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膳食消费结构中,猪肉消费占有较大的比重。今年以来,随着全国肉禽类价格的持续上涨,猪肉价格一路飚升且居高不下,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就衡阳市猪肉价格的上涨情况、特点、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有关对策提出一些建议。
一、基本情况
根据市场调查,从去年7月份开始,衡阳市的生猪价格逐步走出低谷,价格不断上涨。据市场监测反映,近段时间内我市猪肉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且势头较猛,到今年7月下旬,猪肉最高价格已达29元/公斤,价格突破历史记录,涨幅均超历史水平。通过调查,目前城区各大农贸市场猪肉价格(平均水平)基本为:猪后座13.3元/斤,肋条肉12.5元/斤,排骨16元/斤。猪类制品价格上涨的同时,毫无疑问带动了其他禽畜类产品的上升,牛、羊肉,鸡鸭鱼等均有一元左右的价格上浮。农产品价格上涨,随时波及着市民的生活,对于家庭开支增加,但收入却没有增加的群体,生活压力剧增。从市城调队价格指数统计报表中可以明显看自去年7月份就开始的价格持续上扬:
时间 | 2006年6月 | 2006年7月 | 2006年8月 | 2006年9月 | 2006年10月 | 2006年11月 | 2006年12月 | 2007年1月 | 2007年2月 | 2007年3月 | 2007年4月 | 2007年5月 | 2007年6月 | 2007年7月 |
指数 | 100.01 | 101.19 | 101.79 | 101.60 | 101.87 | 103.50 | 104.90 | 104.43 | 105.64 | 105.35 | 105.30 | 105.55 | 106.63 | 107.45 |
肉禽及其制品包括三类:一是食用畜肉及副产品(猪肉、牛肉、羊肉),二是畜肉副产品(鸡、鸭、鹅),三是加工肉禽(畜肉制品、禽制品)。
我市猪肉市场价格从市物价监测表格可以进一步印证:
2006年6月 | 2006年7月 | 2006年8月 | 2006年9月 | 2006年10月 | 2006年11月 | 2006年12月 | 2007年1月 | 2007年2月 | 2007年3月 | 2007年4月 | 2007年5月 | 2007年6月 | 2007年7月 |
12.2 | 13.5 | 14.0 | 16.5 | 16.7 | 16.5 | 15.5 | 16.0 | 17.67 | 18.35 | 19.30 | 21.55 | 22.63 | 25.45 |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市猪肉市场零售价格自去年9月就开始急剧上扬,之后一直在高位浮动,春节期间又有一次较大波动,经过3月、4月两个月的价格调整,7月份再次跃上高位。从表一中也可以看出另外一个问题,以往猪肉市场价格在进入炎热夏季后,都普遍下降,到秋冬季才会有所反弹,而今年随着气温的升高,猪肉价格的温度也在升高,淡季逆势增长的现象,已经多年未出现了。
二.涨价特点
通过对我市生猪市场调查,结合全国、全省实际分析,猪肉价格上涨呈现以下特点:
1.毛猪价格涨幅低于全国。这次猪肉涨价是全球生猪周期性涨价的影响。据农业部的市场调查,今年6月份国际市场活猪价格达到了12184元/吨,比今年1月份上涨了42.5%。国内各省市都不同程度上涨。据全国畜产品价格调查显示,今年7月份,全国毛猪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7.1%,涨幅为60.7% ,而衡阳市的毛猪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4.61%,在全国较低 。
2.肉价格涨幅高于全国。从全国情况看,7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肉价上涨38.9%,衡阳的肉价达到了23.45元/公斤,涨幅为88.52% 。
3.城乡涨幅差别不大 。据8月3日的调查,衡南 、常宁、衡山 、珠晖区的玉米价格都为1.84元/公斤;活猪价格衡南、常宁、衡山为14.80元/公斤, 珠晖区15.20元/公斤;一级肉衡南、常宁、衡山分别为23.40元/公斤、23.68元/公斤和23.84元/公斤,珠晖区为23.62元/公斤。从上可以看出,三区县的玉米、活猪价、肉价基本相差无几 ,而在7月份时,衡阳市主城区的肉价都比县区高。
4.养猪提价不增效。尽管粮价 、饲料价都已上涨,但毛猪价涨幅更大。价格的高位运行,似乎给生猪养带来了活力,但是,由于饲料价格也不断上涨,其涨幅甚至高于生猪价格的涨幅,养猪成本大幅提高,饲料价格和生猪价格的剪刀差,导致了养猪提价不增效,极大地挫伤了养猪户的积极性。
三.原因分析
进入今年5月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猪肉等副食品价格连续上涨,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衡阳和全国大部地区一样,面临着生猪生产下滑、猪肉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过快过高的压力。这次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有以下原因:
1.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影响。2006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5月生猪价格跌入最低谷,养猪业处于亏损状态,部分养殖场及农户大量宰杀母猪,致使养殖户空圈弃养和没有及时补栏。下半年价格逐步回升,生产开始恢复,但养殖户恐惧心理导致生猪存栏量下降,加之由于生猪生产周期较长,很多养殖户担心此时补栏,出栏时行情下跌,于是出现当前猪价虽高但农户补栏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所以目前的生猪价格仍处于运行周期的上升期,这次价格波动是去年以来周期波动的反映。
2.养殖成本增加。在去年下半年生猪养殖的补栏期时,又出现了粮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带动饲料价格的上调,去年底开始,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持续攀升,到今年7月份已达到每公斤1.84元,比上年同期上涨26%左右。据调查,出栏一头肥猪,仅饲料成本就比去年同期增加80-100元。养猪成本明显上升,一些散养户和养殖场为了再次避免成本上升的风险,依然不敢及时补栏,导致目前出栏量的减少。而近半年的玉米、豆粕等猪饲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养殖户饲养积极性下降,也使一些散养户缩减了养殖规模,甚至停止养殖开始观望。
3.市场需求拉动。我市目前共有6个生猪定点屠宰场,所屠宰的生猪均为本地生猪。由于气温过高,生猪长途运输死亡率较高,风险较大;而全国各地生猪价格都在上涨,外地生猪的价格甚至比本地还高,没有利润,自然无人愿意从外地调猪。此外,始居于高位的油价,让运输成本也在不断上升。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猪肉消费呈增长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1—7月,农村居民猪肉消费同比增长15.1%,衡阳市猪肉消费同比增长25.23%。因此,肉价上涨成为必然。
4.后备猪源不足。随着退耕还林、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建设,农民搬迁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减少,过去那种家家户户养猪的情形已经不复存在。农村养猪户逐年减少。母猪数量不足限制了生猪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全市现仅存栏母猪不到3万头,与衡阳生猪发展不相适应,至少有2万头缺口。
5.规模养殖发展受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一些建筑企业、外来业主纷纷看好农村畜牧业,这正是推进规模养殖和规范化养殖的契机,无疑是我市“富裕农民,繁荣市场”的好时机。但是,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土地和资金问题又严重制约了规模养殖的发展,使不少有识之士望而却步。
6.猪瘟导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由于去年上半年,猪高热病害较为严重,养殖场的仔猪和肥猪死亡率上升,我市及周边地区受其影响,生猪存栏量的减少超过了正常的减少幅度,而养殖户为了避免双重损失原因,没有进行及时的补栏,一定程度减少了生猪的存栏率。除上述因素外,国家对生猪养殖的投入偏少,乡镇畜牧兽医站队伍不稳,科学养猪技术推广力度不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对策建议
此次猪肉价格上涨过快过高是全国性的,影响了大部分居民的生活,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如果猪肉价格继续上涨,必将带动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扬。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发展生猪生产,增加市场供给,平抑猪肉价格,稳定市场秩序,保障市民生活。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保证生猪供应。全国性的猪肉偏紧,正是发展规模养殖的好时机。各级政府要科学调度,落实各种惠农政策,既引导农民多养猪,也要扶持养殖大户在全市建立若干个养殖基地。建议通过开展“公司+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农户经营的灵活性和公司养殖的规模效应。同时各有关部门对规模养殖的建圈用地、建圈及购猪贷款等给予协调,促进规模养殖的发展,并通过规模养殖,推行规范化养殖,创建无公害、绿色猪肉品牌;国家采取保险补贴的形式对生猪养殖进行扶持,确保生猪生产顺利发展,确保全市生猪存栏数增加,确保市场肉源供给充足,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吃肉的问题。
2.因地制宜,落实补贴政策。为促进生猪生产,目前国家对生猪养殖已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建议各级政府今后能坚持这种使农民受益的补贴政策,应当想办法把这些补贴落实到养殖户。补贴幅度可随形势好转适当降低,但不宜取消,而应扩大补贴范围,将规模养殖户也纳入补贴范围。此外,当市场价格波动过大,农民养猪亏本的情况出现时,国家给予适当的补贴,避免出现生猪断档的现象,以稳定市场,也使农民享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益处。
3.防控并举,加强市场监管。各职能部门要加强防控体系建设,严禁病死猪肉流入市场,确保市民能吃上放心肉。
加强对集贸市场、超市猪肉等副食品价格的巡查力度,规范明码标价,严肃查处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价格的行为,确保市民能吃上便宜肉。建议大幅度增加猪肉储备数量,以备不时之需。
[衡阳市统计局 刘铁桥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