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个体工业发展速度趋缓原因及对策

来源: 时间: 2003-10-2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个体工业一度曾为我市经济的发展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为深入了解我市个体工业发展现状,9月底至10月初,娄底市企调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个体工业发展速度趋缓原因及对策的专项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我市个体工业发展速度减缓的原因

    1、国家政策的影响
    个体工业的发展受城市规划及宏观政策的影响很大。娄底城区原来规划设计不是很科学,布局也不甚合理,前瞻性比较差,城市发展到了今天,朝着的是高品位、高质量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一些污染严重、形象不是很好的企业政府有意识的加以限制,如有色金属的冶炼、橡胶制品的加工、硫磺制品的加工及其他化工工业等,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些企业曾辉煌一时,为城市繁荣注入了不少活力。我市个体工业大都属“五小”企业,现阶段,对“五小”企业国家明令禁止其生产,所以许多个体企业不得不依法关闭,上世纪末,我市拥有各种大小不等的小型钢铁企业80余家,小水泥企业140多家,各种小冶炼(炼焦、炼锑、炼锰等)300多家,小煤窑1300多家,到如今这类小企业除了少数几家关而不闭外已不复存在,前段时期由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整治,只剩下470来家煤矿,非法小煤窑几乎全部被关闭,仅涟源市就关闭382处,并且合法小煤矿也时常受到监管,生产负荷难免要打点折扣,由此可见政策因素对我市个体工业发展的影响。此外由于城市街道的扩建也限制了个体工业的发展。如冷水江市冷水江街道办事处冷新居委会原有企业175家,到现在只剩下75家,据我们调查企业数目减少的一个原因是由于街道扩建,致使多数企业易地,而一时间这么多企业重新寻找营业场地困难比较大,致使多数业主只好歇业,企业数目自然减少。

    2、结构调整的影响
    个体工业一般属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质量不高,如修理业、食品加工业、家具业、砖瓦制作、普通机械加工等,普遍存在“散、小、乱、差”的缺点,产品技术低,附加值也不高,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一般只限于本地市场,如果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产品出现滞销也在情理之中,经营不善导致停产现象屡见不鲜。如我市娄星区长青办事处在1999年底前还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及个体户80多户,产值上1000万,到2002年底调查,只剩下10多户,产值不足100万元。又如双峰县青树坪镇五星村过去一直是农产品加工机械的产区,但近来由于米机价格下降致使部分企业停产,企业数目减少,该村原有企业10家,现在只有企业6家。而一些有前途的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主动与人联姻,进而变革为其他类型企业。如冷水江市华夏家具厂,上年同期产值只有200万元,只是一家小型个体企业,而今年与港商联营,更换了品牌,产值大幅上扬,今年有望突破1000万元。

    3、资金困扰的影响
    虽然我市个体工业企业技改和流动资金贷款总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但由于融资渠道单一,多数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问题依然未得到根本解决,形势依然严峻,由于缺乏资金,设备陈旧老化,产品档次低,许多个体工业企业生产还停留在手工加工或半机械化生产阶段,企业再生产能力明显不足。由于缺乏资金,先进技术无法引进,设备也无法更新,当然谈不上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仍然沿从传统单一、粗级加工、质量低劣为主的发展道路,当然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归根结底终会被市场所淘汰。我市许多规模以下企业产品虽有市场、有销路、有效益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贷款抵押担保条件和企业资信条件差等因素,贷款非常困难,造成企业生产流动资金、技术改造资金和新产品开发资金严重短缺,有的企业因此丧失了市场机遇,甚至有的企业因资金缺乏而开工不足或停产。如我市冷水江市、新化县一些个体企业前几年在生产电子陶瓷绝缘材料产品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企业产品前景也不差,可是由于缺乏资金,无法进行技术创新,致使一部分客户被外地抢占,产品销路每况愈下,与前几年相比,大相径庭。又如我们在娄星区万宝镇调查时发现,该镇矿山设备厂(原为集体企业,现已承包给个人)产品虽然单一,但供不应求,特别是新疆、内蒙一带销路很好,但由于缺乏资金,原料进货非常有限,限制了企业规模的发展,从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4、经济环境的影响
    近几年来,国家、省、市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如彻底整治“地条钢”、打击“非法车辆拼装”、食品卫生整顿等,致使一部分投机个体业主不得不主动撤业,另谋他就。新化县上梅镇、冷水江市矿山街道办事处原有多家化工企业,严重污染环境,前几年环保部门多次取缔,效果不太理想,主要是一些不法业主心存侥幸,取缔后又重操旧业,但经过去年的专项整治后,现在基本上不复存在。涟源市龙塘乡的非法车辆拼装市场也在省市两级工商部门的严厉打击下灰飞烟灭。从另一个角度讲,尽管我市加大力度极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企业减负,简化准入手续,确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多个体业主认为“四乱”现象仍然存在,一些隐性收费业主敢怒而不敢言,环境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整治,一些外地来娄办企业的个体业主一旦发现他处有好的发展机遇就会远走高飞,可见目前娄底的发展环境还不足以留住外商的心。双峰县三塘铺镇不绣钢厂之所以远走深圳,除了市场因素的影响外,与当地环境也不无关系。

    5、经营管理无序的影响
    我市个体工业中有不少企业管理模式仍沿袭着传统的家族型管理方式,管理的主观性、随意性较强,企业内部从业人员裙带关系密切、素质低、管理人才匮乏,很不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本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久而久之,必然出现企业生产、销售不合理、分配不合理及帐目混乱等现象,导致资源浪费、企业效益下降,最终免不了被市场淘汰。娄星区某乡一翻砂厂由于兄弟反目,经营管理无序,企业效益越来越差,最终导致厂子倒闭。

    6、同行业恶性竞争的影响
    在一些行业中,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惜以降价等手段来占领市场,从而导致同行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这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影响到企业的信誉。有些企业为了保持产品价格的低廉,不惜以牺牲产品的质量为代价,这种做法,严重制约了行业经济的良性发展。据我们在双峰县青树坪镇调查,90年代初,该镇原有大大小小的组合米机生产厂家120多户,由于同行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政府也缺少对这类事件发生的控制办法,使企业个数明显减少,到上年末只剩下20多家。减少的原因除了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因素外,还有同行业之间为了抢市场,相互压价,甚至用一些劣质产品去抵押,以次冲好,这样一来,销家怀疑双峰产品的质量,销路受阻,结果造成产品积压,导致亏本,许多企业就在这种无声无息的战争中败退下来。娄星区万宝镇微型电机厂,鼎盛时期年产值突破1800万元,而到现在,由于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年产值不过300万元。

二、对加速我市个体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要改变我市个体工业发展的现状,必须借鉴外省先进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市实际,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发展个体工业的强烈意识。我市个体工业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区位等客观原因,也有我们主观努力不够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主观方面的原因,有的领导干部顾虑重重,没有摆正个体工业的位置,有关职能部门为个体工业的发展提供服务方面也不够主动,我们的群众也存在怕担风险、创业意识不强等现象,各种因素并存抑制了我市个体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消除一切不利因素,全市上下拧成一根股绳,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我市个体工业快速发展。

    2、政府部门应努力改善招商引资环境,运用一切可行的办法,特别是在在资金、人才、土地使用、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协调和政策倾斜,以吸引更多外地投资者来娄兴办企业,从而壮大我市个体工业队伍。对现有外来企业,也要尽可能的提供最佳的服务,使之安心为娄底经济的发展作贡献。

    3、工商部门应加大力度全面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市场预警系统,加强督察指导,打击假冒伪劣,尽量避免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为个体工业的发展造就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

    4、强烈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对个体工业企业在税收优惠、融资渠道、科技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可借鉴温州“先发展、后规范”的成功经验,尽量简化个体工业企业的准入手续,运用各种方式,倡导诚信经营,为我市个体工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温暖的发展环境。

    5、我市个体工业企业也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强企业内部改革,尽量避免家族式管理,充分发挥自身机动灵活的特点,在竞争中不断培养企业抗干扰能力,进而提升自身实力。同时积极创新经营模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信誉,努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娄底市统计局黄小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