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娄底市消费品市场流通规模进一步扩大,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有了新的变化,消费品市场价格较快上涨,新兴业态不断发展,流通企业有新所成长,零售市场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1-5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0308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同比增加29220.3万元。
一、今年娄底市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今年以来娄底市消费品市场呈线性增长的发展趋势,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分月度看,呈线性增长走势,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逐月加快,前5个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64476.3万元、61145.4万元、61440.9万元、59565万元和58461.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10%、8%、13.5%和15.5%,其中,5月份零售总额增幅同比提高了9.5个百分点,创娄底市1998年以来消费品零售增长历史新高。
(二)城市市场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城市市场集聚购买力的能力进一步凸现,农村市场增速减缓,比重下降。全市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95025.7万元,同比增长14.6%,增幅同比加快近14个百分点,比重由上年的62.1%上升到63.9%;县及县以下零售额为110062.8万元,同比增长6.1%,增幅降低了15个百分点。
(三)批、零贸易业保持稳定增长,餐饮业的拉动作用在增强。全市批零贸易业零售额为276172.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其中限额以上企业41264.5万元,同比增长35.8%;餐饮业零售额为26101万元,同比增幅由上年的-3.96%到增长13%,提升了近17个百分点。
(四)新的经营业态和商品交易市场有了新的发展。全市今年新增了中兴市场清泉超市、新一佳超市、明珠女人街、九亿步行街等新的经营网点;亿元以上商品市场由去年的6个增加到今年的9个。
(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变化,人们的消费由吃穿为主向吃好、穿好和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方面转移,家用电脑、手机等在城市家庭逐步普及,成为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大屏幕彩电正进入需要进行家电换代的家庭,家用汽车正在形成热点,普通家用电器逐步进入消费条件和环境较好的农村家庭。
(六)部分消费品,特别是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较大。粮油、棉花、能源、原材料等部分商品价格普遍上涨,1-5月娄底市生活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了4.3%,同等量的消费品在价值量上被拉大。
(七)各县市消费品市场均衡发展。1-5月娄星区、双峰县、新化县、冷水江市、涟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17%、11.1%、9.7%、9.8%、8.4%,特别是新化县今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二、影响娄底市消费品零售市场增长的因素
促使娄底市今年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有效需求不断增加。上年娄底市固定资产投资大幅投向城镇公共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促进技术进步等重点领域,投资增幅全省第一,今年以来在去年较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住了一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效地带动了消费增长;同时各项促进消费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健全和完善,如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定期提高工资标准和各项保障标准等走向正规化,居民“不敢消费”的心理逐渐减弱。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今年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1-5月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07.7元,同比增长9.7%,农民现金收入增加较多,1-3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43元,同比增长11.8%。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为就业奠定了条件,国家对下岗人员自谋职业给予了免税费的优惠政策,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状况好转,就业人数增加。
三是消费结构升级,新兴消费带动作用增强。住房、电子通讯器材、家庭装饰装修、家用电脑等新兴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对消费品市场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汽车也正在成为热点消费品。
四是物价水平上涨明显。今年1-5月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了4.3%,物价因素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较大增长,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食品市场销售显著增长,较大地促进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五是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加大力度解决“三农”问题,各种投入增加,农业生产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好势头,特别是生产时节的资金“直补”,相应地提高了农民的购买能力。
六是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如旅游业出现了大发展的势头,尽管目前规模较小,但作用是持久性的,带动消费增长力量较大,居民发展性和享受型消费正在加大,并将成为推动消费持续增长的有利因素。
制约娄底市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是娄底市固定资产投资尽管规模较大,但增长幅度大大低于上年,特别是国家防止经济过热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越来越强硬,势必影响娄底市一些主要项目的投资规模和进度。
二是农村市场增速下降,城乡市场差距继续扩大。二元化户籍管理体制使城乡分割,经济发展不均衡,消费需求差异巨大,受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影响,农村的消费品购买力差距还将拉大,城乡市场增幅差别将不断扩大。
三是部分商品价格上涨过快,特别使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将抵消中央的农业生产“直补”以及减免农业税费政策和措施的作用,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收入的增加。
四是市场秩序尚不规范。行业垄断、地区封锁、无序竞争、假冒伪劣等现象继续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
五是储蓄意愿过强,消费倾向不足。
六是城乡居民的就业不充分和不稳定,影响收入的稳定增长。
三、上半年娄底市消费品市场预测与全年形势预测
1-5月娄底市消费品市场的运行形势较好,保持连续高速增长,它主要是因为去年娄底市受“非典”的影响基数较低,从目前的经济运行形势来看,六月份全市消费品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82400万元以上,同比增长不低于15%,上半年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3876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在12%强。下半年全市的消费品市场同样是稳定地运行。国家强化了社会保障制度,在扩大就业、提高低保水平、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并要求定期上调等方面,出台了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有助于让低收入阶层潜在消费能力释放出来。从农村居民看,今年农产品播种面积和产量增加,农副产品涨价以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将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今年农民收入增幅有可能创新高,农民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收入的增加,将直接促进消费的增长;在城市,就业状况将有进一步的改善,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将迈出更快的步伐,新的消费热点将促进消费品市场的更快发展,预计全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扣除物价因素增速在11%左右。
四、采取措施增加居民收入,千方百计扩大消费
如何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娄底市经济,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除了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提升全市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装备水平,增强娄底市经济发展后劲外,应该更多地围绕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们的消费购买力水平上做文章,依靠居民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的发展。
1、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们消费能力,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点至关重要,一是要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只有经济发展了,其他的问题才有条件解决,特别是要着力发展民营经济,以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带动大就业,稳定就业的增长。二是要积极培植新兴和新型产业,如旅游业,尽管旅游业在娄底市起步晚,但发展的势头强劲,增长速度喜人,它带动就业的作用已显现;还有就是依托娄底市现有资源和产业发展适合娄底市的物流业、加工业。三是针对低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情况,将政策重点放在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上面,比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搞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培训,切实落实国家的各项减免税费的政策,鼓励自谋就业,自谋发展,提高这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等。四是用好用活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各项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减少种植业的农民来增加农民收入。
2、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改善消费环境。在农村,要切实解决供电质量不高、不稳定、电价贵、电视信号不强、清洁水匮乏等具体困难,为普及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创造条件,还要合理布局农村流通网点,方便农民购买力的就地实现。
3、排除和减弱非收入因素的制约,扩大消费。诸如居住条件、交通通讯、商业欺诈、行业垄断、商品质量不高、货不对路、服务滞后、信息障碍、流通不畅、收支预期不明朗等因素,使得居民已经拥有的收入得不到充分消费,而大量转化为储蓄存款,这些非收入因素的制约不解除,增加收入并不一定能增加消费。
4、讲诚信、反欺诈、反垄断,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要依法反垄断、反歧视,剔除各种习惯成自然的保护主义,加快“对内开放”的步伐,加快清理抑制消费的居高不下的行政化垄断价格和政策。
5、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支出预期,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紧密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办法,为居民解除住房、医疗、养老、失业救济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提高消费信心。
6、采取措施,积极消化国家宏观调控的负面影响,广泛动员,把投资用在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同时积极引导信贷消费,完善信贷消费的法律法规,使起步较晚的信贷消费健康发展,扩大消费。
7、积极推进流通创新,利用现有资源,不拘形式地通过引进和改造,对流通产业体系进行现代化改造,发展新型业态,合理布局流通网点,特别是小城镇和农村网点的建设,加快有利于化解消费购买力存量的基础设施建设。
[娄底市统计局:向利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