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及时掌握怀化市春耕备耕情况,近期我们走访农口相关部门,并深入新晃、会同、中方、洪江区的部分乡镇,召集乡(镇)、村基层干部以及农户进行专门座谈,通过现场查看,对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春耕备耕的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怀化市、县两级高度重视春耕备耕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做到思想早发动、计划早落实、农资早准备、措施早制定,扎实有效地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一)粮食生产计划落实较好。2015年全市计划粮食播种面积480万亩,与上年保持稳定。其中水稻310万亩,水稻中双季早稻面积10万亩,中稻及一季稻面积290万亩,晚稻面积10万亩。旱粮面积170万亩,其中玉米120万亩。已把生产计划分解到县市区,各县市区将粮食计划指标层层分解到乡、村、组。据最近调度,已落实早、中稻计划面积312.5万亩,超计划12.5万亩,落实玉米计划面积124.8万亩,超计划4.8万亩。
(二)农资储备充足保障有力。据市农业局3月12 日对全市种子市场的摸底调查统计,全市全年需杂交水稻种350万公斤,杂交玉米种180万公斤。现全市种子库存量(含种子销售门店)450万公斤,其中水稻320万公斤,玉米130万公斤。从全市种子市场反馈情况来看,通过调剂种子供应能满足农业生产用种需要。全市准备各类化肥7.8万余吨,已销售3.2万吨,准备农药0.43万吨。目前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市场价格与上年比较基本持平,个别品种下跌5%左右。化肥价格略有下跌,其中尿素价格下跌10%、复合肥下跌5%,而农药、化肥、农膜等价格与去年持平。 走访调查的新晃县坡州镇苗冲村、洪江区桂花园乡洪高村、茅头园村、会同县黄茅园乡高峰村、中方县铜鼎镇铜鼎坪村部分农户均反映今年农资市场的价格基本稳定。
(三)科技培训效果明显。入春以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采取印发资料、集市咨询、现场指导、集中授课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中央一号文件及强农惠农政策,广泛开展科技支农活动,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特别是针对今年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工作、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防等技术培训到了村组农户甚至服务到了田间地头。据统计,全市共发放各类农业法律与科技宣传资料11余万份,法律书刊6700余册,组织各类农业技术人员现场接待咨询群众达3.1万人次,培训授课330多场次、6.4万余人次。
(四)春收作物培管到位长势较好。全市投入秋冬种油菜生产的资金达1138万元,落实秋冬粮油作物高产示范片1085个、面积73.64万亩。2015年春收油菜面积171万亩,长势较好。据调查,80%农户已经施用硼肥,预计今年油菜籽平均产量可达100公斤/亩,单产与去年持平。春收粮食作物播面22.5万亩,其中马铃薯15万亩,目前长势较好。当前,全市已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结合春耕备耕工作,指导农民加强对油菜菌核病、霜霉病、蚜虫的防治。
(五)惠农投入进一步增大。今年将继续严格执行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加大监管。市政府继续安排粮食生产奖励资金100万元,芷江县将2014年荣获的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奖励资金100万元全部用于今年的粮食生产,安排30余万元推进水稻种植保险,对粮食生产规模种植户给予专项奖励;洪江市将安排农业发展基金200万元,重点扶持粮食生产等产业。
二、当前春耕生产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市春耕和粮食生产势头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主要表现在:
(一)农业设施条件亟待改善。农田基础设施老化,水利建设滞后,田间排灌体系尚不配套,一些水田正常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相当一部分地方占用耕地严重,如工业集中区建设征用耕地后,周边农户持地待价而沽,进行农业生产积极性降低。
(二)农村劳动力严重“老龄化”。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老龄化”耕作问题日益严重,科学种田技术、先进农机具推广难度增加,机械化程度不高。 如我们调查的会同县黄茅乡高峰村距黄茅乡政府20公里,坐落在海拨700米左右的山坡上。全村土地面积2.86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4000亩,耕地面积314亩。常用耕地314亩,其中:水田270亩,均属冲壕冷水田,没有集中连片5亩以上的大田块。全村共3个村民小组,2014年末,全村有71户,户籍人口341人,常住人口27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60人,劳动年龄人口180人。劳动力多在洪江区和县境内从事季节性打工,常年留守人口在100人左右,占户籍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洪江区桂花园乡洪高村,共有耕地面积630亩,户籍人口630人,其中劳动力302人,外出劳动力接近200人,留守劳动力中50岁以上中老年和妇女所占比重超过70%。
(三)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促进土地流转的机制依然不活,山区丘陵地形土地平整难度较大,标准化农田面积少,大部分农户仍然是分散经营,规模种粮大户较少,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产业链条不长,种粮效益仍然较低。特别是边远山区由于灌溉条件差、运输成本很高,粮食种植无经济效益可言,极容易造成抛荒,如我们这次调查的个别乡村抛荒面积超过10%。
三、春耕调查后的思考和建议
(一)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研判新形势下农村土地流转新形势、新问题,建立一套完整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土地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从根子上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如补贴的对象,可采取直接对耕种和流转大户的进行补贴和奖励;在补助和奖励的方式上,可采取以实物补贴替代现金。
(二)切实抓好退耕还林。现有的耕地存量中有一部分为上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期从林地中开垦,如单一地从产量衡量虽有一定产出,但单产低,运输、灌溉成本极高,从耕种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的生态效益审视并不可取,且容易形成抛荒。建议有关部门(国土、林业)对此类已不适宜耕种的耕地进行清理,实施退耕还林,减轻基层政府考核的压力。
(三)加强督察检查的力度。对春耕各进行督促检查,将各阶段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督促粮食计划的落实和任务的完成,杜绝统计虚假数据 ;及时将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资金落实到户,提高农民春季生产积极性;搞好农资市场专项整治。继续组织农技专家进村入户为农提供科技培训和服务,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春耕科技含量。
[供稿:怀化市统计局 曾军]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