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2008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 时间: 2008-07-16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观为指导,继续实施工业强市、项目立市、开放活市战略,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化解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制约因素和社会矛盾,努力克服年初冰灾害带来的影响,全市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但是经济增长中一些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据测算,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4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一产业78.8亿元,增长3.5%;二产业169.5亿元,增长8.0%,其中工业159.2亿元,同比增长9.1%,;三产业154.2亿元,增长13.4%。

    全市上半年经济增长的特点

    一、抗冰灾工作有力,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一季度受冰灾影响,衡阳市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受灾最严重的林业增加值负增长8.1%。由于市委、市政府措施得力,今年的政策支农力度持续加大;而世界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攀升,也激发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热情。虽然年初冰灾十分严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由于是发生在农闲季节,不会引起衡阳市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幅太大的滑坡。据统计,上半年共出栏生猪409.75万头,同比增长5.86%;出笼家禽4231.37万羽,增长7.65%;水产品11.1万吨,增长3.72%;粮食播种面积433.65万亩,同比增长负1.1%。预计早稻总产量可达133.7万吨,同比增长3.99%。

    二、工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但形势依然严峻。

    受年初冰雪灾害天气的影响,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8.4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其中元月增长0.55%,二月止累计下降9.5%)。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迅速开展了生产自救,灾后恢复工作措施有力、实施到位,到5月底止,全市的工业生产基本恢复。

    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71.86亿元,增长26.0%;工业销售产值369.98亿元,增长26.0%;完成增加值103.88亿元,增长11.2%。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恢复较好,累计实现增加值24.98亿元,同比增长21.4%;重工业形势相对严峻,实现增加值78.90亿元,同比增长8.2%。从经济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复产能力较强,同比增长27.4%;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分别同比增长11.2%、10.8%和9.1%。受冰灾影响全市规上工业产销衔接状况有所滑坡,一季度产品产销率为98.0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下降27.1%。到5月底为止(1-6月数据已报省局,待评估),产品产销率回升到99.84%,同比增长0.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74.47%,同比只下降0.4%。

    从企业生产情况来看,部分对矿产资源依赖较少的重点支柱企业生产增势仍然强劲,如特变电工、中钢集团、272厂、镭目科技、天雁、湘竹木业等企业的产值增幅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受冰灾影响和原材料购进价格、资金、产品市场等因素影响,生产出现较大滑坡或负增长。如衡钢集团、水口山、大唐耒阳发电、湘能金杯电缆、建滔化工、亚新科、湖南机油泵、泰豪、通达电子等。

    三、固定资产投资低位运行,小幅提升。

    目前投资需求形势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以上累计完成投资额63.1亿元,同比增长21.7%。二月份以来,全市投资虽低位运行,但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幅呈现逐月小幅上扬态势,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14.9%;二季度增幅达到21.7%,攀升了6.8个百分点。从投资主体看,同样受宏观经济预期和灾害天气影响,上半年港澳台投资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增幅分别由上年同期的114.9%、-0.6%,下降到负增长73.1%和负56.3%;私营企业投资成为亮点,上半年完成投资额9.51亿元,同比增长104.9%;占全部投资分额较大的国有投资和有限责任公司增势平稳,分别实现投资15.64和15.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0%和15.8%。房地产投资喜人,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05亿元,同比增长达55.4%,高于城镇以上投资增幅达33.1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占城镇以上投资比重为23.3%。

    四、消费需求持续走强,增幅明显拉高。

    今年以来,消费需求规模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高出8个百分点,物流速度加快,市场活跃。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16亿元,增长23.0%;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6%。从区域消费情况来看,城市消费增势强劲,市级零售额增幅在28.2%,。比上年同期提高10.4个多百分点,县级消费增幅31.3%;县以下消费来势很好,增幅在18.9%以上。从行业消费情况来看,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消费比较火爆,增幅均在20%以上。1-6月,零售业增长25.3%,住宿餐饮业增长26.3%。从商业业态来看,冰雪灾害天气过后对消费有一定刺激效应,具有竞争优势各类超市生意兴隆,其物流之快,价格变化之快,花样翻新之快,适合了消费者的胃口,丰富繁荣了城乡市场。

    五、对外出口大幅回落,实际利用外资走高

    受灾害天气影响和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带来的压力,出口贸易大幅回落。前5个月,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61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增幅同比回落71.5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0.35亿美元,同比增长23.95%,进口0.58亿美元,同比负增长47.45%。1—5月份新签外资合同24个,同比减少33.3%。但实际利用外资形势看好,前五个月实际利用外资1.35亿美元,同比增长50.0%,为近几年少有的好势头。

    六、财政收入增长趋缓,金融稳健运行。

    财政入库情况欠佳。前5个月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22.34亿元,增长12.6%,仅完成年度预算目标的35.26%。6月份财政收入状况迅速转好,6月当月完成财政总收入8.11亿元;上半年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30.44亿元,同比增长20.4%,为年度目标的48.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91亿元,增长25.3%。上划中央“两税”收入7.66亿元,增长23.1%;上划中央省所得税3.87亿元,减少2.5%。在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12.70亿元,增长27.0%,占财政总收入的41.73%。上半年累计完成财政支出43.78亿元,同比增长22.65%。

    金融运行平稳。6月末,全市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77.78亿元,比年初净增80.74亿元,增长10.1%,其中企业存款132.68亿元,净增26.2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61.57亿元,比年初净增27.09亿元,增长8.1%。从贷款的投向来看,基本建设贷款和短期农业贷款的增幅较大,分别增长14.8%和12.8%;短期工业贷款和短期商业贷款增幅较少,比年初分别负增长5.1%和负增长6.6%,分别占全部贷款的8.73%和12.87%;中长期贷款中技术改造贷款和其他中长期贷款增幅平稳,分别增长6.6%和4.0%。

    七、市场物价水平大幅上扬。

    在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今年以来衡阳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大幅上扬。1-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7%,略低于全省水平。居民消费价格(CPI)总体呈“四升四降”的格局。其中增幅居前的是:食品价格上涨17.1%,居住类上涨9.3%。下降较大的是:衣着类价格下跌6.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跌3.4%。工业品出厂价格大面积上涨。1-6月,衡阳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9.99%。在所涉及的24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7个行业的工业品出厂价格累比呈现上涨态势。从行业分类看,结构性上涨特征明显。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上涨25.89%,煤炭开采和冼选业上涨25.6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上涨23.16%;公用事业等行业由于受政策影响,价格运行平稳。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是三大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第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水旱灾害频发,许多山塘水库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修复,年初冰灾又造成本来十分脆弱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遭到进一步损毁。据统计,全市简易水渠、塘坝等农业基础设施毁损1230余处,达98.54千米;林区公路被毁105公里,造成各种设施恢复任务十分艰巨。第二,物价涨势的不确定性。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远超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压缩了农民实际收益。2008年4月份粮食、稻谷、小麦、玉米,分别比2007年4月份(此段各种价格均为一次性调查数)上涨了5.2%、8.9%、6.6%和7.8%;而尿素、钾肥、农药、农村雇工价格分别上涨了63.33%、210%、34.8%和71.4%。第三,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即将进入农作物的收割期,如果一旦出现短期严重灾害天气,防范救灾措施不及时,必然对全市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二是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难度较大。

    规模工业经济在去年持续高位运行的状态下首次出现滑坡,主要是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受冰雪灾害影响,损失严重。一季度全市工业企业停产面近100%,全市工业企业直接损失40个亿,间接损失逾百亿。从分县(市)区情况看:工业较为发达的耒阳、常宁受灾程度最为严重,分别比同期下降48.36%、26.03%。从分企业情况看,衡阳电网主网损失近7亿元,农网损失5.5亿元,整体损失超过13亿元;衡钢集团因为前后近一个月的限电、停电,少生产钢管6万吨,流失产值3.3亿元;耒阳电厂电网故障停产5天,少发电量3亿度,影响产值6000万元。
第二,信贷资金收紧,企业融资困难。受国家宏观金融政策调控影响,企业融资难度较大,资金供应严重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更是相形见绌。衡阳市大部分企业都是制造业,原材料占款比重大,加之灾后重建信贷资金需求大,导致三分之一的企业因资金不足而无法满负荷生产。
第三,原材料购进价格增幅过高,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使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受措。受世界石油和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1-6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4.76%,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只同比上涨9.99%。工业品价格“高进低出”的格局进一步加剧,迫使一些企业限产或延缓生产。

    基于以上因素,衡阳市今年1-6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仅为11.2%,较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10.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衡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仅为9.1%,与年初确定的全年增长目标相差9.4个百分点。据测算,如果要实现全年增长目标,下半年每个月的当月同比增幅都必须达到25%以上,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工业是衡阳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工业增长的缓慢,极可能直接影响到全市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三是投资规模低位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年总体目标的实现。

    在年初遭遇特大冰灾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投资规模低位运行。现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农业投资项目少,所占比重明显偏低。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但是农业项目仍然偏少,至6月底止,全市仅完成农林牧渔及水利业投资仅1.62亿元,只占城镇以上投资的2.57%。二是新开工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偏少,重大项目进度不快的情况依然存在。今年1-6月,全市共有新开工的工业项目167个,但计划总投资5000万以上重大项目仅只有6个,难以给投资增长提供充足的后劲。另外,一批重大项目进度不快。到6月底止全市共有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在建工业项目57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16.12亿元,仅为计划总投资的14.3%。三是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还不尽人意。施工阻工,地方保护主义等损害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衡阳市投资的良性循环。

    四是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排位比较靠后,部分排位下滑。

    据统计,1-6月份,衡阳市GDP同比增速在全省各市州排第12位,比2007年底排位下滑八位;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幅排第12位,比上年底下滑七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排第5位,比上年底下滑一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排第13位,比上年底下滑九位;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排第13位,比上年底下滑七位;财政总收入增速排第9位,比上年底下滑两位(详见附表)。上半年衡阳经济增长速度靠后,从GDP核算的角度来讲,主要原因在以下三点:一是规上工业增速放缓,规上工业增加值排倒数第二,是GDP增速排倒数第三的最主要因素;二是规下工业总体规模虽然不小,但效益不高,增速仅为3.6%;三是虽然居民消费旺盛,但政府消费不足,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同比增长11.9%,在全省排倒数第二,成为GDP增速靠后的重要因素。

    对下半年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一,加紧农业基础设施的修复工作,拓宽农业资金渠道,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首先,要落实今年1月30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对抗自然灾害的保证。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消除农业基础设施隐患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农村发展硬环境,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其次,要加大农村投资的力度和渠道。第二次全市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投资资金筹措困难,在全市4894个行政村中还有74.63%的行政村无资金来源进行农田水利设施恢复和建设,且这种状况目前并无改观。为此,各级各部门要想方设法引导各种资金进入农业领域,建立支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政府支农投资宏观调控能力和效率。第三,要积极备战雨季来临。全力做好汛情旱情监测工作,民政和财政部门要切实保证抗灾储备物资和资金的落实到位。

    第二,多角度加大对工业的支持力度。1-2月的冰冻灾害,给衡阳市工业造成重大损失,对工业经济运行影响更是前所未有。要加快工业的恢复速度,就要多渠道加大对工业的支持力度。一是要狠抓灾后“复产补损”,特别是抓好煤、电、油供应与生产。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对被毁厂房设备尽快修复,确保工业生产持续回升。二是加强生产调度,组织好企业正常生产,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产、供、销及融资方面的问题。三是继续加大对工业的投入,确保年内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开工投产。四是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工业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虽然工业贷款的增幅回升,但是由于前两年工业贷款的收缩,基数变小,工业贷款的份额仍然不大,只占各种短期贷款的15.6%,而工业的盘子大,供血明显不足。五是抓好优势产业重点企业的持续发展,使之成为衡阳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衡钢集团、钢管加工工业园、特变电工等企业完成各自的年度目标。

    第三,以重大项目为目标,提高招商引资质量。首先是要抢抓机遇。国家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确定了“长株潭”作为“两型社会”试验区,省委省政府提出“3+5”城市群规划,湖南将迎来新的投资机遇期。衡阳市作为试验区辐射前沿,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做好项目的争取工作。二是要突出重点,确保重大工业项目的如期完成。今年衡阳市工业仍然能保持较高速度,得益于前几年的大规模的工业技术改造,如果今年重大工业项目不能如期开工建设,不仅影响当前经济的增长,而且关系到“十一五”全盘计划。三是把招商引资和本地信贷融资结合起来,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近几年,全市把招商引资当作发展经济的突破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从招商项目的确定到签约,各级都很重视。但签约以后,资金到位、项目实施、竣工投产交付使用这一过程的监控则感到相对不足。四是以市场为导向,千方百计启动民间资金,激发投资热情。我们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大量的民间资金、外来资本在衡阳都能找到合适的投资领域。

    第四,职能部门要紧盯物价,防范市场风波。去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金融市场敲响了警钟,国内进入信贷紧缩加息通道,人民币升值压力趋大,直接影响国内消费品市场走势。最近越南又爆发金融危机,国际国内的金融形势不容乐观。从衡阳市来看:食品类价格上涨,已经给群众日常生活带来明显的压力。肉类食品价格的上涨幅度虽然有所放缓,但上半年居住类价格的涨幅有所抬头,1-5月上涨8.7%,1-6月份上涨幅度提高到9.3%。价格部门要紧盯物价,严防市场出现哄抬物价的现象,避免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形成。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谢浩覃]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