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随着衡阳市经济持续发展,民用车市场高度活跃,衡阳市民用车辆保有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提高全市经济发展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收入迅速提高,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6515元,较2010年增长69.6%,从而拉动动了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尤其是个人轿车的迅猛发展。
(一)民用车辆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个人轿车增速迅猛。截止2015年底,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73.96万辆。比“十一五”期末增加16.12万辆,增长27.9%。其中民用汽车作为民用车辆的主体,“十二五”期间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截止2015年底,民用汽车拥有量已达34.13万辆,比“十一五”期末增加17.28万辆,五年间增长2.03倍,年均增长20.5%,其中个人汽车30.32万辆,比“十一五”期末增加16.99万辆,五年间增长2.27倍,年均增长25.5%;个人轿车2015年年末已达到15.12万辆,比“十一五”期末增加10.22万辆,五年间增长3.06倍,年均增长41.7 %。
(二)新注册载客汽车增长较快,载货汽车明显下降。2015年全市新注册车辆9.24万辆,比2010年的11.59万辆减少2.35万辆。从车型看:汽车、摩托车、挂车分别为6.55万辆、2.63万辆、0.06万辆,比2010年分别增加3.19万辆、减少5.6万辆和0.06万辆。其中2015年末新注册载客汽车为5.94万辆,比2010年增加3.41万辆,增长2.34倍,年均增速46.8%;新注册载货汽车0.52万辆,比2010年下降0.27万辆。
(三)营运车辆总量持平。截止2015年底,全市营运车辆9.92万辆,其中载客营运汽车总量由“十一五”期末的1.01万辆上升至“十二五”期末1.17万辆,五年期间仅增加0.16万辆;载货营运汽车总量持平,由“十一五”期末4.52万辆上升4.55万辆,总体增幅并不明显。全市运营车辆占民用车辆比例呈下降趋势,由“十一五”期末的14.7%下降到2015年的13.4%,回落1.3个百分点。
(四)摩托车拥有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总量仍然偏大。随着家用小轿车的普及和环保电动车的出现,摩托车拥有量不断萎缩,截止2015年底,全市摩托车拥有量为36.13万辆,与2010年末的39.91万辆相比,五年期间总量减少3.78万辆,摩托车占民用车辆比例从67.2%降至48.9%,下降18.3个百分点。
(五)机动车驾驶员数量迅速增长。随着车辆普及率逐年提高,人们驾考热情也逐年上升。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全市机动车驾驶员共计98.75万人,比2010年的64.22万人增加了34.53万人,年均增长10.8%,其中汽车驾驶员76.57万人,比2010年末的38.78万人增加37.79万人,年均增长19.5%。
二、民用车辆发展中的主要亮点
(一)消费需求释放明显,市场前景持续看好。一是消费者购买力显著提升,私人轿车拥有量持续扩大。“十二五”期间,全市私人轿车共增加了10.22万辆,年均增长41.7 %;而曾经的消费主力摩托车则表现乏力,总量从2011年的39.91万辆下降至2015年的36.13万辆,占比从67.2%降至48.9%,消费型车辆格局已悄然发生变化,家用轿车逐步取代摩托车成为消费车型主角。二是消费者群体发生变化,理性消费占据主导。由于消费者主力由从前的高收入群体慢慢过渡到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者购车理念也随之改变,从以前的讲档次、看品牌,到现在的重实用指数、比安全系数、对指标参数,售后服务质量也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热点,豪车、进口车并没有受到消费者青睐。三是农用车辆需求旺盛,拖拉机数量大幅增长。衡阳市作为农业大市,农业现代化在“十二五”期间得到加快发展,全市拖拉机五年间从“十一五”期间末1.54万辆增加到2.54万辆,增长了64.9%,年均增长13%。四是行业越来越规范,刺激了消费的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市集中力量发育成熟了杨柳4S店、中亿汽贸城街区等一批汽车销售行业聚集区,职能部门也加大力度规范了行业的经营行为,确保了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从当前态势来看,“十三五”期间,衡阳市民用车辆消费市场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
(二)专业车辆管理水平提升明显,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是校车发展从无到有,学生安全受到关注。从一车多用到专车专用,衡阳市学生乘车问题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了较好解决,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计拥有专用校车1581辆,车辆专业化程度和安全系数越来越高,性能参数有了硬性要求,配备使用也得到规范。二是营运车辆的管理及车况得到改善,客货运安全系数得到提升。相关职能部门督促企业严格遵守安全制度,严禁营运车辆超员、超速、超载,加大对长途车、危险品运输车、大型货车等重点车辆的管理。截止2015年年底,全市大中小型客运车保有量分别是3950辆、1409辆、6369辆,重型、中型和轻型货运车保有量分别是13631辆、4724辆26872辆,车型比例日趋合理,“十一五“期末仍有微型客运车364辆,到2014年已完成全部清理退出。三是车辆报废有序开展,超龄车问题得到根治。“十二五”期间衡阳市共报废民用车辆22465辆,严格执行了《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制度》,规范报废车辆回收,防止报废车及零部件流入市场。
(三)交通设施投入加大,行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衡阳市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基础设施在“十二五”期间得到极大改善,“十二五”期间,全市公路、水路投资达到265亿元,较“十一五”期间增长了40.9%,开工建设干线公路项目32个918公里,截止2015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0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572公里,居全省第三,京港澳、京港澳复线等一批高速公路已在衡阳全境构建了一张高速网,极大的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方便了市民的驾车出行。
三、民用车辆快速发展需解决的几个矛盾
衡阳市民用车辆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汽车的普及,极大的提高了民众的生活质量,但也随之带来新的矛盾。
(一)承载能力和行车需求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我市道路状况虽然逐年改善,但仍然跟不上更加快速的车辆普及,逐年增长的车辆加剧了城市拥堵,在市区老城区片,交通高峰时甚至出现行车不如步行快的现象。二是停车场地远不能满足需求,民用车辆快速增长也给停车场地需求带来压力,就市区和各个县城而言,公用停车场严重不足,商用停车场发展不规范,小区停车场租售价过高的问题仍很突出,停车场不足导致车辆乱停乱放、违规占用专用停车位和专车通道等问题越来越多。
(二)行车随意和交通安全的矛盾。汽车的普及提高了大众的生活质量,也提升了企业的效益,但车辆逐渐增多后,行车随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路面上的安全隐患随之增多,一是驾驶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交通安全隐患增多,部分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驾车太过随意,抢道、加塞、乱停乱靠等现象随处可见。二是部分驾驶员为追求经济利益,违纪违法现象还存在,客货车超限超载,摩托车、小轿车、面包车等社会车辆非法营运等现象屡禁不止,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
(三)驾考需求和质量控制的矛盾。“十二五”期间民众驾考热情高涨,全市汽车驾驶员五年间增加了34.53万人,对比民用汽车五年增加17.28万辆的数据,可以看出汽车驾驶员数量增长偏快,驾考需求增长迅猛,驾驶员数量爆发式增长,给质量调控带来压力。2015年年末,全市驾龄不满三年的汽车驾驶员有24.98万人,占汽车驾驶员总数的33%。
(四)行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的矛盾。汽车在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汽车保有量剧增,环保汽车普及率不高,大量尾气排放致使空气污染严重,再加上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造成道路使用效能的降低,车辆频繁制动、持续低速行驶也导致了尾气排放大幅增加。此外,汽车噪音污染也日益严重,据统计,城市噪音中,交通运输噪音占比高达75%,衡阳市交通网络发达,居民区多集中在道路附近,市区内有多条主干道路通过,噪音污染影响到了更多的居民。
四、民用车辆持续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一是改善路网状况,拓宽主干道路,打通毛细血管,强化道路的承载和疏通能力。二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交公司的补贴力度,提升竞争力,合理安排公交路线及站点,积极调节发车频率,规范出租车公司的运营,发挥出租车灵活机动的服务特点。三是加大停车场地建设,充分利用城市资源,通过整体调控、合理开发、规范使用解决停车难问题。
(二)加强交通管理力度。一是驾驶员队伍的培训与管理问题,规范和整顿驾驶员培训机构,提高准入门槛,加强驾驶员培训针对性,完善驾驶证扣分制度。二是强化路面管控,加大对机动车违规的执法力度,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加强非现场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形成强大震慑力。三是加大对各类车辆的管理,严格执行好车辆检测报废制度,坚决查处改装车、超龄车,打击无证经营行为。四是加大对驾驶员和行人的宣传教育力度。结合我市创文明城市相关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交通常识,改变人车不遵守交通法规的陋习。
(三)引导和规范汽车服务行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强劲,给汽车服务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汽车服务行业主要包括新车销售、零部件采购、二手车业务、汽车保险、维修保养、报废回收和租赁等,规范行业发展,一是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引进外部高端成熟的服务品牌,培养做强衡阳自主品牌;二是强化监管力度,坚决打击无证经营、以次充好、收费不规范等违法行为;三是建立从业人员资格认定,造就大批专业服务人才,提升服务质量。
(四)积极做好环保型汽车的普及推广。建立补贴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选购低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支持鼓励对低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投资,通过普及环保型汽车缓解环境压力,加大对路面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检测力度,对不合格车辆按规定进行处理。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刘国平]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