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月衡阳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来源: 时间: 2012-09-1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面临世界经济复苏减缓、国内经济逐步下滑的不利局面,衡阳市牢牢把握住“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积极推进“四化两型”建设,1-6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7.66亿元,同比增长11.7%,1-8月实现财政总收入105.80亿元,同比增长21.1%,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长水平,总体来看,全市经济社会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全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从经济运行的“面”来看,宏观经济基本面较稳

  1、农业生产稳步增收。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0.23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0.23亿元,同比增长4.1%,略高出年初计划目标。完成春播面积577.2万亩,占计划面积的96%,比去年同期增加23.2万亩;其中,早稻、春玉米、棉花分别较上年增加16.7万亩、4.2万亩和1.2万亩。夏收油菜产量基本持平。夏收油菜收获面积达到284.5万亩,比上年增加6.84万亩,预计油菜籽总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畜牧业稳定发展。上半年,出笼家禽增长4.2%,水产品产量增长4.3%,生猪存栏增长5.0%,肉猪出栏增长4.1%。

  2、规模工业稳中趋缓。1-7月,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349.46亿元,增长15.5%,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国0.3个和5.2个百分点;从发展走势来看,5、6、7月份规模工业缓中趋稳,累比增速下滑幅度收窄到1个百分点以内。集聚型园区经济加速发展。1-7月,省级及以上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2.31亿元,增长22.1%,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29.3%,拉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2个百分点。衡阳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申报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工程、高新区升级建设国家级高新区、松木、大浦工业园、西渡经济开发区、衡南工业集中区升级转型等园区经济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1-7月,衡阳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63亿元,增长-1.4%,缺口比上月有所收窄。

  3、第三产业稳中有增。1-6月,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7.83亿元,同比增长11.0%。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14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限上零售额103.41亿元,同比增长17.3%,比去年同期下滑14.5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269.53亿元,增长15.7%;乡村零售额25.61亿元,增长11.3%。分行业看,批发业15.24亿元,增长14.6%;零售业242.47亿元,增长15.1%;住宿餐饮业37.43亿元,增长17%。一批服务业项目进展顺利。服务业综合改革带动实施重大服务业项目62个、完成投资36.6亿元。商业步行街预计年底主街道开张营业;中亿汽贸城、晶珠购物公园项目已分别完成投资4.2和2.3亿元。

  4、要素保障稳定有序。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81.75亿元,较年初增长10.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263.86亿元,较年初增长13.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61.16亿元,较年初增长8.1%;其中,票据融资大幅活跃,比年初增长35.6%,。上半年组织实施的“数百企业数亿贷款签约”的大型银企项目对接活动,签约项目落实到位286个,落实金额52.68亿元。能源供应较好,1-7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68.03亿千瓦时、增长4.1%,较好地满足了居民生活及生产用电需求。交通运力强化,上半年公路货运量及周转量为8064万吨、117.6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8.6%、29.0%;水路货运量及周转量分别增长21.5%、27.9%。

  (二)从经济运行的“线”来看,宏观经济的推进线较实

  1、项目投资落到实处。1-7月,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21.03亿元,增长37.0%,增速比年初计划目标高出7.0个百分点,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增速16.1个、11.8个百分点。从城乡来看,城镇和非农户投资增长较快,实现489.24亿元,增长47.3%。从项目个数来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施工项目个数为1939个,新开工项目个数为1224个,投产项目个数为936个,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32.9%、14.4%、150.3%。从项目进度来看,欧姆龙、温州中光科技、共创光伏等35个项目已竣工或阶段性竣工;特变电工、尚卿铁矿、白沙洲物流园等57个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已达50%以上。

  2、招商引资获取实绩。1-7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76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引进内资项目337个,实际到位内资112.74亿元,同比增长19.9%,增幅比一季度提高6.6个百分点。第七届“中博会”收获颇丰,我市签约项目103个,引资总额493.55亿元(不包括协议项目引资),其中工业制造业项目57个,占55.3%。签约项目中有世界500强企业3家,中国500强企业1家,大型央企2家,如中化蓝天集团、台湾统一企业、中储股份、广州港集团等。

  3、财政税收取得实效。1-8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05.80亿元,增长21.1%;地方财政收入73.39亿元,增长31.7%,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6.0%,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分别增长43.7%和20.8%。非税收入成增收亮点。完成非税收入36.32亿元,增长52.6%,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9.5%。上半年,“一区两园”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累计实现收入10.86亿元,增长79.1%,高出全市平均增速50个百分点以上,拉动财政收入增长7.0个百分点。财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加大,上半年为中兴网信、中地探矿、北方光电等多家企业安排发展、奖励、科技创新等各项资金累计达5000万元以上。

  4、城乡居民享受实惠。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为9850元和4916元,分别增长14.2%和20.2%,均高出年初计划目标,扣除价格因数分别增长12.7%和18.7%;其中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较快,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共享发展实惠。1-8月,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144.74亿元,增长10.3%。财政支出重点加强民生保障,对教育、社保、就业、医疗等民生保障科目共计支出69.13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全部支出的47.8%。其中,教育支出增长较快,同比增长25.8%;2012年,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年人均补助标准从200元提高到240元,上半年分别拨付资金7.7和1.34亿元。

  (三)从经济运行的“点”来看,宏观经济的突破点较亮

  1、外向型经济表现亮丽。1-7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0.15亿美元,增长73.8%,增速比年初计划目标高出53.8个百分点。其中,进口2.70亿美元,增长211.3%;出口7.45亿美元,增长49.8%。加工贸易总额首次突破3亿美元关口,同比增长264.6%,名列全省第二,在全省所占份额提高到11.92%,胜添精密电子位居全省加工贸易前三甲。1-6月,实际利用外资3.49亿美元,增长17.0%,累计审批外资项目51个,其中港澳台外资项目占88%。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2家,新批对外承包工程企业1家,特变电工承包的多哥水电站等3个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正在顺利实施。

  2、战略性新兴产业长足发展。1-6月,全市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8.36亿元,增长103.9%,高出全市平均水平87.8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占规模工业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一批优质企业取得长足发展,衡阳胜添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工业总产值位居全市规上企业第五,成为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共创光伏硅基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模组生产基地投产;华菱重卡年产10000台重型汽车项目产品下线。从投资领域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潜力巨大。1-6月,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完成投资1.72亿元,增长90.5%;欧姆龙、富士康、中兴网信、温州中光通讯等项目的实施有望为我市打造上千亿产值的信息产业。全市制造业完成投资201.46亿元元,同比增长31.9 %;特变电工输变电产业园、华菱衡钢产业园、中钢衡重装备制造基地、恒天九五衡阳产业园等项目实施有望把我市打造成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3、平台建设取得突破。衡阳综合保税区申报取得了重大突破,5月和6月,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明确同意了衡阳综合保税区的选址用地总体规划,力争在今年内获批并开工建设。衡阳公路口岸项目工程全部竣工,计划在8月份挂牌开放运行。衡阳-深圳五定班列自去年3月开通以来,我市铁路集装箱货运量记录不断刷新,由2010年平均450个标箱/月增到目前平均900个标箱/月。金融业生机勃勃。继民生、招商、交通、广发等股份制银行及村镇银行抢滩衡阳后,中信银行也于5月份成功进驻衡阳,金融组织体系日臻完善,区域机构中心正在形成。市本级各融资平台累计融资10.39亿元,城建投二期18亿债券8月份已成功发行。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而言,今年以来市经济运行保持了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经济运行中一些薄弱的环节仍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高度专注。

  (一)工业运行压力加大。受成本上涨、用工短缺、融资困难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趋紧。一是主导行业增速较低。1-7月,全市八大主导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00.01亿元,增长12.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二是关停企业较多。今年以来,全市因环境污染、煤矿安全生产和其他原因关停部分企业,7月份产值为0的企业达到87家。三是市场需求不足导致订单减少。部分重点企业,如中钢衡重受钢铁行业、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这两块的订单大幅下降,目前该企业落实的订单只相当于往年的75%左右,且几千万、1个亿以上的大订单数量减少;天雁、南岳电控、星马重汽等汽车零配件企业,受国内车用柴油机产销量大幅下降的影响,订单严重不足。

  (二)内需动力有所减弱

  一是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情况欠佳。因天气、审批、资金等因素制约,我市部分重点项目推进情况不够理想,如中国五矿40万吨金铜、瓦松铁路、武广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推进较慢。二是工业投资有所放缓。虽然我市上半年工业投资保持在34.2%的高增长平台,但较去年同期回落了14.1个百分点。三是大宗消费有所下滑。如油气销售下滑,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公司零售额合计为28.45亿元,同比增长4.5%,比去年同期下滑32个百分点。

  三、对全市全年经济运行的展望

  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下半年经济有望在逐步回稳的基础上进入上升通道,预计全年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略低于去年同期,但好于年中水平。信心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来自于政策机遇的信心。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的政策,加快贯彻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揽子措施”,下半年还将陆续出台新的后续政策和刺激措施,推动经济平稳增长。近日,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将为全省、湘南三市经济实现企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下半年,随着综合保税区、高开区的成功获批,公路口岸的正式运行,省级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我市将会迎来重大机遇,一系列政策利好将会逐步释放和显现。

  (二)来自于项目投资的信心。一是下半年随着雨水天气减少,投资项目进度将会有所加快,弥补回上半年受天气影响拉下的项目进度。二是国省投资项目有保障。下半年,通过狠抓湘桂铁路、衡桂高速公路、南岳高速等国、省投资项目,争取全年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衡云快速干道、中兴网信、晶珠购物公园、红星美凯龙等10大市本级项目,争取年内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三是新开工项目有望发力。围绕城建投二期债券以及国家财政、金融政策松动带来的融资空间,船山东路、衡西快速干道、内环路、湘江耒水风光带等城建项目将会逐步落地开工;中国五矿40万吨金铜、瓦松铁路、怀邵衡铁路、双峰-南岳高速公路、祁东(归阳)-茶陵高速公路、核电小堆等项目的申报、审批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三)来自于实体产业的信心。上半年在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局面下,广大企业不等不靠,通过采取挖潜增效、技术创新、狠抓项目、拓展市场等应对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困难。如衡钢集团推出《衡钢振兴计划》,特变电工瞄准国际成套项目市场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市场结构,水口山积极争取申报金铜项目,建滔化工切实加快10万吨PVC项目进度等等,成效和来势都较为明显。下半年,去年投产的一批工业项目,将陆续达产见效,如胜添精密电子、衡钢石油管生产线、电科电源、共创光伏、华菱汽车、安徽合力二期、燕京啤酒40万吨技改、特变电工四期技改等一大批项目,下半年可望新增工业产值400亿元以上,新增工业增加值80亿元以上。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谢浩覃]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