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衡阳消费品市场运行仍处于中高速发展,规模突破七百亿,呈现出消费市场继续保持稳定,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新兴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衡阳消费品市场运行的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仍中高速发展,总量稳步增长。今年以来,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稳定,1-9月消费总额达到795.54亿元,同比增长11.7%,比去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处于中高速增长之中,规模总量处于一个相对较高水平。总体来看,全市消费市场呈现缓中趋稳态势,市场依然保持在活力区间。
(二)市场活力凸现,限上消费迅速发展。今年来,衡阳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整体实力快速提升,限额以上单位成为消费品市场主力军。1-9月全市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34.2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实力的迅速壮大,成为衡阳消费品市场高效发展的重要例证,其中本土培育的王一集团香江百货等企业凭借雄厚的实力,为衡阳消费品市场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有效的支撑。
(三)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新业态快速发展,支撑衡阳消费品市场发展。一是旅游消费需求旺。1-9月衡阳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365.76万人次,增长11.8%,实现旅游总收入292.6亿元,增长23.8%。二是网络消费增长猛。以“互联网”为核心特征的网络消费极大冲击了传统的商贸模式,亮点纷呈,增长迅猛,目前,消费方式已经很多地从“线下”转到“线上”。 1-9月衡阳市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为1775万元,同比增长15.7%,高于全社会零售额增速。三是消费结构升级带动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今年以来,衡阳消费升级标志性的热点还是汽车、文化娱乐商品销售快速增长,成为衡阳消费品市场的增长贡献主力军。随着2015年10月份国家出台小排量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半政策,继续拉动汽车消费增长,1-9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达到69.37亿元,同比增长16.6%,对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的增长贡献率为39%。四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需求的提升,消费不断升级, 发展型、改善型、康乐型消费增长较快,今年前三季度,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7.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1.9%,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
二、衡阳消费品市场运行仍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消费能力减弱。新常态下的国内经济仍处在结构调整和转型期,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对当前经济走势判断的主流认识是经济增速尚未见底,未来将在底部合理区域持续一段时间,下行带来的需求走软,将使消费增速继续放缓,首先,由于企业不景气和经营转型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收入,进而抑制了消费的增长。1-9月衡阳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0%、8.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增长低于上年0.9个百分点。其次,市场物价仍在增长,支出预期扩大。1-9月衡阳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比上年同期分别高出0.9、5.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在收入增长幅度有限的前提下,物价的上涨,增加了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挤占了其他商品消费支出,影响了居民消费意愿的释放。此外,医疗、教育、养老和住房对居民个人支出存在较大的压力,这些都迫使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上升,倾向储蓄,抑制了消费意愿,减弱了对消费品的即期需求,最终影响到整个消费市场的增长。
(二)衡阳消费品市场保持较高增速的主要支撑已过快速增长期,新的支撑尚在成长阶段无法接力。目前,拉动消费品市场主要是靠大宗商品消费,一半以上是凭借汽车、石油等大宗商品快速增长的支撑,增速一直维持较高水平,但随着汽车饱合及优惠政策取消,消费峰值基本已经达到,增长颓势将会逐年体现,衡阳消费品市场优势正在弱化,相比省内其他市州尤为突出。
(三)传统商贸企业幅射力减弱,企业经营状况前景堪忧。受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不足,人力成本上升,能源、原料价格上涨,网购、企业融资难和竞争激烈等多重内外因素影响,收入下降,成本上升,致使企业利润在逐年下滑,统计月报显示:1-8月规上服务业亏损企业达93个,占规上企业个数22%,亏损面比较大,传统的商业模式,显然在竟争中处于不利局面,大环境对传统商贸发展冲击很大,必将影响消费市场发展。
三、促进衡阳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以供给侧改革推动消费升级。当前,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重要阶段。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点不是简单地通过扩张性政策刺激需求,而是通过供给侧改革和效率来提升,在重点领域推进制度创新、全面改善优化消费环境、创新并扩大有效供给;并提出了下一步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包括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今后,衡阳市应着力提高消费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鼓励市场主体扩大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提升品牌影响力,让产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二)借人口出生的高峰期及加快城镇化建设为契机,扩大消费需求。城镇化起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人口向城市聚集的作用。劳动力的转移会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促进乡村消费向城镇消费转变,同时,城镇化也需要与之相配套的住房、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投入,这也形成了新的消费需求。加快城镇化的建设将拉动消费不断增长和消费品市场的持续发展。衡阳应以区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积极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将城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租赁、直销、代销等多种流通形式引入农村市场,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改善农村市场环境,为农民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深入挖掘农村市场潜力,培育农民消费新热点。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肖立冬]
[审核:刘 雁]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