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加工配送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业。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加快耒阳经济发展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对耒阳物流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思考。
一、耒阳的基本市情
耒阳是一个人口多、资源充足和经济实力强的县级市。拥有土地面积26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2.05万亩;户籍人口142.32万,在全省排前三。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煤炭资源储量是全国百强县市之一。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耒阳北距衡阳50公里,南临广东,是湖南省经济战略重点“五区一廊”的南大门,是内陆地区主动接受粤、港、澳经济辐射、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近年来,耒阳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耒阳的GDP达到了292.88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2.63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14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63.86亿元。
二、耒阳物流业发展现状与条件分析
(一)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耒阳经济快速发展,物流业也随着经济增长迅速发展。
1、物流需求量大。耒阳市物流需求主要来自于农产品、煤炭和工业产品的外销及企业原材料运输。2011年,主要农产品粮食、蔬菜、瓜果、烟叶、牲猪的产量分别达50万吨、56.82万吨、6.44万吨、4819吨、133万头;煤炭产量100余万吨;主要工业产品铁合金、水泥、有色金属、鞋类产量分别是38.8万吨 、168.6万吨、6.5万吨和1284万双,以上农产品40%、工业产品98%、煤炭60%都是外销。另外,园区企业较快发展。目前,工业园区形成了以博多电子、立诚电子为主的电子产业集群,以南阳鞋业、钜旺鞋业为主的轻工业集群,以诚松冶炼、长乐冶炼等十余家冶炼企业集聚的冶炼产业带,以讯通道岔为首的制造产业带。企业发展如火如荼,企业年内货物进出流量在2000万吨以上,物流资源较为丰富。
2、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目前已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三位一体的运输体系。2011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3986 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里程1750公里,公路密集度较高。全市从事运输的车辆 5614辆,货物运输周转量19.66亿吨/公里,主要运送工业原材料、煤炭、矿产品、工业产品和农产品;运输船舶 86 艘,完成水运10467吨,基本运送物质为煤炭、河沙、矿石;铁路发送货物485万吨,均以煤炭、零散货物和粮食为主的散装运输,总体说来物流基础设施较为完备。
3、物流网点不断增加。目前全市从事物流的企业或货运代办点已发展到31家,其中城市19家,乡镇12家。如广电、供大家电配送、邮政物流、和润阳光医药配送、安邦农资配送、天天快递、金盾物流等。在工商部门登记的有7家,注册资金达1000 万元,在交通部门登记的物流企业2家,分别是金添裕物流公司和金盾物流公司,以及零散的23个货运代办点,共有货物运输营运车辆200多台。城区物流企业主要分布在金桥农果蔬综合市场,五梅路及文化路。经营线路主要是耒阳至衡阳、长沙、郴州、广州,经营业务主要有专业配送和快递、零担托运等。农村物流主要集中在产煤乡镇如南阳煤业物流公司,哲桥、小水等镇的物流业因其区位优势也快速发展。
从总体上看,耒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仍处在初始阶段,物流体系和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滞后,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物流企业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服务功能单一;物流人才严重匮乏;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尚未形成;对现代物流企业的扶持政策尚未出台,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
(二)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耒阳市经济呈现了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的良好态势,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1、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五年耒阳的GDP平均增速达到14.4%,完成财政总收入达到22.63亿元。在全省经济强县中排名第七位,快速发展的经济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强劲支撑。
2、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区位优势。耒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耒水中下游,地处郴州衡阳之间,频临广东、周边与安仁、永兴、常宁、桂阳、衡南等县接壤。改革开放以来,耒阳以“沿海的内地,内陆的前沿”而著称,是国务院批准的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也是湖南省实施“放开南北两口,建设五区一廊”战略的南大门,地理位置非常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条件得天独厚。
3、较为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目前,耒阳市已形成由公路、铁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四通八达、总体配套的立体综合运输体系,境内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贯通南北,320省道横跨东西,市内通乡公路全部硬化或油化,武广高速铁路在耒阳设站,耒水舂陵水四季通航,直进湘江,交通运输十分便利,物流基础设施较为完备。
4、发达的通信网络,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到2011年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邮政业务、电信业务总量分别达到4700万元、8000万元,分别增长24.89%、9.25%。年末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20G。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0.5万户,互联网宽带网用户4.5万户,增长15.3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9.8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9.09户/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34.47户/百人。通信网络完全能满足当前物流业发展的要求。
三、加快耒阳物流业发展的基本设想
(一)高起点做好物流业发展规划。抢抓国家对资源枯竭城市后续产业扶持、国家对物流业调整振兴政策和武广高铁大流动带来的重大机遇,立足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对全市物流业进行超前、科学的规划布局,对不同的物流区域进行功能定位,在城区外环线、工业集中区和主要交通枢纽建成一批现代物流中心。根据全市商业网点规划(2010—2030),将建成8大物流园,哲桥大型综合物流园、鑫园物流园、佳福乐物流中心、湘南电子物流园、城西医药物流园、金桥果蔬冷链物流园、城西畜禽产品配送中心100亩、海天农产品和农资物流配送。
(二)尽快制定物流业发展的扶助政策。一是严格执行上级的各项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好《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给予现代物流企业税收、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市内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根据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在财政、税收、用地、融资等方面予以扶持,多举措加快耒阳市物流业发展。
(三)精心打造物流业发展平台。一是物流信息平台。进一步加大投入,整合政府和企业的各种信息资源,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商务、工商、交通等部门建立完善全市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工商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实现货运物流网、车辆信息网、商贸流通网互联互通,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二是基础设施平台。按照总体布局要求,依托市内铁路公路水运交通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现代化运输体系,重点完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在现有公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干线公路网建设,尽快建好320省道市内至安仁段,按国家一级公路标准拉通耒阳、安仁、茶陵直至江西,争取早日兴建茶安耒常高速公路。继续搞好通乡公路建设,提高物流业市内配送能力;搞好通往物流园区、各物流中心、耒河码头、武广高铁耒阳站的公路建设,提高疏运速度;建好耒阳大道到城区的延伸工程,完善城市快速运输网络;加强与火车站的衔接,大力发展货物多式联运,构筑耒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平台。三是人才支撑平台。加强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建立人才支撑体系。重点做好物流高级管理人才、物流专业技术人才、物流职业经理人的引进和培养;引导物流企业搞好在职培训,委托市内职业学校开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班、短期培训班,培养、储备物流人才。依托物流专业人才的强有力支撑,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四)积极培育物流业发展市场。一是以哲桥国际物流园为龙头,高标准建好物流园区。依托现有哲桥外贸仓库、战略装卸点的基础,改造或新建入园铁路和仓储设施,建好入园公路和园内供水、供电、园区路网等基础设施,以一流的设施和管理增强园区的示范带动效应。二是大力培育、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政府加大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重点扶持,加速培育现代物流企业,支持有实力的本地物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大型企业把自身的物流中心发展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到耒阳市落户居巢,不断壮大物流市场,提升物流业发展规模和水平。
[供稿:耒阳市统计局徐冬开 徐望志]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