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规模工业企业利税首次突破10亿关

来源: 时间: 2003-11-24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数据显示, 1—10月,全市225户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6.1亿元,同比增长40.2%,实现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75.6%,实现利税11.4亿元,同比增长37.3%,利税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比去年全年累计利税9.4亿元增加2亿元。 

    今年以来,娄底市工业企业通过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狠抓管理,克服了上半年“非典”疫情和下半年电力供应短缺等因素,抢抓机遇,节约挖潜,加快发展。一是加重了对符合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的重点企业的扶持,特别是在生产调度、资源配置、联合兼并、技术改造、科技开发、分离办社会职能等方面,市里给予重点支持,同时大力推进企业间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促进资产、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特色品牌聚集,运用低成本扩张方式,做大做强企业,现在涟钢、冷钢、闪星锑业、金电、华达机械总厂、涟邵煤业、安石集团、五江轻化集团等一批优势企业,已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这几户企业今年来累计完成销售收入86.4亿元,实现利润4.45亿元,占整个规模工业盈利企业盈利额的88.3%,实现利税10.09亿元,占规模工业利税总额的87%。二是重点发展了一批科技型、旅游开发型、资源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区服务型、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今年政府着重扶持了双峰的铸件产品、辣酱、农机产品,涟源的塑料制品、煤机与搪瓷产品,新化的电子材料、石墨等一批初具地方特色产品的发展。三是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促进非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1—10月娄底市已完成投资31亿元,超过了全年计划,增幅居全省第一位,数据也表明,1-10月我市非国有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得到增强。全市104户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040万元,同比增盈5561万元,实现利税17325万元,同比增长58%。四是加大企业改革和招商引资力度,充分运用民营资本嫁接改造国有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到目前为止,全市97户地方国有企业已有32户实施了依法破产,有22户实施了整体产权转让,5户实施了股份制改造。如华达机械总厂与日本杰克赛尔公司合资组建了华达.杰克赛尔汽车空调有限公司,并将两个分厂租赁出去,1—10月共实现利润1501万元,同比扭亏增盈3022万元,扭转了多年来净亏损的局面。五是加大企业内部挖潜,刺激了效益的增长。据统计,1—10月全市规模工业“三项费用”同比下降1.44个百分点,节约了费用16716万元。


[娄底市统计局    黄小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