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衡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全市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是三季度经济增速下滑势头有所显现,要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仍需加倍努力。
一、前三季度衡阳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增长较快。今年以来,衡阳总体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的发展势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13.6%,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15%,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7.54亿元,增长13.7%。受上年同期基数影响,相比二季度增长幅度略有下降,但仍然处在较快增长的区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6.55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02.5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8.48亿元,增长13.4%。
1、农业稳定增长,生产形势好于往年。今年以来,面对异常复杂气候条件,衡阳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抓推动,优化技术措施抓服务,创新工作新机制,全力抗旱补损抓目标,严格督查督办抓落实,全力发展粮食生产。1-9月份,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63.82万亩,比去年增长0.8%,提前完成了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20万亩的任务目标。其中:早稻种植面积354.81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中稻种植面积23.82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3.3%,晚稻种植面积382.05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0.9%。早稻生产达到了135.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2%,落实晚稻面积385万亩,丰收在望。全市夏收油菜面积277.7万亩,比去年增加19.8万亩,总产达33.8万吨,比去年增加4.1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据9月19日市场调查显示,全市活猪外调均价为19.8元/公斤,断奶仔猪均价34元/公斤,猪肉市场零售价格28-30元/公斤,分别较去年同期上涨66.3%、79.8%、55.7%。猪肉价格的攀升拉动其它禽畜、水产品的价格上扬
2、工业增长平稳,结构调整步伐加快。1-9月,全市规模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504.46亿元,增长19.9%,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22.31亿元,增长22.1%;重工业实现增加值82.14亿元,增长19.7%。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逐渐加大,工业结构不断升级。衡阳工业经济逐步由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变化。1-9月,全市规模工业中,高加工度工业实现增加值127.18亿元,增长25%,超过全市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5.82亿元,增长26%,超过全市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非公有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398.8亿元,同比增长24.3%,超过全市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9.0%,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
3、三产业持续给力,贡献加大。今年以来,衡阳市委市政府一直把三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战场来抓,不论在政策扶持还是投资建设上,都加大了力度。1-9月,三产业投资达183.5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4.9%。三产业增速连创佳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加强。1-9月,全市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4%,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4.2%,比上年同期提高个2百分点。
(二)需求增长强劲。1、投资增势较强。今年以来,投资增长一直较快,在全省始终处于领先位置。1-9月,衡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5.51亿元,同比增长38.6%,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比1-8月提高1.5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三。其中,城镇投资423.44亿元,同比增长39.9%;非农户投资43.56亿元,同比增长31.6%;房地产开发投资58.5亿元,同比增长35%;工业投资320.77亿元,同比增长74%。整体上看,全市投资呈现出二大特点:(1)在建项目多。1-9月份,全市500万元以上项目(不含房地产)共有1752个,同比增长66.2%。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304个,同比增长47.4%。投产项目551个,同比增长54.2%。(2)工业投资快。1-9月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0.77亿元,同比增长74 %,占总投资额61%。工业技改完成投资 290.89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采矿业完成投资58.62亿元,同比增长52.7%;制造业完成投资250.6亿元,同比增长44.5%;电力完成投资11.56亿元,同比增长32.5%。全市工业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在建技改项目982项,比同期增加79项。工业投资的加快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消费稳中趋升。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2亿元,同比增长17.7%,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27亿元,增长32.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7.亿元,同比增长18.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8.2亿元,增长14.6%。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351.11亿元,增长19.2%;餐饮收入46.68亿元,同比增长16.8%。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118.35亿元,同比增长32.8%。3、外贸出口增长稳定。今年以来,衡阳外贸出口一直保持着30%左右的增速稳定增长。1-9月份,全市进出口总额为7.99亿美元,增长36.1%,同比提高41.6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出口额为6.80亿美元,增长33.2%,进口1.19亿美元,增长55.9%。
(三)经济效益良好。1、企业效益改善明显。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业务收入1441.65亿元,同比增长49.2%;实现利润58.73亿元,增长63.7%。亏损企业44个,同比减少8.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据为62.29%。从各县市区来看,南岳区、衡东县无一家亏损企业,实现净盈利。雁峰区、耒阳市实现工业利润过10亿,分别达到10.44亿元及13.5亿元。2、财政收入保持领先位置。1-9月份,全市财政收入达100.13亿元,增长46.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63.49亿元,增长51.8%,同比提高21.4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达73.28%。继去年四季度以来,财政收入增幅一直保持全省前二的领先位置。3、居民收入增长稳定。1-9月份,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155.03元,同比增加1595.54元,增长13.8%,增速与一季度持平,比上半年提高了0.17个百分点。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6166元,增长22.4%,比上半年提高9.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均高于年初目标任务。
(四)经济质量提升。1、招商引资乘势上扬。1-9月份,衡阳新签外资合同78个,同比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4.07亿美元,同比增长26%。引进内资项目511个,同比增长10.6%。国庆前夕,衡阳成功举办了2011湖南经济合作洽谈会暨第五届湘商大会,在会上我市共签约165个项目,引资额达883.85亿元,其中,新签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达61个。将为衡阳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今年以来,衡阳狠抓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成绩显著。1-9月,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1.01%。全市100家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总量预计同比下降8.3%。通过积极组织实施包括工业锅(窑)炉节能改造、电机风机变频节能改造、工业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和节能服务机构能力建设等一系列重点节能工程项目,为提升我市节能降耗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创新能力提升较快。1-9月份,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达290.89亿元,增长80%;用于更新设备的投资增长38.33亿元,占整个工业技改投资的13.2%。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达550亿元,同比增长35.7%;高新技术增加值145.37亿元,同比增长35.2%;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24.37亿元,同比增长32.1%;高新技术产业利税额49.41亿元,同比增长66.5%;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产值达464.90亿元,同比增长40.3%;实现增加值126.41亿元,增长39.4%;完成销售收入457.39亿元,增长44.7%,分别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增加值及销售收入的84.5%、87.0%、87.2%。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13.74亿元,同比增长73.5%,其中: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9.83亿元,同比增长55.3%,占全部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71.5%。我市今年以来科技企业申报各项专利共计646项,同比增长39.2%。其中:发明专利294项,同比增长50.8%;科技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达298项,同比增长16.9%。
(五)民生不断改善。1、民生投入力度大。1-9月份,衡阳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达97.27亿元,同比增长45%,比整个支出增速快10.3个百分点;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64.1%,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2、就业安置效率高。1-9月,衡阳城镇新增就业5.6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26万人,分别为年任务的103%、110%、207%;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保持100%;完成职业培训9.6万人、组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2.62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2.24万人,分别为年任务的94%、87.3%、91%。3、社保范围覆盖广。1-9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新型农村养老、居民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5.32万人、120.85万人、97.05万人、48.96万人,分别为年任务的101.5%、123%、100.6%、100%;被征地农民新增社会保障0.6万人,为年任务的100%;企业养老、失业保险新增扩面4.08万人、2.57万人,分别为年任务的88.7%、81%,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农保扩大到6个县市区,除耒阳、常宁外,又新增衡南、衡阳、衡山、南岳4个县市区。4、安居工程建设快。1-9月,衡阳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套数达39158套,开工率为全年任务目标的102.2%,居全省第4。其中,廉租房开工12202套,开工率为110.9%。市本级开工套数7000套,套数开工率达到100%。全市廉租房竣工5870套,竣工率53.4%,其中市本级竣工4830套,竣工率69%。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工13000套,开工率已达到100%,其中市本级开工10872户,开工率97.9%。城市棚户区竣工8753套,竣工率67.3%。其中市本级竣工7723套,竣工率69.6%。
二、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体上看,今年以来衡阳经济呈现出速度、效益、质量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有力地支撑了当前经济的增长,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支持。但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日趋复杂,对全市经济运行的影响也日趋明显,经济运行中拉动增长下滑的因素需高度关注。
(一)工业发展持续下行,全省排位有所下滑。今年以来,衡阳工业增长速度逐步下滑,与全省其他市州比较,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其中:规模工业当月增长速度由2月份的29.3%逐月回落到9月份的14.3%,回落5个百分点。累计增长速度也由1-2月的25.1%,回落到1-9月的19.9%,回落5.2个百分点,在全省的排位由二季度的第三落后至第六。1、宏观环境影响较大。今年以来,在国家保物价、防通胀、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逐步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等大背景下,全国、全省工业呈回落态势,衡阳不可避免地受此影响。再加上成本增加、生产要素趋紧、库存增加等困难,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2、规模工业同期基数较高。去年同期我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4.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个百分点。3、大中型企业增速偏低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1-9月,全市78家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07.28亿元,增长2.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7.4个百分点。9月,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当月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当月增长-7.9%。三季度总产值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大中型工业企业61家。大中型企业中工业总产值增速为负的有19家,占24.4%;增速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上的仅17家,仅占全部78家大中型企业的21.8%。从我市过五亿产值的重点工业企业发展情况来看,一些重点企业增速继续回落。如:衡钢、耒阳阳光、湘衡盐矿、特变电、合林铜业、耒阳南方水泥、亚新科、运机这八家重点企业当月出现负增长,运机、亚新科累计出现负增长。
(二)投资增势趋缓,完成全年计划后期压力加大。1-9月份,衡阳固定资产投资达525.51亿元,同比增长38.6%,比二季度回落2.2个百分点,距全年任务尚差308亿元。1、大项目带动投资增长效应弱。1-9月项目库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个数 77个,仅占全部施工项目个数的5%;占全省在建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的5.8%。完成投资68.7亿元,占全部项目完成投资的比重为13.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2、房产新政对房地产业投资影响显现。随着国家对二、三线城市限购“五标准”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家严格房地产开发贷款条件,对住房消费贷款实行梯度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对房地产投资起到压制作用。1-9月,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8.5亿元,比上年增长35%,较上年同期回落18.9个百分点。3、重点项目进度不快。受资金短缺、土地供应紧张以及一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较长等因素的影响,衡阳重点项目进度与计划要求仍有差距。1-9月,衡阳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3亿元,为年计划的62.6%,离今年任务进度要求尚差62亿元,相差12.4个百分点。4、信贷和国债资金对投资拉力减弱。随着积极的货币政策向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信贷和国债资金规模随之缩小,投资拉动主要来自自筹资金的增长。1-9月,衡阳投资项目建设资金国内贷款29.47亿元,同比增长21.4%,比上年同期回落17.6个百分点;项目自筹资金372.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3%,同比增加7.3个百分点。
(三)消费动力不足,实际增速与计划目标有差距。前三季度,衡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7%,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回落速度快于全省0.2个百分点。从消费的增长的趋势来看,要达到全年19%的增长,尚有难度。原因有三:1、政策调控及政策性刺激的退出导致一些消费热点拉动作用减弱。如:受购置税优惠和汽车下乡等政策到期因素的影响,汽车销售增速出现大幅下滑。1-9月,汽车类销售额增长类增长50.5%,比上年同期回落19.1个百分点。受房产调控政策影响,房产及相关产品的增长放缓。1-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4.5%,比上年同期回落14.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带来了相关产品消费的回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及家具类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6.3个和10.8个百分点。2、物价居高不下影响了居民消费意愿。今年以来,物价一直处于高位运行,这对居民的消费意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更多居民倾向于储蓄。9月末,全市个人存款余额1095.45亿元,较年初增加149.64亿元,同比多增29.08亿元。3、缺乏新的大宗消费热点。没有新的大宗消费热点的出现,消费大幅增长缺乏动力。从目前衡阳消费情况来看,1-9月,同比增长最快的是五金电料类、通讯器材类,但这些行业销售收入仅占全部收入0.6%,对整个消费增长拉动较弱,不能托起整个行业的快速增长。
三、全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预测分析
受国际经济不景气、通胀、生产要素趋紧以及全国、全省整体经济发展呈回落的态势影响,下阶段我市经济增长步伐有可能继续放缓,有部分指标完成全年经济目标压力较大,值得重点关注: 1、规模工业已跌破20%。1-9月,规模工业增长19.9%,比全年任务目标下降0.1个百分点。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全年任务差距较大。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7%,离全年任务目标尚差1.3个百分点。3、完成全年投资总量需进一步努力。1-9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5.51亿元,离全年任务差308亿元,四季度,平均每月完成投资需在100亿元以上。
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尽管影响全市经济发展不利因素存在,但要完成全年GDP增长13%的目标我们仍然有望。1、农业生产喜获丰收。从前三季度的情况来看,全市粮食长势及收成均要好于预期,实现丰收已成定局。2、一些先行指标回升向好。1-9月,我市的一些景气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如:企业景气指数达135.76点,较上半年提高10.8个点。企业家信心指数达141.92点,较上半年提高7.39点。这预示着下阶段经济将基本走稳。3、促进物价下行的有利因素累积增多。经济增长的适度回调、流动性不断收紧、粮食丰收、翘尾因素不断减弱等。这一系列因素都将有可能促进物价的下行。4、国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近期,国家出台多项金融及财税方面的措施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实,有望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审核:李跃辉]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