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衡阳按照“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紧紧把握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大好机遇,咬紧发展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全力克服困难,扎实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结构配套改革,服务业实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服务业总体发展情况
(一)服务业总量发展加快,增速高于GDP总量,居三次产业首位。全市1-9月份累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55.48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全部GDP比重33.3%。比GDP总量增速高1.3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的增速高0.2个百分点,居三次产业首位。比1-3月增加1.4个百分点,比1-6月增加2.5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投资步伐逐季加快。全市1-9月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283.47亿元,同比增长54.5%,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8个百分点,比1-3月增加13.1个百分点,比1-6月增加26.9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对社会贡献不断增强。一是税收逐步增加。全市1-9月实现服务业税收49.8亿元,同比增长20.4%,比1-6月增加6.4个百分点;占全部税收的53.8%,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比1-6月提高2.2个百分点。二是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截止9月末,全市城镇单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59.5%,比第二产业高19个百分点,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四)限额以上服务企业发展较快。一是资产稳定增长。1-8月份,全市908家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资产总计6443.01亿元,同比增长12.0%;固定资产原价177.48亿元,同比增长16.8%,与1-5月相比上升8.8个百分点。二是营业收入稳步增长。1-8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4.11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31.29亿元,同比增长10.6%。三是从业人员工资持续增长。 1—8月,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78714人,同比增长4%;从业人员薪酬总额达26.06亿元,同比增长23.7%,与1-5月份相比,增速提高了9.4个百分点。
(五)服务业各重点行业发展亮点纷呈。1、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仍保持较快发展。一是交通运输生产继续维持高位运行。截止9月底,全市累计完成公路、水路客货运换算周转量为224.39亿吨公里和21.75亿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0.2和51%。其中公水路货运量为1.47亿吨,同比增长17.6%;75.95亿人公里;公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为1.64亿人和75.95亿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9%和15.1%。二是交通运输工具稳定增长。截止9月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达到62.94万辆,同比增长4.2%。其中汽车22.14万辆,同比增长14.7%。发展较快的是个人汽车为18.25万辆,同比增长18%;营运车辆为7.11万辆,同比增长3%。三是邮电通信业发展平稳。全市1-9月完成邮电业务量28.22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邮政业务量2.46亿元,同比增长15.9%;电信业务量25.75亿元,同比增长12.1%。
2、金融保险业探索创新、日趋完善。一是银行业积极探索,服务特色明显。截止9月底,全市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 1742.29 亿元,较年初增加215.87亿元,同比多增40.65亿元,增幅创年内新高,同比增长17.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02.6亿元,较年初增加188.4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84.4亿元,较年初增加72.84亿元,同比多增15.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4%。其中中长期货款355.51亿元,较年初增加35.4亿元,短期贷款282.27亿元,比年初增加21.5亿元。村镇银行和小贷款公司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为市场定位,发挥管理链条短、机制灵活、决策高效的优势,为经济和“三农”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现代金融服务。二是保险市场活跃。全市1-9月保费收入达到30.26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财险8.47亿元,同比增长11.2%。各项赔款支出9.2亿元,同比增长30.6%。其中财险4.01亿元,同比增长45.3%。
3、消费及旅游市场繁荣活跃。全市1-9月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4.8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城镇412.1亿元,同比增长15.4%,乡村42.8亿元,同比增长12%,比1-6月提高0.7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12.96亿元,同比增长62.1%,新签外资合同83个,同比增长6.4%。全市1-9月旅游收入134.6亿元,同比增长36.3%,旅游总人次达到2401.54万人次,同比增长32%,比去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从服务业总量发展情况看:排前三位的依次是石鼓区17.8%、衡山17.7%、珠晖区16.7%,靠后三位的是耒阳5.1%、雁峰区8.5%、衡南县9.4%,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2.7个百分点。
(二)要素制约服务业发展。在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服务业发展受要素影响较为明显。一是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企业原材料购进与产品出厂价格“高进低出”明显。二是用工成本不断提高。多数中小企业工资涨幅普遍在10%-30%之间, 1—8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同比增长4%,而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者同比增长了23.7%;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仍然突出。而服务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占98%以上。
(三)服务业内部结构不优,新型行业发展缓慢。当前服务业增长主要依赖于运输、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行业,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33.2%,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6.7%,科学研究1.4%,依据行业比重分析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三、对策建议
据预测,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初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工作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各级各部门还要继续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突破瓶颈制约,扎实推进重大营利性服务业项目建设。项目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基石,只有一批好的大的服务业营利性项目,才能起到行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而能够实现服务业发展总量扩大与质量提升并重的效果。近几年来,我市服务业招商力度不断加大,服务业项目的招商政策和措施也不断创新,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不够显著。
(二)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使其成为衡阳市服务业的新亮点和重要支撑。一是继续做大做强旅游业发展,以衡山南岳为龙头,带动周边旅游大发展。二是着力抓好现代物流业项目的稳步推进,如江南物流园、衡缘物流中心、恒大物流中心等项目。三是大力发展律师、公证、会计、审计等服务行业,完善证券保险、经纪、拍卖、租赁等中介服务业,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同时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层次水平。
(三)积极扩大内需,努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过去的几年里助推我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扩内需虽说是一个老话题,但是在每次消费热点出现后就展现出了无穷的活力和生机。老百姓消费结构的升级,大宗商品如家电、电脑、汽车和房子等热点的出现,带动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发展不是特别明显。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奉红英]
[审核:陈思]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