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高铁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来源: 时间: 2010-07-05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文中下称高铁)的开通,衡阳进入了动车时代,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出行的方便快捷,更多的是对衡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积极变化和深远的影响,叠加效应正在逐步体现。

  一、高铁效应对衡阳经济社会影响的六个主要方面

  (一)交通枢纽优势进一步增强

  衡阳是全国45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是全国地市级城市中高速公路密度和通车里程最大的城市。境内现有2条国道、4条高速、3条铁路、1个千吨级码头。武广高铁开通后,进一步提升了交通枢纽优势。武广高铁在衡阳境内由北向南穿行4个县(市)2个区17个乡(镇)114个村,拥有一级站1个,三级站2个。3个高铁客运站,占全线高速客运站的1/5。衡阳市级站是沿线市级站面积最大、可发送旅客最多的站,每小时可发送旅客2250人次,是湘南地区高铁最大的旅客中转站和集散中心。高铁的开通,大大拉近了衡阳市与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到长沙市只有30多分钟,到广州市、武汉市的时间均可控制在1.5小时内。

  高铁提供了最快捷简便的出行方式,成为忙碌人的首选。据武广高铁衡阳站资料显示,一季度,全市铁路旅客发送量为236.73万人次,而武广高铁衡阳、衡山、耒阳三站共发送41.7万人次,占17.6%。其中,高铁衡阳东站发送旅客26.4万人次,占总数的11.15%,日均发送旅客3000人次。武广高铁的开通,促进全市公路交通网络的升级和提速。中心城区加快了衡洲大道、雁城大道、船山东路等城市主干线与高铁站的连接,各县市区相继建设了一批与高铁站对应的公路,实现了高铁与公路交通的快速对接;新建了与高铁站对应换乘的3个汽车站,仅衡汽集团就投入40台车辆,扩大对高铁站旅客换乘能力,实现了高铁与公路运输的“零距离换乘”。武广高铁开通所形成和带动的交通网络格局升级,有力地提升了衡阳的交通枢纽地位。

  (二)旅游效应立竿见影

  武广高铁是一条旅游黄金线。衡阳有“文化重地、宗教圣地”的美誉。高铁开通,对旅游业的拉动有着最直接的效应。一是旅客量增多。1-5月份,全市共接待游客760.0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1%和38.4%。出现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好形势。南岳因此出现了当地宾馆房价普涨30%以上,并全部取消了节假日各单位的协议房价的可喜形势。二是团队游客剧增。仅南岳当地旅游单位1-5月份就接待团队游客20.4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37倍。其中,乘高铁的旅客团队占团队游客的20.13%,新增团队客源主要来自鄂、港、澳和沿线省市。三是高端游客增多。全市以武广高铁开通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旅游促销力度,拓宽了港、澳、东南亚和欧美等境外市场,形成了新增高端客源。1-5月份,全市共接待境外游客42687人次,同比增长14.04%,创汇1685.23 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25%。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凸现

  高铁开通形成了衡阳与珠三角和武汉1.5小时经济圈,为衡阳融于珠三角和武汉城市群提供了便利条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地带。便捷的交通不仅可以实现人流、物流的快速流动,且必然加快促进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产业要素的均等化,成为资本集聚和财富倍增的舞台。衡阳是全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之乡”、“鱼米之乡”,是湘南三市唯一被国务院批准参照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市,同时,耒阳、祁东、衡山享受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有齐全的工业门类和稳固的工业基础;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和成群的标准化厂房;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差额的水电成本;有7所高等院校,60多所职业技术学校,近10多万职业技术学生,是人才资源富集之地;有1.25万个商业网点、200多个专业性市场和160多家大型超市所形成强大的商业承载力;有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和思想解放、政策开明的活力。而这些优势条件,伴随着高铁的开通而增加了“附加值”,提高了价值量,使衡阳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更显突出。今年,全市招商引资来势喜人,1-5月,合同引进外资16097万美元,实现利用外资17968万美元,同比增长31.1%和29.4%。

  (四)房地产增值加速

  无论是普通住宅,还是商业地产都因高铁开通而加速增值。长期以来,衡阳作为京广沿线的三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比广州、武汉、长沙等地低得多。长沙中心城区的房屋均价在7000-8000元/㎡左右,武汉中心城区的房屋均价在5000-6000元/㎡左右,广州则更高。相比之下,衡阳的房价更有吸引力和升值空间。高铁开通,吸引着长沙和珠三角等地购房投资群向衡阳转移。同时,一批如香港冠都、浙江雅士林、福建汇通、湖南凯星等地产开发商进驻衡阳投资开发,加速了衡阳房产市场的升温。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目前国家对房地产强力调控的情况,衡阳的房地产市场也没有因此而降温。1-5月份,全市房销售面积达80.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商品房销售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上升20.1%。特别是一类地带房产价格更是大幅赠值,以华新开发区普通小高层楼梯房为例,去年国庆节前团购价为1700元/㎡左右,现在则要2200元/㎡左右。高铁沿线的衡山、南岳、耒阳都迎来了新一轮的房价上涨。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高铁开通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将会意识到衡阳与长沙、广州、武汉的“同城效应”下的房地产价格的比价效应,形成购买力的转移而促进衡阳房产的升值加速。

  (五)新型城市化将加速推进

  武广高铁开通带来了交通要素,带来了经济流、财富流,更聚集着人气。沿线现代化的车站,不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和往来的集散地,更是人们新生活和新希望的集结地。衡阳境内的3个车站周边地带迅速涌动着开发的资本,衡山一座占地6.8平方公里的“开云新城”正围绕着高铁车站拔地而起;衡阳高铁东站的连片开发也已启动,湖南中库投资公司一家就抢占了1000亩的地盘;耒阳也因为高铁而牵引着新城区向西发展。围绕着高铁而建的新城在3-5年内将成为衡阳版图上的城中新城。

  (六)新理念的形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时代来临

  动车唤起了人们奋发向上的激情。“高”和“快”,这是高铁带给人们的感受,同时也在人们心中逐步形成一种共同的理念,那就是如何更高更快地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如何更高更快地实现自我发展和超越。而在衡阳的决策层,则更是把衡阳从湖南的坐标轴上移至全国、东南亚、全世界的坐标轴上,放眼全国、放眼世界看衡阳,用放眼世界找位置的战略思维谋划衡阳、发展衡阳。

  二、对充分利用高铁效应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高铁的开通,它的即时效应是显性的,而隐性的、蕴藏的效应则是长远的难以估量的。面对新的机遇,如何从显性的效应入手,挖掘蕴藏的效应,谋求高铁效应的倍加和几何效果,实现助推衡阳大发展,这正是衡阳人民在思考和要努力去实现的任务。

  (一)加快调整产业布局。武广高铁是财富聚集线,要充分利用武广高速经济带,调整产业布局,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特色产业线。一是调整规划,围绕三个客运站和沿线布局新的工商业园区。二是加快站点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新建一批标准化厂房和公共服务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和城内企业外迁,形成新的高铁经济园区和高铁沿线经济带。

  (二)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延伸旅游产业链,进一步做强做大旅游产业。从经济的角度看,高铁开通受益最直接、最大的是旅游行业。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全市旅游资源整合,发挥更大的效益,显得更直接,更急迫。一是要利用高铁旅游效应的契机,经营好全市的旅游资源,形成全市一盘棋的旅游大品牌战略。从目前的情况看,高铁对南岳旅游产生的效应大,而对全市其它旅游景区的影响少。要打破地域封锁,通过联合经营的方式,做大做强旅游业,使全市各景区联合受益。二是要伸延旅游产业链,把旅游与地方文化、民族风情、特色产品有机结合,形成新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南岳要发挥旅游龙头作用,带动沿线和全市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同时,要在娱乐项目、佛道文化及生活体验和地方特色旅游工艺品开发上下功夫,使旅游的整体效应充分发挥。

  (三)调整公路长途客运运力,开辟新的公路客运增长线。由于武广高速铁路的速度优势、服务优势、品牌优势、安全优势,使长途公路客运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长沙、广州、武汉线路。春运期间,衡汽集团发往广东方向加班车为1645个,较2009年的2070个减少425个,减幅达20.53%。衡阳市区和耒阳影响十分明显。以衡阳中心站为例,武广高速铁路开行的5个月来,衡阳至高速铁路沿线的郴州、长沙、深圳等班车客流影响极大,同比分别减11%、19%、24%。衡阳至武汉、广州、郴州方向长途客运班车现已相继停运。及时调整公路客运线路和运力,开拓农村和其他城际长途公路运输线是实现公路长途客运新增长点必由之路。

  (四)加快高铁配套设施建设和升级。由于高速铁路是一项新的运输手段,大多数车站在站区外围和周边的配套设施等方面都存在不完善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乘客的上座率。例如,衡阳市政府到高铁衡阳站之间,乘坐公交车需要近1个小时,自驾车也需要近半个小时,如果选择在长沙下车,下车后乘坐公交车还需要近50分钟才能到达市中心,自驾车也大约需要近半个小时。这样实际到长沙需要耗时近3个小时,而乘坐湘高速和普通列车也只需要2个半小时,所需时间大致相同。建议各部门要加快建设步伐,在城市保障上通力合作,对高速铁路站所在区域加强开发,加快开放,加速融合。一是要增加中心城区、主要商业区和公共服务区公交站点与高铁站对接线路,减少换乘。二是要缩短链接线乘车时间,增开直达快车,使城区各主要集散地到高铁站通行更快捷。三是加快高铁车站周边的商业服务网和设施建设,提升高铁站点整体服务功能,使高铁的优势更充分发挥。

  (五)进一步优化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的全新的发展空间。高铁站点带来周边的财富效应日益显现,而地域分割,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等必然引发各种矛盾的出现。农民阻工和来衡阳南岳旅游地接与当地客运之争就已经暴露了这些问题。建议尽快出台调整各方利益的措施,创新破除地域封锁的经营方式,强化周边环境整治责任单位的责任,建立联合治理的工作机制,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以良好的环境和形象展现衡阳魅力。

  风驰电掣的高速列车,拨动了衡阳人民只争朝夕、奋勇赶超的情怀。衡阳人民在已经显现的高铁叠加效应面前,正在积极思考和行动,把握新的机遇,扩大高铁效应,谋求倍加,乃至几何效应,努力实现高铁时代新的发展和飞跃。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刘贤君]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