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09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 时间: 2009-10-16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在,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市的农业农村经济还是保持了较平稳的发展态势。

   一、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粮食生产形势较好。今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44.05万亩,比去年增长6.0%,其中:早稻种植面积342.07万亩,比去年增长7.4%,中稻种植面积27.38万亩,比去年大幅减少,"双改单"得到了有效遏制,晚稻种植面积373.17万亩,比去年增长8.4%。全市七个县共创建高产示范片15个,示范面积16.7万亩,示范水平高,长势好;全市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2.4万户,比去年增长20%。由于种植面积增加,早稻生长期内全市天气条件较好,所以早稻已经实现了增产,达到了134.2万吨,比去年增产11.60万吨。虽然晚稻生长的中后期遭遇干旱,单产有可能下降,但由于播种面积增长比较多,所以总产量应该能够实现增加,由此预计全年粮食可以实现增产,全市将迎来连续第六个粮食丰收年。

   (二)经济作物增长较快。今年夏收油菜186.35万亩,总产量17.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23.75万亩、2.33万吨,同比增长14.6%和15.62%;棉花种植面积17.5万亩,比上年增加3.56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2.4万亩,比上年增加1.52万亩,同比增长13.9%;药材种植面积4.15万亩,同比增长3%;瓜果类播种面积24.65万亩,同比增长2.9%;预计全年蔬菜种植面积149.27万亩,比上年增加20.3万亩。

   (三)养殖业发展保持平稳。生猪是衡阳市养殖业的主要产品,虽然到今年上半年为止,生猪价格一直处于下跌状况,一度进入黄色区域(价格中度下跌),粮猪比价在5.5:1-5:1,达到二级响应,降到盈亏平衡点以下,养殖户基本处于亏损状况,生猪生产面临挑战。但是由于衡阳市生猪生产基础较好,上半年累计出栏肉猪还是实现了增长,达到了493.18万头,同比增长7.13%;进入三季度,生猪价格出现了止跌回升走势,目前活大猪销售价格已经从最低每公斤9元上升到14元左右,实现了扭亏为盈,给前期一度低迷的生猪生产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前三季度出栏生猪将达到了692.63万头,增长5.6%。其他产品的生产也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其中:牛出栏7.65万头,羊出栏36.77只,同比分别增长7.14%、6.18%;家禽出笼6596.72万羽,蛋蛋产量13.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82%、4.77%;水产品产量17.25万吨,同比增长6.52%。

   (四)农村经济总量保持增长,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149.58亿元,增长5.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增加值77.51亿元,增长5.2%;林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8.2%;牧业增加值53.35亿元,增长5.6%;渔业增加值13.1亿元,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07,增长9.9%。

   (五)农民收入保持增长,但增速较去年有所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455元,同比增长12.9%,增幅比去年同期降低了4.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218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5%,增幅比去年同期降低了6.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收入197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0%,增幅比去年同期降底了3.1个百分点,与上半年基本齐平。农民现金收入及其构成增幅与去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相比的增减变化反映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在,但是情况有所好转;家庭经营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放缓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下跌引起的。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价格低位徘徊,影响农民收入。今年以来,主要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大部分农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下跌,早稻收购价格每百斤比去年低2-4元,猪肉价格比去年下跌了19%,羊肉价格比去年下跌了7.4%,禽蛋价格比去年下跌了18.4%。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一直在高价位运行,少部分还在上涨,导致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二)旱情肆虐,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衡阳市自7月5日雨季结束以来,降水持续偏少,9月份以来,部分地区滴雨未下,旱情持续已超过70天,特别是9、10月蒸发量达255.2毫米,居历史之最。目前,一些小水库已停止放水,小河、小溪断流达60%。旱情已危及农村饮水,影响秋冬种作物。全市除常宁市属中等干旱外,其他县市区都进入了严重干旱。据气象部门预测,10月份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少,旱情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旱情影响双季晚稻产量和冬种的正常开展。据农业部门统计,截止10月9日,衡阳全市农作物受灾总面积231.67万亩,成灾110.81万亩,绝收16.7万亩,直接损失达2亿元。

   三、几点建议

   (一)全力以赴,做好抗旱工作。当前,衡阳正遭受特大旱灾,全市各级各部门应全力以赴,做好抗旱工作。要把保证人畜饮水安全、确保冬种任务、严防森林火灾、大力冬修水利、切实维护稳定结合起来,努力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认真组织搞好今年的"四冬"工作。"四冬"工作即冬修、冬种、冬造、冬防,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抓住"四冬"工作的契机,组织农民搞好农田水利建设,作好水库的除险保安,疏通沟渠,提高农业的防涝抗旱能力;搞好秋冬作物的播种,努力扩大播种面积,为明年的春夏收粮食的丰收打好基础;搞好冬季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干旱时期,要特别做好森林防火。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李伟平]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