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尽管伊拉克战争和席卷全国的“非典”疫情对娄底市经济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持续罕见的干旱及病虫害严重影响了娄底市传统农业生产的平稳发展,但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克服各种自然灾害的利影响,全市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速度与效益得到同步提升。前三季度,娄底市经济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国民经济步入快速增长期。娄底市是全省最年轻的城市,建市时间短,基础薄弱,同时由于体制、机制、经济发展瓶颈制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撤地建市以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在7-8%之间徘徊,1999-2002年四年年均增长速度仅为7.4%,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发展水平。今年以来,随着娄底市交通瓶颈的缓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园区建设的启动,在涟钢薄板工程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劲拉动下,国民经济逐步摆脱了长期低迷的增长态势,增长速度加快,效益回升明显。据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娄底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45.91亿元,增长9.1% ,比去年同期加快2.0个百分点,比建市前四年年均增速快1.7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下降0.4%;第二产业增长15.1%,比一年同期加快7.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8.1%,比上年同期减慢1.6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可达212.8亿元,增长9.0%,增速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2004-2008年娄底市一大批在投重点项目及经济开发区建设将陆续投产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娄底市经济将步入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时期。
二、从供给的角度看,前三季度娄底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中的规模以上工业带动的。1-9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96.87亿元,增长18.64%,完成增加值32.83亿元,增长18.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9.5%,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在速度提高的同时,效益明显好转,据统计,1-9月全市22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3.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6亿元,增长88.3%,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达119.7%,比上年同期提高23.7个百分点。更为可喜的是,近几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非国有工业和小型工业企业增速明显加快,效益有所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娄底市工业生产的增长。
三、从需求的角度看,前三季度娄底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投资需求的强劲拉动所致。今年是娄底市“城市建设年”,市区信四个县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刀阔斧地展开,涟钢薄板工程及其配套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双峰、新化海螺水泥如期推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启动,娄底市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超常规高速增长的大好形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在三大需求中占绝对优势。1-9月娄底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03亿元,增长98.9%,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其中国有及其他投资完成37.83亿元,增长1.9倍,增速居全省第一位,从支出的角度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3%,拉动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
四、后“非典”期,第三产业呈恢复回升。今年4、5月旬,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曾一度扰乱了我国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给全国经济造成了不可低估的损失。非典对娄底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中的部分行业,餐饮业零售额4、5月分别下降9.7%和14.5%,交通运输业受损严重,二季度当季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44.16亿吨公里,比上年同期下降0.8%,住宿娱乐业门可罗雀,原本稚嫩的旅游业也遭受重创。非典过后,经过数月的调整和恢复,上述行业均已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三季度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637万元,当季增长17.1% ,1-9月份全市餐饮业零售额达46193万元,增长4.0%,扭转了二季度的下滑趋势。1-9月全市累计完成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97.42亿吨公里,增长6.4%,增速比三季度加快4.0个百分点。住宿、娱乐业已恢复正常。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8.46亿元,增长8.1%,增速比上年同期减慢1.6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四季度,伴随着五城会柔道比赛、省城市建设管理现场会、“青春娄底、湘中之光”文化经贸博览会等大型活动的相继举办,将有力在推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更快发展,从而弥补因“非典”对第三产业发展所造成的损失。预计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可达83.3亿元,增幅达9%左右。
五、物价水平回升明显,主要价格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娄底市主要农产品受旱虫灾害影响严重,粮食、鲜菜、肉禽等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快,加上受去年10月份调整医疗保健服务价格的翘尾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上涨,1-9月份食品类价格上涨3.3 %,其中鲜菜和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且分别上涨9.9%和6.8%,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93.3%,1-9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比全省高1.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比全省高1.0个百分点。受煤炭、钢铁等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拉动,娄底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也快速上升,煤炭价格上涨6.1%,黑色金属和压延产品上涨17.1%,导致1-9月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1%,比全省高5.0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前三季度娄底市经济发展实现了速度与效益的统一,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 秋季农作物的大幅减产,给全市经济和农民增收带来新的困难。今年秋季农作物受灾程度之重为娄底市农业生产多年未遇,从对经济的影响看,秋季作物的大幅减产将直接影响农业总产值下降,预计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仅为38.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从而下拉全市经济增长速度0.4个百分点;从对农民生活的影响看,秋季农作物大幅减产将使农民收入受到较大影响,加上“非典”疫情造成的减收,使得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将更加突出,预计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42元,仅比上年增长2.5%。
二、 消费增长乏力,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减弱。1-9月娄底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2.12亿元,比上年增长8.0%,增速在全省14个市州中列倒数第二,如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仅6.9%,排名倒数第一,比全市经济增长速度低2.2个百分点。1-9月,批零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1.33亿元,增长6.9%,对娄底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6.9%,且近几年来,消费增长一直维持在较底水平上,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断减弱,这对保持娄底市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三、 结构问题依然是制约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的障碍。从三次产业比例看,结构层次低,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速不协调,第三产业比重小,增长慢,制约了扩大就业和经济发展的空间;从工业生产看,规模以上工业高速发展,而规模以下工业剔除物价因素后不增反降(居全省倒数第一),形成鲜明对比,且目前工业生产和效益的快速增长更多的是靠部分行业和部分企业的支撑,众多中小企业生产和经营仍较困难,产品结构层次低,高新技术类产品和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产品数量少,规模小,使得整个工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从投资总量看,国有及其他投资占绝对优势,民间投资增速缓慢。1-9月份,国有用其他经济完成投资37.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倍,而城乡集体、个人完成投资13.2亿元,仅增长4.5%,对比强烈。投资的行业结构不尽协调,大部分集中在钢铁、水泥等原材料工业中,而加工工业、先导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偏小,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展望全年,当前经济的良好态势有望继续保持。从供给的支撑力看,规模以上工业仍然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需求拉动力看,投资仍将强劲拉动经济上扬,消费随着“青春娄底、湘中之光”大型文化经贸博览会的召开和年底前消费旺季的到来,四季度将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从而保证全年零售额增长快于前三季度。因此,四季度经济发展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以确保全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0%。
[娄底市统计局 秦金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