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娄底工业系统以抓住机遇、后发赶超为宗旨,狠抓支柱产业业,一季度工业生产形势大好,产值、增加值累计增速在全省排位均名列前茅,为全年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一季度,娄底224家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4.82亿元,比上年同期现价增长62.3%,按价格紧缩法计算增加值增长29.2%,在全省排在郴州、长沙、衡阳之后位列第四。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3.75亿元,同比增长64.8%,其中三月当月完成16.02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51.6%。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3亿元,同比增长65.2%。
一季度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一、重工业增长尤为迅速,轻工业增长相对较为缓慢。一季度,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4.5亿元,同比增长30%,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167万元,同比增长4.9%,重工业较轻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了25.1个百分点。并且重工业产值比重占了整个规模工业的96%,轻工业只占了4%,比上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可见我市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格局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二、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生产高速增长。一季度,国有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48亿元,同比增长27.5%;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4.08亿元,同比增长38.7%。除此外,我市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6180万元,同比增长也达到了47.2%,但集体企业仍在萎缩,本季共完成增加值5464万元,同比下降11.3%。
三、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比较稳定,小型企业增速强劲。一季度,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46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7.3%,同比增长23.4%。小型企业完成增加值3.36亿元,同比增加了52.1%,主要原因是冷水江博长钢铁有限公司(由于职工人数没达到标准,因而未列入大中型企业行列)生产快速增长,拉动了全部小型企业的快速增长。
四、主要产品产量增幅比较明显。增幅较大(超过20%)产品、产量及其增幅分别是:生铁,81.14万吨,43.5%;钢材,69.72万吨,30.9%;石膏,17.4万吨,113.6%;焦炭,29.93万吨,85.4%;水泥,48.18万吨,20.5%;服装,1.19万件,221.6%。增幅不足20%的主要产品有:原煤,76.3万吨,9.7%;化学纤维,383吨,14%;配混饲料,4265吨,18.4%;氮肥,39476吨,5%等。但由于锑品价格回落及原材料进货困难,导致锑品产量有所减少,三月当月产锑2024吨,累计5877吨,同比下降6%;纯碱等化工产品由于进入销售淡季,生产也有所减少,一季度生产 纯碱1.5万吨,同比减少了5.2%。
五、产销率较高,产销衔接也保持了较好水平。一季度,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销售产值43亿元,同比增长65.2%,产销率为98.3%,比上年同期增长0.23%,可见产销衔接比较良好。由于钢材和煤炭供应非常紧俏,使得产销衔接非常好。如涟钢一季度生产钢材57.9万吨,到三月末累计库存仅7456吨;冷水江博长钢铁有限公司一季度产钢10.23万吨,销售9.6万吨,累计库存也只有8291吨;涟邵一季度产煤37.2万吨,销售36.3万吨,库存也只有0.9万吨。据分析,上半年我市钢材、煤炭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销率将达到99%。不过一些化工产品由于雨季及上年非典等原因的影响,产品销售受到限制,产销率将会有所下降。
六、电力的生产和消耗快速增长,也是拉动工业快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一季度全市发电量10.51亿度,比去年同期增长64 %,其中火力发电达到了10.4亿度,增速高达68.6%。企业用电量也达到了5.35亿度,同比增长了33.5%。由于电力供应比较充足,压电停产的情况较少,使得企业生产比较平稳,因而拉动了工业的快速增长。
七、各地发展比较平衡。县(市、区)中,新化县增速最高,达69.6%,其次是双峰县、涟源市、娄星区和冷水江市,增速分别为42%、36.6%、28.6%和16.2%。
总的来说,首季我市工业生产形势相当好,不过在欣喜之余,也存在着隐患,如新产品完成数到现在还只有3个,而上年有38个,新产品产值只完成545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4.3%。可见产品创新严重不足,这样,势必影响我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时下正值企业改制高峰,如果一味的只求产品数量的增长而忽视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必然影响企业的前途,从而直接影响整个娄底工业的发展。
[娄底市统计局 黄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