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年,是双峰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双峰县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前三季度,全县人民在双峰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实施“项目立县、工业强县、城镇兴县、外资活县”四大战略,加速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双峰县国民经济虽经受了“非典”疫情和严重旱情的双重考验,仍呈现出持续、健康、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一)、县域经济呈加速发展之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据初步统计,一至九月全县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1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7.9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8.45亿元,增长10.1%。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产业占39.3%,第二产业占29.3%,第三产业占31.4%,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下降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提升1.3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
(二)、农业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发展。
农业虽然受到了严重旱情的影响,粮食产量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养殖业和经济作物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种植业的受损,整体上仍保持了平稳增长。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7.9亿元,增长2.3%,实现增加值10.6亿元,增长2.4%。受结构调整和严重旱情的双重约束,粮食种植面积下降。早、晚稻播种面积分别为26.56千公顷和29.09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74千公顷和0.7千公顷,下降2.7%和2.3%。畜牧业生产发展势头良好,至9月底,全县出栏肉猪128.4万头;出售和自宰肉用羊0.48万头,增长4.3%;出售和自宰家禽209.1万羽,增长2.1%。水产养殖业稳定发展,至9月底,全县水产品总产量15596吨,比上年同期增长0.49%。主要经济作物中,棉花、油料种植面积减少,药材种植面积增加。棉花种植面积0.46千公顷,减少4.2%;油料种植面积6.88千公顷,减少6.4%。药材种植面积3.63千公顷,增长25.6%。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前三季度,全县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53.53亿元,增长3.4%;实现增加值15.9亿元,增长13.4%,其中乡镇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67亿元,增长14.5%。
(三)、经济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规模工业和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双轮驱动。
1、工业特别是规模工业快速增长,产销衔接较好,成为经济增长提速的主要动力之一。
1-9月,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9.3亿元,增长11.6%,实现增加值5.72亿元,增长15.3%。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8亿元,增长12.5%,产销率高达98.5%,实现增加值1.53亿元,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增长:原煤产量43.77万吨,增长10.34%;石膏产量25.33万吨,增长25.77%;水泥产量24.94万吨,增长1.75%;农业运输机械1067辆,增长25.38%;黄金98.63千克,增长44.9%。
2、在重点建设项目的带动下,投资加速增长。
在海螺水泥项目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双峰县固定资产投资呈加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99亿元,增长52.9%,其中国有及其他投资完成额为2.56亿元,增长70.6%。在国有及其他投资完成额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44亿元,增长13.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03亿元,增长3.8倍;房地产开发投资599万元,增长1.79倍。
(四)、随着“非典”疫情影响的消退,整个第三产业呈恢复性快速增长之势,日益成为双峰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市场销售持续稳定增长,物价水平呈上涨态势。
随着“非典”疫情影响的消退,被压抑的潜在消费得以释放,市场销售呈恢复性增长。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898万元,增长11.2%,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额75980万元,增长11.6%。
受严重旱情的影响,部分消费品价格上升。前三季度,全县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为10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为102.1%。
2、邮电通讯业持续快速发展。至9月底,邮电通讯业完成业务收入7187万元,增长15.4%,实现增加值3077万元,增长14.2%。
(五)、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1、财政收支进度正常,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
一至九月全县累计完成财政收入1190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1.1%,同比增加823万元,增长7.4%,实现了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财政支出累计完成1817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72.1%,同比增加3354万元,增长22.6%。
2、规模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提高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855万元,同比增长21.3%。亏损企业个数由年初的7个减少至2个,减亏面达71.4%。盈利企业完成利润总额1776万元,实现利税总额53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8%。
3、金融运行态势良好,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大。
至九月底,全县各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55亿元,增长18%;比年初增加5.18亿元,增长14.2%。各种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亿元,增长11.9%;比年初增加2.27亿元,增长13.7%。其中农业贷款余额6.62亿元,比年初增加1.22亿元,增长22.6%。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前三季度,双峰县经济运行虽然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与困难,主要体现在:
(一)、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从GDP产业构成看,前三季度,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依次为39.3%,29.3%,31.4%,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农业腿长,工业腿短的问题依然突出。
(二)、农民增收缓慢,就业压力增大。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据调查队调查显示,前三季度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919元,仅增长5.03%。
下岗职工人数继续增加。至9月底,全县国有及其他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为23750人,比上年同期下降了9.43%;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4851万元,下降0.05%。
(三)、政策性减收因素多,财政平衡压力大。
一至九月,累计完成财政收入11901万元,增长7.4%,虽实现了与GDP同步增长,但主体税种除营业税外增长较慢,非税收入增长过快。增值税完成935万元,仅增长3.3%,企业所得税下降了21.4%,行政性收费收入却入库2548万元,增长26.5%。另一方面,支出刚性增长,政策性减收因素多。前九个月,财政支出累计完成18175万元,增长22.6%,高出收入增长15.2个百分点。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提高等政策性减收因素会继续影响收入增长,而防治“非典”等意外支出增加,进一步加大了财政平衡压力。
(四)、民间投资启动不足,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够。
前三季度,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38亿元,比年初增加5.18亿元,增长18%,存贷差达17.53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1.43万元,比年初增加4.28万元,增长15.8%,民间投资激活不够。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出口”来看,双峰县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得微乎其微。
三、全年经济增长预测
前三季度,双峰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6.96亿元,经济增长速度为7.4%,那么今年双峰县经济增长还有多大的潜力和实力呢?能达到怎样的增长目标呢?下面,我们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预测。
(一)、从生产供给因素分析
1、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在全县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对经济增长起基础性作用。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生产经受了旱情的考验,仍持续平稳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2.4%。第四季度如果气候条件正常,加上管理得好,瓜蔬、药材、畜牧、水产等方面的产品产量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可达23亿元,创造增加值14.2亿元,增长1.9%,推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
2、第二产业。从工业情况看,前三季度规模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特别明显,乡镇企业发展也有突破。因此,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可达7.5亿元,增长11.4%。从建筑业看,前三季度重点建设项目带动效应日益凸现,国有及其他投资完成2.56亿元,增长70.6%。在国有投资的拉动下,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海螺水泥项目和县城拆迁户建设的到位,预计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可达3.7亿元,增长13%。整个第二产业增加值可达11.2亿元,增长12.6%,推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随着“非典”疫情影响的消退,餐饮、娱乐、旅游、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行业会加速发展,整个第三产业将出现恢复性快速增长,预计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可达12.4亿元,增长12.5%,推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
(二)、从需求因素分析
1、从消费需求分析
消费需求包括居民消费需求和政府消费需求。
从居民消费需求分析,受“非典”影响较小的农村居民消费将会持续稳步增长;受“非典”压抑的县城居民消费会进一步释放,一些需求弹性较大的消费品和服务需求会有一定程度增加。
从政府消费需求分析,“非典”疫情消退后,政府公务性活动和政府采购活动会增加,政府消费需求也会增长。
因此,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会保持较快增长,消费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增长。
2、从投资需求分析
投资需求特别是国有投资对双峰县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强劲。预计全年投资完成额可达13亿元,增长8%,拉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
我们根据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综合分析各种主、客观因素,对全年经济增长作初步预测,全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37.8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11.2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12.4亿元,增长12.5%。
[双峰县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