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了稳中求进,运行质量提高。但是,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犹在,应重点关注。
一、基本情况
(一)主营业务收入平稳增长。2013年,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2.23亿元,增速10.33%。其中,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2.23亿元,个体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70亿元。
(二)增加值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共完成增加值167.68亿元,增长(可比价)6.8%。其中,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8.06亿元,个体工业完成增加值59.62亿元。全市规模以下工业经济总量及增速均稳居全省第二位。
(三)就业吸纳能力增强。2013年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比增长2.29%,个体工业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比增长4.81%。分行业看,增长较快的是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服饰业、烟草制品业、非金属矿产选业等行业。
(四)企业职工薪酬上涨。从总量看,2013年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总额同比上涨3.34%;从企业类型看,小型企业应付职工薪酬总额同比上涨3.22%,微型企业应付职工薪酬总额同比上涨3.46%;从分行业看,上涨较快的行业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精制茶制造业等。
二、主要问题
(一)用工成本上升快。据问卷调查显示,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用工成本上升快”的占比达26.15%。受地方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物价上涨、招工难等因素的影响,近七成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职工薪酬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总额上涨3.34%。
(二)企业流动资金紧张。规模以下企业因资金管理不善、自有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等,存在流动资金紧张、资金周转不灵的现象。根据问卷调查,从“目前企业流动资金”情况的回答来看,“紧张(缺口1-20%)”的占比高达23.42%;“很紧张(缺口20%以上)的占比达11.71%;“资金宽裕”的占比仅有6.3%。
(三)企业税费压力普遍较大。一是企业税金支出增长快,2013年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税金总额同比增长16.88%,其中,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3.52%。二是企业税费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1.79%的企业未享受到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92.69%的企业未得到过“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资金管理。资金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血液。加强资金管理是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重要手段,是规范企业经济行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要高度重视自身资金管理,树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意识,强化内部管理,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建立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资金管理系统,加强对资金的核定、筹集、运用、分配等,加大监控力度,优化资金结构,拓宽筹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变现能力。
(二)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减轻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税费负担,认真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简便易行的减税实施细则,扩大减免税种范围,让更多小微企业真正享受减免税政策带来的实惠。二是积极探索和发展符合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需求的金融体系,鼓励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机构应针对小微企业推出适用性强的信贷品种,缓解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融资难题。三是加大相关配套服务建设,如在就业、物流运输、法律服务以及生产、能源费用等方面给予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更多扶持优惠。
(三)鼓励开拓新市场。引导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在维持国内市场的同时,鼓励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积极开发海外新市场;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小微企业开辟海外办事处,引导优秀小微企业参加海外展会,拓宽销售渠道;挖掘网络交易潜力,引导规模以下工业积极开辟“网上市场”,让规模以下工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蒋华玉]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