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衡阳市就业形势分析

来源: 时间: 2016-07-1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上半年,衡阳市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就业难”和“招工难”依然并存,值得关注。

  一、上半年全市就业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市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的大背景下,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推进各项政策落实,积极拓展就业创业新渠道,就业创业稳步推进。先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春风行动”活动月、“就业去哪儿”等主题就业洽谈活动,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1-6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0.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6%,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二、上半年全市就业特点

  (一)劳动力市场平台作用明显。一季度,全市用人单位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各类人员为103660人次,劳动者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的人员为97354人次,总体呈现需求大于供求的态势,劳动力资源市场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产业需求看,第二、第三产业仍是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力军。占全市用人需求总量的95%以上。制造业用工需求稳中趋缓,商业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快递物流等第三产业用工需求明显上升。

  (二)就业创业稳步推进。全市大力实施“雁归兴衡”计划,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对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的,可享受不超过50万元的奖补。截至5月底,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29万人,完成年任务的54.8%。失业人员再就业1.73万人,完成年任务的54%;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595万人,完成年任务的59.5%。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万人,完成年任务的110%;城镇登记失业率3.76%。新增创业主体1.1万户,完成年任务的50%;带动城乡就业1.76万人,完成年任务的48.9%;创业担保贷款发放2.26亿元,完成年任务的70.6%。

  (三)重点人群就业稳步向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是就业中的重点人群。今年以来,全市通过各种活动,为这些重点就业群体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一是成功举办“春风行动”活动月。活动期间共举办专场招聘会79场,达成就业意向9.7万人次。二是积极推进湖南省2016年“就业去哪儿”大型公益活动在全市深入开展。为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更精准促进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服务湖南省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湖南省2016年“就业去哪儿”大型公益活动衡阳站4月14日在南华大学启动,活动共有35家企业参加,提供1352个岗位,涉及到医学检验、软件工程、营销宣传、生产技术、艺术设计等专业。

  (四)努力打造创业创新平台。全市以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为重点,指导和扶持南华大学、衡阳技师学院、衡阳师院、湖南财工院建立了4个大学生创业园;扶持以农业产业为创业主体项目的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在每个县市区建成1家以上青年返乡农民工创业园。设立创业贷款扶持基金5400万元,开设《创业贷款、照亮梦想》宣传专栏等,有力推进了全市创业创新的蓬勃开展。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从今年各类招聘会统计的数据看,提供的岗位多,求职的人数多,而达成意向协议的不足60 %。“招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存在。其原因主要为:一是随着传统企业的转型和新型产业的兴起,现有企业都需要年富力强,劳动技能高、专业技术强的新生代劳动力加入,从需求的年龄来看,集中在16-45岁。45岁以上者,则随着年龄的递增需求人数逐渐减少。从文化程度来看,文化程度越低、企业需求越少。从专业技术看,有专业技术要求的岗位多,无专业技术要求的岗位少。而全市的剩余劳动力绝大部分是从传统行业下岗失业的人员和农民工,他们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技术单一,很难符合企业用人需求。二是近年从珠三角,长三角返乡的就业人员,他们大多数有较高的劳动技能和纯熟的专业技术,对企业的待遇要求较高,而全市目前技术工人的工资标准与他们的期望值有差距。

  (二)新成长失业人员求职竞争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仍比较突出。从一季度数据看,在求职人员中,新成长失业人员中高校毕业生为10627人,占新成长失业青年人数的63.68%。由于他们初入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心里素质不稳定,又不愿到一线工作,且就业的期望很高,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

  四、对策建议

  (一)以创新创业为抓手,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主要是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落实政策稳就业。力争实现新增城镇就业6.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二是促进创业稳就业。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三是打造载体稳就业。大力打造省级示范基地、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社区以及一县一域农业特色产业园基地,支持“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四是提升技能稳就业。大力推进“春潮行动”,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更高质量转移就业。五是加大援助稳就业。分类推进以促进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群体就业的“1115”就业援助工程。

  (二)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着力优化人才队伍。要强化五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落实政策引人才。扎实做好紧缺型创新型人才引进工作,积极培育重大引智成果。二是搭建平台留人才。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要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好留学生创业园。三是规范管理用人才。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调配流程,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四是提升技能育人才。继续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加强重点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五是推进改革活人才。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三)要重点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帮扶工作。特殊困难群体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求职中处于弱势,而就业是他们维持生存的迫切需要,要重点帮扶、优先考虑技能要求低、保障程度高的诸如一些公益性岗位。大学毕业生群体更多的要在就业观念引导和创业指引及扶持上做更多的工作。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王庆]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