实。林业资源流转机制不断完善,全市森林资源流转面积和交易总额分别较去年同比增长3.6%、4.5%。市级林投公司运营正常,会同县林业投资体制改革推进顺利。

  (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改革进展顺利,洪江市等4家信用社改制为农商行,3家城区联社改制市级农商行正在积极申筹,沅陵、新晃、靖州、通道4家农商行改革全面启动。沅陵县列入全国第二轮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县,正在筹建全省首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得到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完成农民生产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3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96.3万人。麻阳县被列为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洪江市和靖州县被列为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

  四、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受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一方面,生猪价格波动较大,总体呈现出上半年低迷下半年上涨的态势,出栏生猪、肉价分别由7月前的10元/公斤、16元/公斤涨到目前的16元/公斤、27元/公斤,回归正常价位,养殖户每头生猪出栏赢利300元左右,但难以弥补上半年的亏损,养殖意愿和存栏规模存在观望保守心态。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仍然受极端天气影响。低温阴雨天气对春夏农作物影响较大,(香)西瓜、桃、靖州杨梅产量分别减少20%、10%、5%。11次洪涝灾害造成363万亩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3.4亿元,很大程度影响了农业增产增收。

  (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难以不断提高。一是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但生产加工规模不大。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已初步形成十大完整产业链条,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三品”产品基地份额不大。行业龙头尚未真正壮大,农产品加工率仍然偏低。二是地方品牌虽然不断涌现,但大多单纯依靠当地政府主导推广,缺乏强有力的市场包装推广和品牌策划营销,在区域内有影响的品牌和知名驰名商标不多,缺乏能够代表怀化形象的优秀品牌。三是农业产业化渐成气候,但引导扶持力度不够。各级都出台优惠政策,但真金白银的扶持不多,一些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位。湘虹葛业等部分企业受宏观经济和自然灾害影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销售,企业经营比较困难。

  五、“新常态”格局下的思考和建议

  进入“新常态”格局下,我市“三农”明显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农业生产受市场供求、流通环节、物流效率、极端气候、突发事件等因素叠加影响,市场分析、判断和定位更加复杂。二是农村青壮年人口不断流失,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粮食、油料等大宗农产品持续增产空间受限。三是农村居民呈现流动化、老龄化、兼业化、职业化,人地分离、人户分离趋势明显。因此,我们建议2015年“三农”工作着重做好以下方面。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一是围绕“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升品质、增强效益”的目标,保持粮油生产稳定发展,力争全市粮食播面稳定在48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到180万吨以上。统筹抓好油料、时鲜水果、蔬菜的生产及供应。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重点抓好生猪、肉牛、山羊、家禽养殖和网箱养鱼。探索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休闲旅游等新兴产业,创新现代农业产业模式,促进农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和互促发展。二是按照“标准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要求,继续抓好粮油基地(优质超级稻、油茶)、果蔬茶基地(柑桔、蔬菜、名优茶)、畜牧水产基地(生猪、肉牛)、林业生态基地(工业原料林、烟叶、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力争生产面积稳中有增。三是充分利用我市交通、区位优势特别是沪昆高铁开通的机遇,加大特色农产品营销和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扶持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新增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力争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以上,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以上。四是进一步推进特色农产品品牌整合,打造一批怀化农业品牌。加快农业产业化担保体系建设,拓宽农业企业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新兴业态,打响武陵山农产品博览会会展品牌,加快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奠定农产品流通良好基础。

  (二)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不断创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确保水利建设投入稳中有增,掀起全民兴修水利热潮,突出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农村安全饮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项目,统筹抓好灌区建设、城镇堤防、水电增效扩容、以电代燃、水土保持、河道采砂专项整治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整体推进。二是继续抓好工业原料林、油茶基地、竹产业“三大”基地建设,突出抓好以绿化提质为重点的“三边”绿化,全面启动“绿色通道”“秀美村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全国绿化模范城创建。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太阳能热水器、高效生物质炉灶等新能源,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效提高农村生态文明水平。三是大力实施“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推动现代农林科学研究院组建,加大种养殖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和良种覆盖率。加大农机办点扩面,力争农机总动力增长1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5%。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确保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加强农业防汛抗旱,扩大农业旱涝保收面积。同时,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气象、水文等工作,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水平。

  (三)切实改善农村民生,推进全面小康建设。一是以推进“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为抓手,继续抓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统筹抓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等重要工作。完善和执行新农村建设规划,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打造一批既能见到新房又能见到新村的示范村。培育和壮大新农村主导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继续加大新农村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强新农村发展后劲。二是进一步创新农民素质教育培训机制,整合培训资源资金,采取多种途径,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确保农业“后继有人”,力争完成农民生产技能和劳务技能培训30万人次。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稳定和提高劳务收入。三是突出贫困群众发展能力建设,加快构建支撑扶贫的产业体系。继续推进扶贫机制创新,不断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怀化扶贫发展模式,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实现整体脱贫。认真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提高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四)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经营体制。一是抢抓“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历史机遇,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开发主体,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努力形成规模化、机械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农业经营开发体系。二是坚持试点与扩面相结合,在抓好麻阳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和溆浦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面上工作。三是全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市级农村商业银行筹建步伐,推进全市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和沅陵县全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四是继续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林权发证纠错工作,进一步夯实林改基础。加快林木林地流转,极力搞活林木资产。抓好市级林投公司融资、鸿森木业和泸阳林场资产重组、会同县林业投资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供稿:怀化市统计局 胡少华]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