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近几年来,衡阳市不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转型升级,农产品加工业精深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总量规模实现“双升”。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61家,比上年净增75家;龙头企业由原来的272家发展到336家。年产值上亿元的48家,净增7家;上5亿元的7家,净增3家。全年规上企业实现总产值427.2亿元,增长35.7%,实现利润59.4亿元,增长22.6%。全市45家农产品加工省级龙头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08.2亿元,实现利润30.7亿元,实交税金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是33.3%、16.2%和15.4%。角山米业、绿海粮油、金雁、康洁食品、湘旗农牧、新发食品、大三湘油茶、江山生态、天天见梳篦九家企业被评为全省百强;逢源草艺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二)项目推动效果明显。201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新建项目118个,总投资达100.8亿元,完成率达100%。重点调度推进的项目33个,总投资达36.5个亿元,其中有20个项目年底将建成投产。尤其是角山米业投资5.19亿元、征地401亩,建仓库面积205763平方米,收购粮食20万吨。同时衡阳市加大了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力度,华夏湘江国际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湖南山苍子农林生态科技园、龙泉碧翠观光产业园、衡阳粮油物流中心、金甲湖农业科技示范园、祁东县云兴湖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等一批集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农业休闲观光娱乐、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物流等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将极大地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的档次和水平,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三)品牌建设效应凸显。2014年全市新增1个中国驰名商标(角山米业)和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西渡湖之酒),有90个农产品申请“三品一标”认证,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拥有国家级品牌7个(金雁、绿海、超大、古汉、天天见、金拓天、角山),占到全市国家级品牌总量近60%,国家地理标识认证4个(常宁无渣生姜、耒阳红薯粉皮、祁东酥脆枣、西渡湖之酒)。品牌经济的快速发展,稳步推进了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提升。
(四)优势产业发展迅速。粮食、果蔬、油料、茶叶、畜禽、竹木六大优势产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同比增长35%,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74%。全市粮食加工业集聚了创新、绿海、角山米业、金雁、金锟、金泰、金虎、环球科技、康洁、三和食品、新发展、伟利等两个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十个省级龙头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19亿元,占同行业内89.3%,在十二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粮食加工业一举成为衡阳市农产品加工业最大的行业。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偏小,仍处于低级、零散的状态,农产品加工转化滞后,与高效农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受地区、技术、人才、资金等条件约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比较滞后,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很好利用。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可持续发展难。受宏观经济影响,企业普遍存在效益下降,可持续发展难,农产品加工业更是经营困难。从目前全市情况看,产品研发、推广投入、市场拓展投入大,而且财务成本高,经营毛利率低,效益微乎其微,稍有不慎就会亏损,多数都是靠非农产业的发展反哺农产品加工主业。特别是大量小企业争抢原料,制约了农产品的综合利用。由于小企业加工设备落后,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大多对原料只是粗加工,并且小企业数量众多,原料量消耗大,造成农产品综合利用率不高,精深加工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三)要素瓶颈制约依然存在。调研发现,影响当前衡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要素制约仍然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市场供求信息不灵通不及时。信息时效性和准确性差,容易使生产陷入盲目性,结果导致相互挤压,过度竞争,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不够健全,只能为农户提供一个简单的交易场所,没有形成自己的信息网络体系,没有充分发挥市场信息中心、价格中心的功能,不能充分为企业、农户提供可靠、准确的市场信息。另一方面贷款难。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反映贷款困难,缺少生产发展资金。贷款手续繁杂,贷款门槛高,银行对小规模企业不愿授信。
三、加快衡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突出特色优势,加强新产品的开发。要立足衡阳资源优势相对突出、经营基础相对较好的行业,集中发力,形成连片效应。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并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重视新产品开发。企业要高度重视新技术、新工艺运用,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名优新特产品;做好创产品名牌工作,保护宣传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以品牌来拓展市场,促进企业发展。比如衡阳的黄花菜、油茶、豆腐乳等在国内外就有相当大的知名度。
(二)大力培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既连农户又接市场,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中发挥重要带动作用。我们在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的同时,要制定自身发展的包括财税、信贷、投资、外经外贸和科技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督促有关部门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大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和扶持力度,对一些重点龙头企业更要实行政策倾斜,使之发展更快更好。
(三)要突出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严把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关,努力规范家庭作坊式加工企业管理,确保产品质量达标。同时,要着力加强对各类农产品销售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的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李喜]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