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简析

来源: 时间: 2016-04-29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衡阳各行业积极寻求发展出路,大胆尝试改革创新,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水平随之不断提升。

  一、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基本情况

  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衡阳企业信息化投入明显提高,电子商务发展活跃,为提升衡阳产业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 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据统计,全市2640家企业中,拥有信息技术人员的企业达2392家,占90.6%;有局域网的企业为1687家,占63.9%;使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有2558家,占96.9%;有信息化投入的企业占比达到83.0%,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有网站的企业1107家,占41.9%。

  (二)电子商务交易活跃,增幅大幅提升。2640家企业中,共有120家企业参与了电子商务交易,占全部企业比重4.5%, 84家企业参与了电子商务销售,占比3.2%,81家企业有电子商务采购,占比3.1%。2015年实现网上交易额为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9.1亿元,增长52%;2015年采购额62.3亿元,比去年同期17.4亿元,增长38.8%。

  (三)企业信息化管理领域不断拓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化管理领域不断拓展。在2640家企业中,2558家企业采用了信息化管理,占比达96.9%。企业信息化应用领域为:用于财务管理企业有2064家,占比80.7%;用于购销存环节企业有912家,占比35.7%;用于生产制造管理中企业有308家,占比12.0%;用于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应企业有825家,占比32.3%;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有822家,占比32.1%,用于其它方面管理采企业有835家,,占32.6%。

  (四)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逐步扩大,专职信息技术人员明显增加。在2640家企业中,有2412家企业配有专职信息技术人员,占全部企业的91.4%,拥有信息技术人员9981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294人,增长13%。平均每家企业拥有专职技术人员3.8人,每百名从业人员中就有专职信息技术人员2人,比去年同期1.7人,增加0.3人。专职信息技术人员超过100人的企业有7家,超过10人的有195家,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专职信息技术人员的配备,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已初步形成了规模。

  (五)互联网应用得到普及。在2640家企业中,使用互联网的企业有2631家,占99.7%,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形式多样化,其中开展较多的活动有:收发邮件的有2193家,占83.4%,使用网上银行的有1554家,占59.1%,了解商品和服务信息的企业有1145家,占43.5%,从政府信机构获取息的有1159家,占40.3%,而开展员工培训、进行网上招聘、召开视频会议、发布信息等活动普及率相对较低,占比均在30%以下。

  二、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

  (一)信息化管理在不同行业表现出不同侧重点。不同行业企业信息化发展和应用侧重点也有所区别,其中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普遍较高,购销存管理应用最高的是批零业,达到50.7%;生产制造管理则是制造业最高,占全部制造业企业的25.3%;物流配送管理应用最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21.8%;客户关系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比例差距不大,可以看出,在经历了一个发展阶段后,企业信息化更加理性,追求效益是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因素,大部分企业将信息化应用于核心业务或中心环节,比如制造业在生产制造管理环节采用信息化,批发零售业在购销存管理环节采用信息化。

  (二)企业用于信息化管理程度大中型企业明显高于小微型企业。在2640家企业中,大型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比例达到100%,中型企业达到98.8%,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分别是96.4%、95.7%,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和企业规模是成正比的,企业规模越大,信息化建设水平就越高。

  (三)电子商务各行业发展差距较大。从行业分布看;电子商务普及率较高的行业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17.6%,住宿和餐饮业占16.2%,普及率较低的有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为2.6%、3.1%和3.4%,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个百分点。

  (四)不同行业企业计算机拥有量差异明显。计算机拥有量是企业信息化程度一项硬性指标,衡阳2640家企业2015年底共计拥有计算机56560台,其中计算机拥有量靠前的行业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每家拥有计算机118台,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平均每家企业拥有计算机52台,教育行业每家拥有计算机46台,拥有计算机较少的是居民服务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平均每家企业拥有计算机不足10台。

  三、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企业能够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但信息化进度不明显。信息化是企业实现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这已经成为了企业界的共识,但接受信息化不等于实现信息化,管理层对企业信息化理解认识到位,却很难在实践中迈出关键的一步,一是企业已习惯于传统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在企业走上正常发展轨道之后,担心不可预测因素对企业的影响;二是不愿意投入新的成本,信息化产生的效益并不能直观体现出来,企业对信息化期望值较高,在效益未见明显提高时便丧失信心;三是企业信息化重建设,轻应用,2015年信息化硬件、软件和运营维护投入分别为13.8亿元、5.5亿元和 7.4亿元,硬件投入高于软件和运营维护投入之和。

  (二)电子商务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企业自建交易平台还处于起步阶段。据统计,目前衡阳利用自建电商平台交易的企业,严格对比标准符合条件的很少,绝大部分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第三方交易平台,当前国内第三方交易平台资源较丰富,比如淘宝、京东、携程等,专业性强,大的平台管理也较为正规,企业很容易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相比自建平台,第三方平台优势也比较明显:投资回报周期短,可以节省开发费用;能够利用平台现成的客户资源和信用资源。但对于部分能够做大做强的企业,自建网上交易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是可以组建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运营维护团队,有益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二是平台搭建自由度较高,在销售、客服等方面可以采用适合自己企业的模式,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

  (三)人才队伍建设初步形成规模,但核心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得人才需求已不再满足于懂电脑、懂网络、懂软件操作,信息化在企业应用范围越来越细化,产品信息化、设计信息化、生产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和市场经营信息化很大程度影响着企业发展水平,这需要一批即懂信息化又熟悉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的高端人才来实现,哪些活动适合采用信息化,怎样采用信息化,都需要人来解决,目前衡阳企业信息化人才建设水平偏低,还是以单一的“电脑高手”为主体。

  (四)信息化应用领域不断得到拓展,但应用层次还是偏低。衡阳市企业在信息化采用过程中,财务管理应用程度最高,其次是客户关系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但这几方面的应用相对层次较低,只是优化了企业内部管理,很难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竞争力。而含金量最高的生产制造管理占比并不高,在制造业企业中只有25.3%,企业在生产制造中采用信息化,对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及流程进行升级,将极大的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刘国平]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