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服务行业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抢抓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发展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托衡阳服务业规划,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全市服务业发展态势平稳,存在问题不容小视。
一、服务业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服务业总量稳步增长,占比得到提高。载止6月末止,全市服务业单位数已达到14599家,比2011年年末增加434家。全市2012年上半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77.83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部GDP比重35.7%,占比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贡献不断增强。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实现税收33.15亿元,同比增长14%,占全部税收的51.6%。其中,实现国税27.9亿元,增长9.8%,占全部国税的37.1%;实现地税22.78亿元,同比增长23.6%,占全部地税的62.7%,服务业税收成为拉动全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服务业投资趋缓,占比下降。上半年,全市完成服务业投资134.78亿元,同比增长27.6%,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1.9%,增速比一季度降低0.7个百分点,占比比去年同期降低2.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降低0.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6.18亿元,下降25.2%,比去年同期减少8.82亿元。
(四)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规模扩大,效益增加。到6月末止,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877家,实现营业收入261.50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主营业收入251.31亿元。同比增长11.9%。固定资产原值154.75万元,同比增长8%,从业人员平均人数76212人,同比增长4%,人均劳动报酬达到18032元,同比增长9.8%。
(五)各重点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1、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趋缓。一是交通运输生产情况。全市完成公水路客货运换算周转量1348797.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9.9%,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0.3个百分点,比第一季度降低3.9个百分点。货运周转量300177.6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0.7%,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0.1百分点,比第一季度降低3.3个百分点;货运量8491.92万吨,同比增长18.8%,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6.6个分点,比第一季度降低3.7个百分点;客运量11006.85万人,同比增长22.2%,比第一季度降低1.8个百分点。二是邮电通信业发展平稳。全市1-6月,实现邮电通信业总量22.28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一季度下降1.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4.4个百分点,其中通信业务量19.28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一季度降低1.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降低5个百分点。
2、消费市场继续保持活跃,旅游旺盛。全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5.14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城镇269.53亿元,同比增长15.7%,乡村25.61亿元,同比增长11.3%;新出口总额8.53亿元,同比增长78.7%,比去年提高47.6个百分点。全市上半年旅游总收入(不含外汇)76.81亿元,同比增长33.1%,比去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旅游总人次达到1528.69万人次,同比增长32.2%,比去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
3、金融保险业快速发展,存货款余额增加。全市上半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9.94亿元,同比增长16.8%,比去年同期提高12.4个百分点。截至6月未,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682.69亿元,比上月增加28.3亿元,比年初增加156.27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为1263.76亿元,比上月增加18.48亿元,比年初增加149.57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余额为652.8亿元,比上月增加13.44亿元,比年初增加41.2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78.1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35.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高于短期贷款余额57.17亿元。截至6月末,全市保费收入21.26亿元,同比增长1.9 %,其中人身保险收入15.22亿元,同比增长4.72%:财产保险收入6.04亿元,同比增长12.7%。各项保费理赔支出增长较快。全市1-6月赔款支出达到6.25亿元,同比增长29.4%,其中人身保险理赔支出3.59亿元,同比增长21.9 %,财产保险理赔款2.63亿元,同比增长43.8%。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发展载体不强,服务业品牌和大型龙头企业偏少。一是服务业单位规模偏少。全市大型服务企业只有3家、中型企业106家(2010年数据),占全部服务业企业比0.75%;二是重点服务企业单位偏少。载止6月末,全市重点服务企业31家,排全省第3位,但与排全省第2位的岳阳相比,少了85家,与并列排名第4位的常德、株洲相比,仅多3家;三是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平均收入偏低。1-6月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只有2981.8万元。
(二)服务业投入不足,发展资金缺乏。一是对服务业重视程度不够。“重工轻服”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全市上半年服务业投资增速低于全部投资速度9.9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低 10.8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发展资金缺乏,融资难度较大。服务业企业大部份都为中小微型企业,相当一部分服务业企业正处在成长期,资金需求量较大,企业本身资金缺乏,同时受自身条件和宏观政策影响,贷款融资存在难度加大。
(三)居民消费水平低。一是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虽然近几年衡阳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仍低于GDP现价增幅,1-6月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850元,增长14.2%,比全省10864元少1014元,在全省排位第8位,比排第7位郴州少80元。二是居民对未来收支不确定性预期增强。主要是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增加了人们的支出预期,老百姓将增加的收入更多地用于储蓄,上半年居民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149.57亿元,占新增存款余额的95.7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即期消费。消费水平不高,直接制约着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发展。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措施
为推动全市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下半年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扎实开展工作。
(一)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计划。一是搞好跟踪督查工作。对列入市服务业重点调度的62个项目,2012年计划总投资116.61亿元,1-6月份完成投资27.7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3.8%。二是对目前尚未投资建设项目将采取措施。下一步要进一步落实项目重点联系制度,与帮包领导、帮包单位、项目单位搞好衔接,逐个项目进行协调调度,确保项目早建设、早完成。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现代服务业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和带动作用强的项目;挖掘储备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专业包装,主动推介,让服务业项目走出去。
(二)继续推动政银企合作,做好服务业中小企业融资工作。由政府牵头,通过定期召开政银企协调会、项目推介会、情况通报会,加强企业与各级金融机构的沟通与联系,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对优势产业、成长性企业和产品有市场、有效益企业的信贷资金支持力度,提高办事效率,简化贷款手续,缩短放贷时间。同时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提供支持。进一步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工作,每季度选择1-2家金融机构召开政银企座谈会,为企业发展提供信贷资金。
(三)强化统计,强化考核,完善服务业长效机制。一是加强服务业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完善服务业发展统计工作意见,严格按照衡阳市人民政府【衡政发(2012的)18号】文件精神,将服务业统计落实到部门,做好服务业部门的统计工作,加强服务业统计监测数据报送,全面客观反映服务业发展情况。二是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服务业领导小组会议,定期分析通报服务业运行情况,研究解决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四)加强学习,加强宣传,引导服务业科学发展。一是加强学习。定期组织召开县(区)服务业运行分析会,促使县(区)之间加强服务业工作交流和提高;组织县(市)区、服务业成员单位到服务业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外地政策、经验与措施,推进衡阳市服务业快速发展。二是加强宣传。要求县(区)每月至少报送一条服务业亮点工作简报,经过提炼加工,及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积极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发展服务业的成果和做法,扩大服务业工作影响力。三是加强调研。深入企业、市场调研,深入思考探索,找准适合衡阳服务业发展的路子,为市领导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奉红英]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