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业是衡阳市畜禽养殖业的主体,它承载着广大城乡居民对肉食品的基本需求,也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2008下半年以来,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推波助澜下,猪肉价格一路下滑,生猪市场价格也同样如此,生猪养殖盈利减少甚至出现亏损,广大养殖户面对低迷的市场价格感到茫然,养殖生猪积极性下降,生猪养殖的起伏波动过大,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 近期猪肉价格表现
1、猪肉价格持续下跌
据调查,近段时间内衡阳市猪肉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到今年3月中旬,以里脊肉为例猪肉最低价格已达16元/公斤。目前城区各大农贸市场猪肉价格(均价)基本为:猪后腿肉16元/公斤、五花肉16元/公斤、里脊肉19元/公斤,同比分别下降11%、11%、13.6%。猪肉类产品价格的下降带动了其他禽畜类产品的下降,牛、羊肉,鸡鸭鱼等均有2元左右的价格下浮。
2、毛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户盈利减少
目前,市场生猪平均价格为每1公斤10.4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5%。肥猪平均每头养殖收益50元左右,比较高的100元,但约有15%处在亏损区间。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户出栏体重105公斤左右生猪,平场盈利20-50元;自繁自养户可达50-80元左右,较去年同期下降20-80元左右。
二、猪肉价格下降原因分析
1、饲料价格上涨,提高了养殖成本
饲料成本是生猪养殖成本的主要部分,占比达到70%以上。衡阳市猪饲料现每吨2888元,去年同期每吨为2500元,同比上涨15.2%。目前肥猪均价10.4元/公斤,猪粮比价5.12:1,处于省《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施细则》中规定的黄色区域,已属于猪价中度下跌。
2、流通费用过高,压制了肉价
据对衡阳市生猪成本、收益调查,按目前仔猪价格和饲料价格测算,按目前的生猪收购价格,农民饲养基本只能保本。通过对部分养猪专业户的调查,以平均出栏重量115公斤/头计算,每出栏一头肥猪总收入为1196元。饲养一头出栏肥猪所需成本如下(按当前价格计算):购入一头10公斤左右的仔猪需花费250元(按当前价格每公斤25元计算),饲料投入成本810元,防疫检验费用27元,水电费17元、人工工资成本60元,在不计算栏舍折旧和资金利息的情况下,合计总成本1164元。将总收入减去总成本,饲养一头肥猪将盈利32元。生猪流通环节主要包括生猪屠宰和猪肉零售。目前衡阳市生猪收购价格持续回落而猪肉价格下降幅度不大,养猪利润的大部分流入了中间环节,形成卖肉的挣钱,养猪的亏损的局面。
3、猪肉供大于求
生猪价格回落,一是根据往年经验,春节期间猪肉消费量增加而且价格高,但由于广东市场需求量减少,对本地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二是今年生猪疫情有加重的趋势造成了养殖户的恐慌心理,纷纷提前出栏;三是居民肉类的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牛羊肉、鸡鸭肉等肉制品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猪肉消费量。
三、后期生猪、猪肉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1、从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规律分析预测
据相关历史统计数据显示,从1994年建立畜产品及相关生产资料价格统计报表至2007年,15年间我国生猪生产正好经历了四次“卖猪难”:第一次,1995年1月起;第二次,1998年3月起;第三次,2001年2月起;第四次,2005年起。据分析,我国生猪生产具有周期性波动的规律。 “买猪难”与“卖猪难”交替进行,每三四年出现一次波动,近年来波动周期越来越短,上一周期价格下跌是在2005年10月份,按照三年一个周期推算,这一周期价格明显下跌出现在2008年3月,到2008年底生猪的供应已基本平衡。2009年供过于求;由于2008、2009年母猪大量增加将真正反映到2010年的生猪市场,生猪市场将再次面临考验,这同时也昭示新一轮的盈亏周期拉开了序幕。但随着其他成本的稳定,过渡下跌的可能性不大,生猪养殖将进入微利时期。
2、从市场供求分析预测
目前正值生猪集中出栏的季节,市场供应充足,加上终端猪肉消费市场欠积极,市场需求不振,导致出现生猪供过于求的局面。2010年的一、二月份是传统春节前后,猪肉的需求量达到全年的高峰。因此2010年猪肉价将会再创新低。
3、从粮食价格走势分析预测
粮食价格对猪肉价格的潜在影响程度增加,一方面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今年西南地区干旱也是百年不遇。粮食价格整体水平的提高,导致生猪饲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已经开始出现,对生猪价格的潜在影响力明显加大,势必将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影响生猪产业运行。
总的来说,综合上述因素,衡阳市猪肉价格不会大起大落,年底还有小幅回升。
四、建议及对策
一是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要加大种猪和能繁母猪补贴力度,确保生猪生产发展后劲。保持能繁母猪数量,防止恐慌性宰杀,稳定生猪生产。
二是加大宣传和引导,稳定生猪生产。一方面指导养殖户合理调整生猪生产结构,避免大量淘汰种猪和能繁母猪导致存栏大幅下降引发市场价格不正常回升,保持市场的平稳供应;另一方面要引导养殖户适度控制规模,充分利用价格低迷时期,淘汰劣质母猪,更换优质猪种,调整优化猪群结构,同时要引导养殖户不要盲目认为大跌必会大涨而在短期内扩大规模造成损失。
三是引进和培育生猪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推进生猪产业化进程。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为3:1,目前,国内水平为0.6:1,衡阳市更低于全国水平。衡阳市生猪产品加工滞后,培育和引进一批有实力、抗风险力强的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将成为保持衡阳市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通过培育和引进猪肉加工龙头企业,增加精深加工,大幅度提高猪肉加工比重,同时建立养殖、加工、销售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产业链,增强生猪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是完善生猪养殖户与贩运商、屠宰商、零售商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和鼓励各地养殖户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者协会及股份合作制联合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规范生猪市场收购行为,帮助养殖户与贩运、屠宰及零售各环节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合机制,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五是健全畜牧业市场信息体系。全面准确采集生猪生产及市场价格数据,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对生猪及其产品的价格进行预测、预警,正确引导养殖业合理生产,避免供求失调,保证养殖户利益和市场供应。
六是加强疫病防治工作。坚持生产发展和防疫保护并重的方针,切实加强生猪疫病的防控,加强检疫和重大传染病强制免疫,严格生猪流通环节的检疫和监管,有效防控疫病发生,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七是政府尽快制定并出台生猪最低收购价格,建立生猪储备基金。像粮食收购一样,当生猪生产出现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到养殖成本时,国家适时启用储备基金,启动生猪最低收购价格,防范生猪生产的市场风险,确保农民养殖利益。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谢德能]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