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常宁市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情况的调查

来源: 时间: 2009-05-25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衡阳市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国家应对金融危机调整财政、税收政策等的共同影响,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各县市区财政增长普遍低于GDP的增长。最近,衡阳市统计局深入常宁市统计、财政、税务部门及部分企业,对该县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的原因进行了深度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1-4月常宁市财政收入基本情况

    1-4月常宁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417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237万元,下降27.06%。其中,地方收入完成9868万元,增加334万元,增长3.5%;上划中央两税完成2949万元,减少5190万元,下降63.77%;上划中央省所得税1353万元,减少401万元,下降22.86%。主要有以下特点:

    1、国税收入持续下滑,是影响财政收入总量下滑和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1-4月,国税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4717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140万元,下降60.22%,各主体税种大幅下降,其中:增值税为4026万元, 较去年同期减少6952万元,下降63.33%;企业所得税546万元, 较去年同期减少474万元, 下降46.47%。主体税种的大幅下降不但直接影响财政收入总量,而且影响收入质量,1—4月份,常宁市完成税收收入9653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1.06%,税收收入占财政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84.3%下降至68.12%,工商税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84%下降到67.87%,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6.18和16.13个百分点。从各月情况看,1、2、3、4月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分别为81.18%、93%、77.05%、53.24%,税收收入比重回落的幅度远大于财政总收入下滑幅度。

    2、非税收入大幅增加,是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4月份常宁市加大了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当月常宁市各项非税收入合计2487万元,占4月一般预算收入的56.28%,拉动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9.99个百分点。当月非税收入增长的亮点是: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50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2倍;行政性收费收入301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8倍;罚没收入40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15%。受4月上述收入迅猛增长的影响,非税收入走出前期增幅低迷状态,增速加快,1—4月常宁市共完成收入4517万元,占常宁市全部财政收入的31.9%,增长48.15%,远高于一般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增幅。

    3、财政与税务部门收入反差较大,是财政收入征管部门之间的主要特点。一是财政部门收入对财政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1—4月常宁市财政部门收入完成45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46万元,增长46.54%,高出财政收入增幅73.6个百分点,其中耕地占用税增长50%,非税收入增长48.15%。二是地税收入缓慢回升。地税收入完成4900万元,增长9.84%。特别是4月份加快均衡入库进度,完成了2005万元,占前4个月收入的40.9%,扭转了前三个月的下降局面。三是国税收入持续下滑。1、2、3、4月,国税收入分别下降 82.6 %、37.7 %、50.22 %、60.22%,连续四个月出现负增长,1-4累计增幅较上年同期低55.82个百分点。1-4月财政与国税部门之间的收入增幅相差达102个百分点之多,是极其罕见的现象。
    
    二、财政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今年1-3月份全国、全省、全市的情况来看,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普遍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分别相差了14.4、7.8、14.8个百分点,扭转了近几年来财政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留给人们的印象,因此给关心经济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群众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问号。而常宁市则在这种大环境下显得特别突出,通过对常宁市1-4月份统计数据测算,财政收入竟然比GDP的增长幅度低了40.7个百分点,远高于国、省、市三级的情况。原因何在,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常宁市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常宁市既有与国、省、市(衡阳市)的共性,也有常宁市的特殊性。共性的一面主要是财政政策性减收、企业效益下滑、价格下降、产销不同步等因素,特殊性的一面是常宁市经济对水口山矿务局的依赖较强,受其影响较深。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因素造成常宁市财政收入和GDP的增长差距较大:

    1、减免性税收政策是常宁市财政减收的最主要因素。根据统计算帐情况,1—4月份各项税收政策性影响达到 7717万元,具体为增值税转型减收6532万元、附征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收入176万元、财政部门增值税退税498万元、储蓄利息所得税停征204万元、新的企业所得税实施174万元、小规模纳税人税率调整133万元。如果按照去年的原口径征收,常宁市财政总收入可达到2.19亿元(1.42+0.77),同比增长12.7%。
 
    2、企业利润下滑导致企业所得税大幅减少是常宁市财政减收的次要因素。1-3月常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数达到16家,比上年增亏4家,与之相应的企业负债、应收账款、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大幅增加。1-4月常宁市企业所得税为542万元,下降3.7%。

    3、价格下降较多也是导致财政收入相对减少的因素。今年以来衡阳市工业品价格呈下降态势,1-4月衡阳市PPI为95.0%,同比下降了5%,特别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4.9%,降幅巨大。常宁市税源结构较单一,国税收入规模增减与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及相关附属初级加工企业产品价格密切相关。有色矿产及其制品价格的下跌导致财政收入总量减少,但在计算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时则剔除了价格因素影响,这样自然导致财政和GDP的增长不同步。如常宁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1-4月实现增加值3.3亿元,同比增长48.24%,完成的税收却只有2056万元,下降 76.22%。

    4、销售滞后于生产也是财政收入未及时得到体现的一个因素。税收在一定时期内与工业增加值会出现不同步。因计算工业增加值企业多采用生产法,也就是说企业只要生产了产品,不管销售与否,都要计算工业增加值,而税收则要企业的产品实现销售才征税。如企业存货增长速度快于销售增长速度,会导致工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如果工业增加值增长较快,反之销售收入增长较慢,同样难以使税收较快增长。1—4月,常宁市国税统计的41户重点规模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43亿元,同比增长8.59%,远低于工业增加值增速。如水局集团1—4月工业产值增长 37.3 %,但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9.91%,1—4月实现税收205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589万元,下降76.22%;企业的产销率低随之造成企业销售利税率低。这种结果的直接表现是工业增加值和用电量指标都会上升,但财政收入并未随之上升。    

    5、水口山矿务局上交税收减少是常宁市财政与GDP增长速度差距大于国、省、市(衡阳市)三级的主要因素。1-4月水口山矿务局增值税转型减收6532万元,占常宁市政策性减税总额的84.6%。1-4月该企业上缴所得税只有35万元,比去年减少792万元。1-4月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3702万元,同比增长28.27%,占整个规模工业的30.8%。显然,一方面是该企业增加值的大幅增长,而税收却大幅下降,自然导致了财政收入与GDP的增幅差距拉大。
     
    三、对下阶段常宁市财税收入形势预测和衡阳市财税工作的几点建议

    通过我们深入细致的了解,根据常宁市财税收入的特点,我们认为常宁市全年的财政收入状况将好于1-4月的形势,财政与GDP的增长速度差距会缩小,主要基于以下理由:一是企业产品销售将放大,产值利税将体现出来;二是资源性产品逐步在走出低谷,如石油价格最近上涨很快,有色金属产品也开始反弹;三是投资的高增长终将会贡献较多利税;四是宏观经济形势好转将带动税收整体回升。

    从常宁市财政收入与GDP增长差距的调研结果来看,建议下一阶段全市财税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以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促进税收的增长。加强企业服务年活动,把组织收入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涵养税源和服务企业上。用好、用足、用活增值税转型、提高出口退税率、高新技术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完善财税扶持政策,培植新增税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工业发展资金和中小企业担保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财政奖励、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措施,重点扶持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财政融资平台建设,在考虑财政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多方筹集建设资金,继续搞好土地储备运作,盘活存量资产,增加财政收入。

    2、以重点潜力税源为目标重点加强征管。认真做好经济与税收对比分析,坚持从宏观上找问题、微观上查原因。对今年的重点工程、房地产行业、个体零散税收等重点潜力税源加强征管力度,对去年开展的“三查四清”活动回头看,力争做到在主力税源有所下降的同时其他潜力税源作出贡献。 

    3、以考核月度目标确保年度考核目标的实现。明确行政一把手为收入目标考核第一责任人,继续推行财政收入一票否决制。强化均衡入库,从5月份起,各县市区要按全年目标任务减去前面4个月实际完成数后,其剩余数按后8个月平均计算,作为每月的考核目标,市政府实行每周一调度,每月一考评,坚决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全年收入任务圆满完成。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刘霖 胡国蓉]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