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双峰县农业产业化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时间: 2004-07-2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在潭邵高速公路双峰县连接线两侧,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令人留连忘返。花卉苗木郁郁葱葱,成片果树新绿簇簇,食用仙人掌嫩片丛丛,漫山药材满眼皆绿。这就是双峰县走马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娄底市龙腾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是双峰县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双峰县地处湘中腹地。2003年末,全县土地总面积17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94千公顷,其中水田32.7千公顷,旱地6.24千公顷。全县总人口89.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8%。200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32亿元,三次产业构成为38.3:31:30.7。双峰县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效益高、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长期以来,以传统粮猪型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和农业发展滞后,是制约双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产业瓶颈,是困扰双峰跨越式发展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双峰县委、县政府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审时度势,将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破解农业发展滞后难题的一个突破口,将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实现双峰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效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2003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22亿元(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其中农业、林、牧、渔业的比重依次为45.4%、2.1%、46.5%、6%,经济作物、养殖业、林果业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13.5%、50.8%和2.6%,优质杂交水稻、优质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3年,全县稻谷播种面积57.95千公顷,其中优质稻播种面积13.53千公顷,占稻谷播种面积的比重为23.35%,比2000年提高2.4%。药材等经济作物面积扩大。2003年全县经济作物面积11.06千公顷,比2002年增加0.24千公顷。其中药材种植面积3.63千公顷,比2002年增长25.61%,占经济作物面积的32.8%。

    ──主导产业优势凸现

    农业产业化必须有顶托一方的主导产业。确立和培育主导产业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突破口,有利于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双峰县农产品资源丰富。2003年,全县粮食总产量46.69万吨,棉花产量541吨,油料产量11282吨,茶叶产量2108吨;出栏肉猪157.2万头,出栏牛0.57万头;水产品产量21500吨。县委、政府立足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确立主导产业,全县现已形成辣酱、药材、优质米、楠竹、生猪、花卉、油茶、红薯、农机等九大主导产业。

    ──特色农业初具规模

    双峰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立足各地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进行区域布局和调整。现已初步形成了“一乡一品”或“几乡一品”的特色农业格局。印塘乡的玉米基地、甘棠镇的蚕桑、国槐基地、锁石镇的黄姜基地、杏子铺镇的食用仙人掌基地、走马街镇的种苗基地、石牛乡的楠竹基地均已初具规模。形成了沿320国道的优质稻产业带、沿娄衡公路的花卉苗木产业带、沿双石公路的优质水果产业带和全县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龙头企业日益壮大

    培育龙头企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龙头企业内连千家万户、外连国内外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综合服务等功能。近年来,双峰县重点培育了省级龙头企业丰华科技有限公司、永丰酱园、湘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市级龙头企业梧生无公害精炼油厂、天健食品有限公司、田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娄底市龙腾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其中省级龙头企业丰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拥有资产1.2亿元,注册资本5028万元,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员工980人,安置下岗职工720人,2003年创产值9983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789万元,创利润416.3万元,上缴国家税金771.4万元。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的举措

    双峰农业产业化的总体思路是一手抓传统拳头产品的品种优化,一手抓农业示范基地,以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为突破口,以发展特色农业基地为依托,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鼓励和引导干部群众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政策启动

    制订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条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党的十六大明确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地位和作用,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对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支持,国家税务总局相应出台了三类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双峰县在用足用活国家政策的同时,出台了符合双峰县情的农业产业化政策。双峰县委、县政府以双发(2003)20号文件下发了《关于鼓励机关干部职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对机关干部职工领办、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双政发(2003)53号文件下发了《双峰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若干意见》,对示范园管理模式、投资项目范围,税收政策、用地政策等作了具体规定,对园区建设制订了一系列特优政策。娄底市龙腾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磊就是在优惠政策引导下涌现出来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领办人。王磊1985年毕业于娄底师专中文系,现任双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他怀着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农民的挚诚,不恋官场闯市场,牵头组建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腾公司,打造了走马街现代农业科技园。

    ──产业联动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的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必须依靠农业工业化来带动,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双峰县委、政府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头,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机机电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全县现有年产值10万元以上的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00余家,农产品加工涉及食品、竹木、林化、中药村、饲料等10多行业,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较多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做大做强农机机电产业。全县现有各类微型米机及其配件和农业运输机械的生产企业150余家。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已成为全国十大农机市场。农机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双峰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典型带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龙腾科技公司的成长壮大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树立了榜样。一是瞄准市场选好产业。龙腾公司在产业选择上,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巩固药材业、发展花卉业、壮大优质水果业,重点突破食用仙人掌业”的发展思路。目前,龙腾公司在走马街现代农业科技园建有400亩的无公害药材种苗基地、400亩的花卉产业基地和300亩食用仙人掌基地。二是广揽人才加快发展。现代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龙腾公司在管理和技术方面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公司聘请了从中南林学院、南京农大、湖南财经学院毕业的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和农林生产技术的同志担任副总和技术指导。三是建好网络服务“三农”。在当今农村,农民想致富,但缺的是信息,愁的是技术,少的是资金,盼的是服务,最担心的是销售。针对这种现状,龙腾公司与市、县供销社农业产业化中心,联合组建了娄底市龙腾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并成立了花卉、优质水果、药材、食用仙人掌四个项目分社。通过“订单农业”等形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带动分散的农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避免了分散农户自发调整结构所带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降低了市场风险。四是探索新路做大做强。龙腾公司善于利用园区集聚效应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该公司已在永丰经济开发区科技工业园选地三十亩,计划投资近千万,建一条食用仙人掌生产线、一个500吨的冷藏库和一条尾参加工生产线。

    ──品牌驱动

    产品质量是龙头企业的生命,而“品牌”是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标志。双峰县委、政府非常重视引导企业注册商标,打造名牌。目前,丰华公司的“凯峰”牌竹胶板、永丰酱园的“湘宝”牌辣酱已形成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一定的盛名,占有一定的市场,提高了双峰县部分农产品的竞争力。

    三、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农业抗灾能力差。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县乡财政资金紧张,投入不够,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造成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和抗灾能力弱化。2003年的严重旱情造成粮食减产,已充分说明了双峰县农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农业科技含量不够高,技术信息不够灵。

    农村实用新技术入户率低,农业技术信息网络不完善,农业机械化耕作方式尚未普遍推广。

    ──龙头企业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差。

    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普遍缺乏新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产品更新替换慢。
    ──“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关系松散,还没有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

    四、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几点建议

    ──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与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结合,做大、做强、做优农机产业。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农机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一个产业。近来,国家又出台了对农民购买农机进行财政补贴的政策,农机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双峰县应以此为契机,增强龙头企业高科技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推动农机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争取2004年秋季湖南省农机机电产品展示订货交易会在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举办,打造“江南农机第一城。”

    ──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与“项目立县”、招商引资相结合。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向农业倾斜,一方面为农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利好”,另一方面给双峰提供了良好的项目机遇。要着力打造一些具有吸引力、有前途的农业农机项目,争取一部分项目进入国家计划投资笼子,另一部分项目成为招商引资的载体。

    ──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步伐,鼓励和支持农户以土地经营权、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参与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要引导龙头企业建立股份制等现代企业制度,促使农户与龙头企业结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

[双峰县统计局 周永根 邓要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