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9月娄底经济运行情况及全年预测

来源: 时间: 2005-10-3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从1-9月的经济运行情况看,娄底实施“后发赶超”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发展速度快、效益好,方方面面捷报频传,如果能妥善解决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今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可望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经济高速增长。不论是与娄底的以往年份比较,还是与其他地区的当年比较,娄底今年的发展速度都是相当高的,具体表现在:一是GDP和工业增速今年以来一直稳居全省第一位。1-9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77亿元,增长16.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88.38亿元,增长2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16亿元,增长33.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根据已有的资料推测,娄底1-9月GDP和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速将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大约4.8和12.6个百分点,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列第一位。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名列全省前列。1-9月,娄底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亿元,增长43.8%;其中城镇以上投资64.7亿元,增长50.5%。到8月底止,增长39.3%,位列全省第五位,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3.3个百分点。到9月份增速达到50.5%,预计排位将进一步靠前。三是农业、内外贸易、利用外资增速均达历史高位。1-9月,娄底的农业总产值为62.87亿元,增长6.5%;农业增加值39.62亿元,增长6.4%。2004年,由于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是一个难得的好年景,农业实现了历史性大丰收。今年在畜牧水产的强劲拉动下,农业承继上年的惯性,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1-9月农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了0.4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4亿元,增长13.5%,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增速创近十年来的历史新高。实现出口总额1.35亿美元,增长1.21倍;进口总额2.18亿美元,增长33.6%。合同利用外资0.71亿美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0.27亿美元,增长9.6%。所有这些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都集中说明,今年娄底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2、效益大幅提高。具体表现在:一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收入是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集中反映。1-9月,全市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152556万元,增长22.85%,高于GDP增幅6.65个百分点;完成一般预算收入94098万元,增长24.08%,比去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27.09%,比非税收入快6.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在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中的贡献率达63.4%,推动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3个百分点。二是企业效益大幅度提高。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为169.72%,比去年同期高23.42个百分点。盈利企业盈利额9.63亿元,增长63.0%;实现利润总额7.43亿元,增长37.7%。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1-9月,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79元,增长14.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出5.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772元,增长24.0%,增幅比去年同期高出5.7个百分点。

    3、结构不断改善。具体表现:一是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1-9月,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62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03.49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74.65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为18.2:47.5:34.3,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二是在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种养业向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各种专业户专业村迅速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始兴起,全市依法设立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专业协会、科技合作社等营销网络组织30多个,共有会员农户23563个,有5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被列为省级试点,1个已申报国家级试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速。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710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28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20%。三是各种类型的工业经济全面发展。在规模工业中,多年来少数国有大中型中央省属企业一枝独秀的局面被打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1-9月,中央省属企业工业产值增长40.6%,地方工业增长61.7%;重工业增长45.4%,轻工业增长74.2%;国有工业增长45.5%,非国有工业增长48.4%;冶金、煤炭、电力、建材、机械、化工等六大传统优势行业增长46.8%,其他行业增长44.3%。四是消费需求城乡两旺。1-9月,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1.96亿元,增长12.26%,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49亿元,增长14.71%,城市市场一家独大的格局被打破,农村市场反超城市,占据了消费品市场的“半壁江

    4、物价温和可控。1-9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2.6%,涨幅同比下降2.2个百分
   
    综上所述,今年娄底的经济在高位区间运行,宏观面总体看好。但是,从发展趋势和具体层面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不容忽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增速趋缓效益下滑。虽然今年娄底的经济一直在高位运行,但是,从月度发展趋势来看,高开低走、增速回落的特点比较明显。1-9月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16.2%,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了1.4和2.9个百分点。工业增速趋缓是引起全市经济整体减速的主要原因。规模以上工业从1月份78.8%的增速,一直下跌到9月份当月增速仅为6.7%。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从三季度开始每月增幅回落的速度大大加快。上半年虽然也在减速,但工业增加值每月同比增速保持在35.6%以上,而至7月份当月降为23.4%,8月份为16.1%,9月份为6.7% 。如果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全年规模工业的增速将有可能跌破30%,GDP增速也将降到15%以下。导致三季度规模工业速度走低的原因,一是去年的增速是前低后高,越到后面基数越高;二是受钢材、煤炭等主产品价格回落的影响。统计部门跟踪的8类钢材,9月底的价格有6类已跌到了去年同期水平之下,如薄板价格,9月底为3368元/吨,比上年同月下降14%,,比去年以来的最高价格下降了20.1%。涟钢9月份生产钢材41.07万吨,同比增加2万吨,而产值减少了3400万元。。生产钢材、火电、化肥等产品的原材料能源价格虽然也有所下降,但降幅相对较少,成本压力太大,挤压了娄底钢材、电力、化工等主要行业的利润空间,导致三季度以来企业效益大幅度滑坡。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当月利润为负,亏损245万元。8月份虽有0.4亿元的利润,但比上年同月减少了50%。

    2、煤炭行业面临整改和降价的双重压力,萎缩的可能性增大。煤炭是娄底工业的六大主要行业之一,年产量500万吨左右,每年的增加值大约8.5亿元,在2004年的工业增加值中占8.5%。煤炭价格从7月份开始下跌,9月底无烟煤268元/吨,比6月份下降了3.9%。1-9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增加值5.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5%。加之,8月中旬以来,国家治理煤矿安全生产的政策措施越来越严。要求娄底516处煤矿在今年年底前全部整改到位。而目前,在全市的516处保留煤矿中,尚有170处未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286处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按规定,凡是证照不齐或安全条件不达标的,都必须停产整顿。全市绝大多数煤矿属停产整顿对象。预计,四季度煤炭产量将明显下降。
另外,原油供应和铁路运力紧张的矛盾没有完全化解;安全生产问题依然严峻。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竞争力不强、工农业生产投入欠帐较多、就业压力较大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仍然突出。

    三、全年预测

    综上所述,当前娄底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高位调整阶段,虽然第四季度发展速度还将有所回调,但是高位运行的性质不会改变,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绝大多数能够超额完成。

    预计2005年娄底将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8亿元,增长15.0%,增幅为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增速继续排列全省第一位。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6%,第二产业增长22.3%,第三产业增长11.0%。

    生产方面:农业生产,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畜牧水产养殖业在前三季度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将继续保持稳中趋升的态势,养殖业产值可能增长9%;种植业的生产已基本定局,粮食总产量增长2.3%,种植业产值增长大约2.5%;预计全年农业增加值将完成58.5亿元,增长5.6%。工业生产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上年基数较高的影响,在年初高开之后便一路回调,第四季度盘跌的总体态势难以改变,由于涟钢冷轧项目和冷钢二期扩建工程将相继正式投产,工业生产下滑的趋势应会趋缓。预计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7亿元,增长25.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亿元,增长30%。

    需求方面:由于上年四季度投资基数较高,涟钢冷轧和冷钢扩建等起重要作用的大中型项目投资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今年后三个月的投资增势将减缓,预计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12亿元,增长19.5%左右,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增长20%;居民消费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加之住房、汽车、通信、电脑、旅游、餐饮等新一轮消费热点的逐步形成,需求将继续兴旺,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6.7亿元,增长13.5%。

    市场物价方面:从今年的物价走势来看,随着粮食增产、农副产品供给能力增强,食品类价格的上升空间缩小,市场物价涨幅趋于缓和,预计全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3%,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02.3%。

    收入方面:预计我市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50元,增长14.0%,农民人均纯收入2315元,增长6.0%。

    四、对策建议

    1、统一思想、转变观念、齐心合力后发赶超

    按照市委提出的“与时俱进、后发赶超”的要求,娄底人民必须负重加压,奋发向上。但是,从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直到现在,看好国家级、省级贫困帽子,千方百计保贫困帽子的思想和观念在娄底大有市场。这种思想与后发赶超战略在很多时候是冲突的。试想,新化、涟源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0%、土地占全市土地的68%,这么多人要戴贫困帽子,娄底后发赶超的脚步该有多么艰难。这一思想问题不解决,后发赶超的进程将大大延缓。

    2、从投资入手,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娄底要使经济高速增长的局面尽量得以延续,必须寻求或者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认为,从投资入手,以大投资来带动大发展是一条可行的思路。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要充分认识投资的作用。投资既能增强未来的生产能力,又能为当期的经济发展作贡献。其次要正确引导投资方向,以增量调结构。娄底传统的六大行业生产能力已经基本饱和,一定要态度坚决地反对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再次要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充分挖掘资金潜力。招商引资固然重要必须常抓不懈,而千方百计激活本地民间投资也是一条重要渠道。今年1-9月娄底居民的新增储蓄存款达28.68亿元,累计储蓄存款余额达213亿元,蕴藏着巨大的资金潜力。与此同时,加速企业改制,尽快盘活资金存量,也是加快投资的一种方法。

    3、加大工作力度,确保8件实事圆满完成

    8件实事是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各级各部门必须完成的一项政治任务。8件实事分20个子项目,到9月底止,根据各责任单位报告,全市100%完成任务的有4项,按进度达到或超过75%的有10项,进度低于75%的有6项。未完成进度的是:新建与改造县际及县到乡公路,目标184公里,已经完成65公里,完成率35.3%;财政预算安排“低保”资金增长率,目标15%即830万元,实际增加580万元,完成率70%;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面积,目标163286平方米,完成84436平方米,完成率51.7%;乡镇卫生院建设,目标25所,完成8所,完成率32%;新建城镇经济适用房,目标6万平方米,完成4.22万平方米,完成率70.3%;新增集中供养五保户,目标540人,完成190人,完成率35.2%。进度慢的原因有: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配套资金难以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二是绿色通道和快车道仍然不畅通。优惠政策未得到完全落实,工农矛盾和纠纷比较突出,部门协调配合不力,少数责任单位督查、指导不力等问题,反映比较强烈。建议尽快落实市本级配套资金,并对各县市区落实配套资金情况进行重点专项督查;对进展缓慢的项目,要加大督查力度;通过娄底电视台、娄底日报等形式实事求是通报8件实事的进展以及各责任单位的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开出督办通知单,限期整改。

 

[娄底市统计局 谭建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