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村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继中央一号文件之后,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惠农政策,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经济打破多年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出现了发展加速的良好势头。
一、基本情况
初步统计,上半年娄底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45亿元,增长4.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这是1997年以来,农业的最高发展速度。其中,农业产值5.9亿元,增长4.2%;林业产值0.79亿元,增长12.9%;牧业产值19.8亿元,增长3.3%;渔业产值1.68亿元,增长5.1%;农林牧渔
服务业产值0.28亿元,增长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53亿元,增长4.1%。
从产品产量看,上半年的绝大部分主导产品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蔬菜播种面积41.4万亩,增长9.1%;中药材15.3万亩,增长11.32%;退耕还林28.5万亩,增长21.3%;出栏牲猪214.3万头,增长3.4%;出栏牛4.84万头,增长9.8%;出栏羊7.96万头,增长6%;水产品产量27413吨,增长5.1%。但是,由于春季禽流感的影响,禽和蛋的产量有所下降。其中,家禽出笼904万羽,减少0.5%;鲜蛋9330吨,减少0.2%。另外,我市的大小麦由于产量低、品质差,近几年来呈大幅萎缩的势头,现在已所剩无己。上半年小麦3.40万吨,减少14.8%;大麦1.01万吨,减少15.7%。去年我市的粮食产量约为130万吨,大小麦所占比重还不到5%。
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初步统计,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22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家庭经营收入349元,增长22.5%;工资性收入470元,增长9.6%。
二、主要特点
1、支农扶农的政策好、措施硬、作风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文件,是一项深受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欢迎的好政策。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各级政府又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过硬举措。一是组织成千上万的机关干部深入农村住户宣讲,使好政策真正为民所掌握。二是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号文件,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水稻良种补贴、降低农业税、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强化农资打假和农资限价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为使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各级党委政府密切关注、新闻媒体全程追综,严防克扣和疏漏,这些措施之强硬是以往所不多见的。再次,是强化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作风实了。譬如,原来乡镇机构改革中,兽医站的机构、人员、经费一直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基本处于瘫痪的状态,今年省有关部门作出决定,从明年开始,对乡镇兽医站进行直接补贴,给广大兽医工作者吃了一颗定心丸,将对农村畜禽防疫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再譬如,省委省政府强化了农业部门的病虫防治责任。农业部门及早建立了责任明确、措施到位的病虫害预警机制。去年是历史上少有的暖冬,病虫冻死少,基数大,今年病虫危害的机率高。譬如早稻钻心虫的来势就很凶猛,但农业部门及时进行了预报、预警,同时从法国引进了一种高效低毒的农药,及时指导农民进行防治,今年早稻受病虫害的影响比往年要少得多。诸如此类,有关部门扎扎实实为农业、农村、农民办实事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总的来说,与以往比较,今年对农的政策好了,措施硬了,责任重了,作风更实了,农民打心眼里高兴和感激。
2、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据统计,娄底市水田面积153万亩,上半年扦播早稻101万亩,增长3.62%;中稻和一季晚稻44万亩,增长0.44%。除留足必要的晚稻秧田以外,水田面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没有出现往年常见的抛荒现象。
今年刺激农民积极种粮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政策好,农民受益多。国家对种粮实行直接补贴、良好补贴、降低农业税,补贴资金按播种面积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这种实实在在的政策和实惠鼓舞了人心。
二是粮价上涨,种粮有了一定的盈利空间。今年市场大米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5%,种粮不再亏本,种粮比买粮合算。
三是按保护价收购,农民吃了定心丸。粮食价格达到50元/百斤就不会亏本,今年国家规定不管市场价格如何变化,早稻按每百斤70元敞开收购,农民不再担心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这三大因素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出现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气象。一是争地热。往年田土抛荒较多,一些外出务工人员把责任田给别人耕作,不仅得不到租金,还要倒贴农业税,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包袱。现在情况完全倒转过来了,田土真正成了“香饽饽”。他们的责任田,亲戚朋友抢着种。即使往年不屑顾及的荒地、水淹田也被开发利用。新化柘溪库区有将近5万亩水淹地(不计算为耕地),涉及8个乡镇,这些地容易被水淹,不淹时可以耕作。今年有将近一半种上了水稻。二是投入的积极性提高。今年的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的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需求旺盛,供不应求。据报道,春耕备耕时期岳阳巴陵石化公司24小时满负荷生产,尿素还是供不应求,产品一下线就被抢购一空。这是往年难得一见的盛况。三是种粮大户悄然兴起。在娄底,以前只有种植经济作物和养殖畜牧水产的大户,种粮食无钱可赚,所以没有种粮大户。今年娄星区石井乡泽溪村陈家组46岁的农民樊洪伍,除自己的3亩责任田之外,一举租下其他村民的35.4亩水田,全部用于种植水稻。现在已经种下了18亩早稻和18亩一季稻,计划种植晚稻21亩,开启了娄底粮食种植大户的先河。
3、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近几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幅在50元左右,增速在3%左右徘徊,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今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了112元,增长速度达到13.8%。促成农民收入增速加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党的政策好,农业全面增产。二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大。上半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比上年上涨了20.0%,其中猪肉价格涨33.2%,大米涨35%,活鸡涨17.6%,水产品涨10%。上半年我市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增长22.5%,其中有将近20个百分点是由价格上涨拉动的。三是国家政策性补贴。每亩粮食直接补贴11元,水稻良种补贴早稻每亩补10元,中稻15元,晚稻5元。上半年已补贴到农民手中的现金人均12元。四是劳务输出和本地二、三产业的发展。务工收入近几年一直是我市农民增收的重要方面。初步测算上半年我市离开本乡外出务工的有51.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5万人,增长7.2%;农村劳力就地转向本乡第二、三产业的有40.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4万人,增长6.3%。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470元,增长9.6%。
4、农业产业化取得新的进展。在国家政策的鼓舞下,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加速的趋势。一是从龙头企业来看。一批新的龙头企业正在崛起。经市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选,省、市政府批准,今年全市有5家企业被授予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比上年增加了3家。今年我市首次对市级龙头企业授牌,有15家获得了这一称号。二是从农村开发大户来看。据市农办统计,到5月底止,全市产值8万元以上的农村开发大户达到6000多户,比上年增长10%。其中双峰县梓门桥镇年出栏良种猪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就有200多户。三是从特色经营和专业养殖来看。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专业化村庄在增多。双峰县的龙腾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走马街镇建立了400亩无公害药材种苗基地和400亩花卉产业基地,影响很大,为很多人所熟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难以解决。当前农业发展难有根本性突破的关键在于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分散经营只能满足自给自足,要想靠农业致富,必须走专业化、规模化的道路。今年党的政策好,激发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雄心,但是要真正搞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还存在着很多难以逾越的障碍。一是土地流转制度滞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必须以土地的适当集中作为前提,而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制使土地流转非常困难,土地分散在各个农户家庭,农业大户与单个农户之间难以形成全面的利益共同体,只要一家谈崩,规模化就难以实现。二是资金短缺。规模化经营需要的资本相对较大,但农民自有资金少,融资能力差,资金缺口大。农村信用社只能提供千元左右的小额贷款,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三是缺技术。现在农村技术人员奇缺,乡镇农技站、兽医站基本处于瘫痪状态,难以维持生计。农民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和帮助。四是缺信息。市场经济,信息非常重要。而广大农村,相对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营风险太大。农民企盼,政府能有更多作为搭建起市场与生产之间的桥梁。五是基础设施落后。道路设施、水利设施、电力设施、农业机械等等硬件建设都还难以满足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六是经营环境有待改善。农村经营大户的产生与发展,往往会带来“红眼病”,部分村民和部门找大户“揩油”的现象时有发生,农业大户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概括一句话,就是农村的软硬环境亟待改善。农民企盼,政府能尽快出台一些过硬的措施,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为农业的突破性、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
2、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将比较突出。受政策激励,今年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绝大多数主导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和养殖量大幅度增加,再加上风调雨顺,今年全面丰收几成定局。但上半年已经收获的蔬菜、水果出现了卖不出去的现象。到6月份,很多蔬菜、水果的价格不仅比3月份下降很多,而且低于上年同期,有些蔬菜、水果农民不愿采摘让它们烂在土里和山上。预计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下半年将波及畜牧业和水产业。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要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加工业、完善销售网络,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四、全年预测
今年农业生产主要有三大增长点:一是粮食大增产。预计全年早中晚稻播种面积将达到255万亩,增长4.2%。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很小,天气比较正常。预计稻谷的单产会有较大幅度的恢复性增长。预计全年稻谷产量将达到113.9万吨,增长12.3%。二是牲猪出栏将稳定增长。由于猪肉价格坚挺,养猪有较为可观的利润空间,养猪大户的积极性比较高,养猪大户的数量不断增多,户均规模也有扩大的趋势。所以预计全年牲猪出栏将增长3.3%左右。三是水产品产量将较快增长。去年因长时间的干旱,不少山塘水库干枯,水产品产量低于正常年份。预计今年将恢复性增长7%。以上三大类产品的产值占全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近70%,据此我们预计全年的农业总产值将达到74亿元,增长6.3%左右。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994元,增加116元,增长6.2%左右。
[娄底市统计局 谭建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