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市以工业化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调查

来源: 时间: 2008-04-2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农业产业化是一、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筑和谐社会的切入点。耒阳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变经济结构增长方式,以工业化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抓手,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工业手段发展农业,用工业模式经营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基地农业,坚持用抓工业的思维抓农业,催生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大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使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县域经济的一朵奇葩,开放出芬芳的绚丽光芒。

    耒阳市地处衡阳盆地南缘向五岭山脉过渡地段,共有2656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地质构造以丘陵、岗地为主,呈阶梯式成层分布,以红壤为主、紫色土、潮土、黄壤土、黑色石灰土均有分布。全市辖34个乡、镇、办事处及1个经济开发区,676个村(居)委会,7502个组,现有耕地73.16万亩,全年粮食作物面积近131万亩。全市总人口(市公安局数,以下同)129.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61万人,占总人口的84.08%。可见,耒阳市仍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几年来,耒阳市经过几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涌现了一批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业头企业茁壮成长,率先实现了订单生产,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基地,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基本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格局。

    一、全市以工业化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本情况

    党的十七大再次重申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指出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耒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在以工业化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全市形成了“举龙头产业旗帜,走资源优势及产业基地之路、打特色产品规模化之牌”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

    一是以双赢为目标,高举农业产业化龙头旗帜,推进公司制农业的发展。按照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用先进的技术嫁接、改造农业,加速推进农业的分工分业,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大生产格局,以加工带动种植业,大力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实现工业与农业的一体化发展。这是耒阳市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绿海粮油有限公司的成功之道。公司集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于一体,拥有资产总额8120万元,员工168人,年加工能力13万吨,年产值1.6亿元以上。公司通过了IS014001:2004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综合素质在全省同行中排名前5名。目前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精米和副食产品生产线,利用二道除尘、三道碾白、激光色选、水磨抛光、自动计量等高科技加工流程,日产大米260吨。公司生产的“飘洋”牌系列大米,畅销湘、粤、桂、闽、沪等省市,产品荣获湖南省名牌,农博会金奖。公司并积极发展优质稻基地建设,在耒阳市十多个乡镇建立优质稻和有机稻基地30.5万亩,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8万农民致富奔小康。现在,公司正积极筹建食用油、面条厂、膨化食品三个子公司,计划在三年内成为集团化的大型公司;“耒阳市石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衡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公司现有资产1500万元,员工150人,公司吸收农民土地入股,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大力发展种养业、加工业以及农业休闲观光业。公司以耒阳市哲桥镇的石仙村为基地,建成了立体型、综合型、生态科技型的休闲农庄。现投资700余万元,完成了山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4.5公里通庄公路,20公里山庄主干道;架通了1.2公里的高压电力线路;垦复荒山1650亩,其中种植松梓林500亩,楠竹300亩,果树400亩,牧草300亩,建成果树、绿化苗圃基地50亩,达到年产水果1200吨的生产规模;建成了700m2的种牛养殖场,现存栏种牛200头,项目建成后可存栏能繁母牛3500头;建成鸡舍4栋达1000余m2,存笼湘黄鸡1.5万羽,年出笼鸡可望达6万羽。并且现已动工兴建彭家水库水电站工程。目前正积极与武汉大学合作,筹备年产5万吨生物饲料加工厂,建成后,年产值6517万元。公司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规划在两年内全部建成35套新型农宅,完成彭山庄的整体改造,一个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畜兴旺的社会主义新农庄即将展现。

    二是打特色产业化牌,大力发展深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就是优势,优势就是竞争力,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发挥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特色经济发展,关键在特色产业,以自己的特色产品占领市场、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带动了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较长的产业链条和较大的从业人员规模,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衡阳市流一乳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龙头企业。公司是湘、桂、赣三省境内唯一的蒙牛乳制品生产基地,位于耒阳市东江工业园内,东临京珠高速公路,西靠京广铁路,107国道穿境而过,总占地面积200亩,员工近千人,公司发展分三期工程,总投资5亿元。目前已投资近亿元,建成并投产了一期冰淇淋工程,占地面积53600m2,建筑面积16000m2,配备六条冰淇淋生产线,生产蒙牛系列雪糕、棒冰、冰淇淋产品数十个品种,年产量2万吨,产值超亿元,年利税可达1000万元,同时安排就业人员一千多人。公司二期、三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年利税近2亿元。相信,公司入驻耒阳,将会为耒阳市乃至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湖南、江西、广西三省乳制品生产的龙头企业。

    三是走资源优势之路,倾力打造企业、基地、农户三方利益共赢的养殖产业链条。县城经济要立足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取向,要着眼于国内外市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发掘资源,形成优势,并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耒阳市是全国养殖业百强县之一,年出栏牲猪130多万头,出栏家禽1270万羽、存栏牲猪68万头,年存笼家禽947万羽,全市养殖业户达4458户。耒阳市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被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看中,于2005年5月投资4000万元,成立注册了“湖南耒阳温氏禽畜有限公司”,公司没有服务中心、饲料厂、销售部、种鸡场、孵化厂等,主要生产新兴矮脚黄鸡、竹丝鸡、麻鸡、土鸡等优质品种肉鸡。公司采用温氏集团“公司+农户(基地养户)+客户”,“产、供、销”一条龙和“科、工、贸”一体化的独特经营模式,为养户提供鸡苗、饲料、药物、技术指导,负责合格成品肉鸡的回收、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公司主要承担市场经营风险,养户主要承担饲养管理风险。2008年2月底已有合作养户达916户,另有200多户正在建设中,并建成规范养殖小区16个。预计2008年上市肉鸡1200万羽,年产值1.68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500多万元,满负荷生产后,预计发展合作养户可达1500户,年上市肉鸡达到2000万羽,年生产饲料10万吨,年产值2.8亿元,带动农民增收2500多万元。其次,耒阳市另一个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五丰耒阳畜牧生态园,座落于耒阳市大市乡长丰村、长洲村、架江村三个地方,占地面积650亩,建筑面积40230m2,总资产约3亿元,一期工程已投资5000万元,已建成投产,现有员工50人,存栏母猪7000头,预计今年出栏牲猪3万头以上,产值达亿元;二期工程再计划投资1.2亿元,建成后,预计年出栏牲猪13万头,年产过3亿元,创利税注千万元,可解决农民工130多人就业,公司大力发展养殖业,加快养殖小区建设,根据市场需求,带动千家万户致富,为耒阳市双“百万”工程作出贡献!

    四是以油茶、烤烟等经济作物为扭带,强化基地建设。近几年,耒阳市围绕创建耒阳“神农”优质烟叶品牌,抓住武汉卷烟厂与耒阳市联办基地的发展机遇,年生产烤烟面积发展到5万亩以上,跨入了全省种烟大县(市)的行列。现耒阳市已连续三年实现烟叶税收过千万元,烟农亩平均收入达1800元以上。耒阳市是“中国油茶之乡”,全市有油茶面积120万余亩,年产茶就5万吨,茶枯1.5万吨。1、落户于耒阳的“湖南绿源油茶产业有限公司”系油茶资源深加工企业,主攻目标是固、液态茶皂素的开发生产,现已拥有总资产68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千多万元,净利润216万元,人均利税796万元。2、“耒阳纯野茶油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拥有资产1600多万元,员工57人,高、中级技术人员10人,总公司设在浙江衢州,公司在技术上与湖南农大、浙江林科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开发了一系列精品茶油,最新研发出了W—3UPHA紫苏保健油,产品销往台湾、日本、韩国及泰国等国家,现年加工浸出茶饼10000余吨,茶、棉饼5000吨,年产精制茶油400吨,年产值3376万元,利润291万元。时尚的包装、大众的价格开拓出许多良好的销售网络,产销前景十分广阔。

    二、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亟待完善的方方面面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壮大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大工程,以工业化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做好农民增收的文章,政府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涉及到不同的产业部门和利益主体,必须通过政府进行统一的协调服务。虽然,耒阳市以工业化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兄弟城市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龙头企业数量少,牵动能力弱。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偏少,产品档次偏低,部分企业规模也偏少,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是一种简单的松散型买卖关系,很多农产品原料和初级产品的形式出售,缺乏深度和广度的开发利用。二是龙头企业产品链条短,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低。从横向看,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低,新产品开发少,不能拓展深加工发展的需求;从纵向看,大多数龙头企业缺少深加工技术与设备,加工增值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与科技含量低。三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市场规模偏少,管理滞后,市场占有率低,合同农业、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覆盖应用的范围和数量少,致使产品不能形成自己的优势,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四是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事实上是有名无实,是没有产权关系的松散型自我服务性团体;农产品行业协会较少,现有的也大都带有一些行政色彩,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思路

    以工业化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工业化已成为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因此,总体思路应是:坚持面向市场,优化结构,举龙头旗帜,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品牌,依靠科技,发展行业协会的原则,坚持抓好以绿海粮油为龙头的20万亩优质水稻基地,以隆平高科为龙头的10万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以湖南绿海油茶产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高产油茶林示范基地建设,以武汉卷烟集团为依托,创建全省优质烤烟基地示范县为目标,认真抓好10万亩烤烟基地建设,认真抓好15万亩蔬菜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温氏集团,新五丰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力争年出栏牲猪150万头,年出笼家禽4000万羽,年出栏草食动物30万头。积极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全力扶大扶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扶持一批加工规模大、带动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加工产业链,提高市场占有率。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力争建成年产值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以上,过5000万元的企业20家以上。其次要协调银企业关系,拓宽融资渠,强化企业信用,增大金融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问题。还应坚持“资源优势、产品特色、市场前景”三要素原则,用以突出特色,规模经营,对原有产品区域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走一户带多产、多户带全村,全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建成一批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大生产基地。总之,耒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市域经济发展中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耒阳市经济发展中的一朵奇葩,越来越淀放出美丽鲜艳的芬芳,迎来耒阳市经济大发展的灿烂春天!

[耒阳市统计局   陈默海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