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做好老年人教育工作,真正体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衡阳市以创优为目标、以创造为手段、以创新为载体,有效地推进了全市老年教育工作,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一、老年教育基本情况
一是人口多。初步统计,截止2015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突破120万,老龄化率超过16%,老龄化程度居全省前列。数据反映衡阳老年教育潜力大,后期更是大有可为。
二是发展快。衡阳老年教育兴起于1986年,现开办老年大学(学校)113所,老年教育辅导站(点)610处;聘请专职老师605人。其中,中高级职称老师占80%;开设专业45个,在校学员12373人,校处学员37000人;累计结业77000人次。
三是投入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15年投资上亿元,规划用地15亩,兴建总面积1.1万平方米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市老干部大学)新址,并将基层老年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公共服务进社区”活动,建设社区大学1所、学院4所、学校17个、学习中心116个。
四是成效好。近年来,全市老年教育活动中,累计公开发表作品15000件,出版作品集700种,参加市级以上诗词、书画协会600人,创建省级示范性老年大学7所、市级示范性老年大学7所,基本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楼栋居民点)五级办学体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发展上存在失衡。从群体上看,干部热,职工、居民冷。普通职工和居民对上老年大学的意识还不强,部分参加的也是属于带动型,自发主动的相对较少。从区域看,城市热,农村冷。城镇相对来说人员比较集中,业务爱好广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参加的人员多数集中在城市。相对而言,农村老年人受老观念影响,加之文化程度相对偏低些,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同时农村办学条件和手段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是条件上受到制约。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现在的老年大学的办学条件、教学手段、办学水平与时代的发展和老年人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一些地方的办学规模不大,办学场地不够,办学条件简陋,办学手段简单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三是规模上有待提升。从全市情况看,老年教育呈现市老年大学一枝独秀,但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一些学校的正常开课率不高的状况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同时,借鉴省内外先进地市的发展经验看,上步扩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质量上尚有较大空间。
三、对加强衡阳老年人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增强品牌化意识。要结合实际情况,突出培育指导性、操作性俱强的老年教育经验、品牌,扩大全市老年教育的影响力。不断探索新模式,充分发挥市老年大学协会作用,加强全市老年大学的整体影响力。
二是增强规范化意识。政府引导,老年大学协会配合,各大学主动作为,科学修订好各类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老年大学的管理,使日常管理和教学常规工作做到有据可依。真正提升质量,提高老年大学的吸引力。
三是要增强专业化意识。从办学环境、体制班子、场地设施、员工教师、规章制度、教学管理、教研理论、校园文化、办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对市、县两级老年大学提出专业化办学的明确、具体、操作必强的要求。不断增强现代化意识,特别是在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相结合方面做好文章。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李喜]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