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娄底民用车拥有量快速增长

来源: 时间: 2007-06-18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近年来,娄底市民用车辆拥有量持续快速增长,私人小汽车更是增势迅猛,车辆档次也不断提高,过去大城市宠儿奔驰宝马现在在娄底城区也随处可见。

    一、现状

    到2006年末,娄底民用车辆拥有量已达155941辆,比上年增加19800辆,增长14.5%。其中:载客汽车29370辆,增加5264辆,增长21.8%;载货汽车18405辆,增加1681辆,增长10.1%。

    在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中,个人汽车达36048辆,比上年增加4262辆,增长11.8%;新注册24142辆,比上年增加5186辆,增长27.4%;进口汽车1051辆,比上年增加50辆,增长5.0%。在个人汽车中,小汽车拥有量达10695辆,增加1785辆,增长20%;新注册3162辆,增加960辆,增长43.6%;个人载货汽车12636辆,增加1328辆,增长11.7%。2006年末全市摩托车拥有量为104619辆,比上年增加14894辆,增长16.6%,其中当年新注册16827辆。

    自2003年以来,娄底市民用汽车拥有量持续快速增长

娄底汽车拥有量增长情况 

    二、原因分析

    1、GDP高速增长刺激公路客货运输量的提高,直接推动汽车拥有量的增加。从2003年到2005年,娄底GDP年均增速超过了12%,2006年GDP达到了359.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2.2%,比2003年增长57.6%。而从公路货运和客运情况看,货运方面,2006年全市完成公路货运量6444.8万吨,由于铁路运能的提高分担了部分货运量,但也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当年全社会货运量增长达22.2%),比2003年则增长了16.6%;客运方面,2006年全市公路客运量10278.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2.0个百分点,比2003年则增加了24.5个百分点。

    2、随着高速及高等级公路建设速度加快,全市交通设施日趋完善,为人民出行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交通环境,为民用车辆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到2006年底止,娄底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0267.32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10.7%,比2003年增长31.6%,拥有高速公路62公里,专用公路132.44公里,国道119.56公里,省道428.76公里,四级以上公路5037.57公里。目前,娄底公路网络纵横交错,交通枢纽功能不断加强,运行质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经过3年多来的努力,县乡公路改造建设成效显著,2006年娄底市完成乡村道路水泥铺装1891公里,目前,县乡公路铺装面达到30%以上。

    3、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为个人车辆拥有辆的增长创造了条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也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的6541.96元提高到2006年的8931.53元,年增长率为10.9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3年的1829.97元提高到2006年的2565元,年增长率为11.92%;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由2003年的10999元提高到16323元,年增长率为14.0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003年的4949.73元增加到2006年的6549.69元,年均增长9.78%,其中用于交通通信支出由456.47元增加到1024.39元,年均增长30.92%。以上数据分析表明,经济快速发展,收入和消费水平双重提升,城乡居民购买力不断增强,人民消费观念逐步改变,从原来的“衣”、“食”、“住”逐步向“行”的方面转变,加之汽车尤其是小轿车价格逐年下跌,给有经济能力的购车一族提供了便利条件,自然刺激了民有车辆的快速增长。
    
    4、非公经济发展加快和运输市场的全面放开,促进了汽车消费需求的增加,也对车辆拥有量的增长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娄底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非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全市非公经济呈现出强劲增长的良好态势。截至2006年底,娄底共有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7.1万户,二、三产业从业人员88.7万人,累计实现增加值143.8亿元,上交税金11.4亿元,完成投资63.1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2%、17.2%、15.2%、24.9、44.5%。由于非公经济快速发展,运输市场全面开放,对运输工具需求不断增多,致使大量个人汽车进入运输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有车辆拥有量的上升。
    
    三、问题与思考

    现代交通是经济发展的纽带,是一个关联度较高的行业。工业、农业、建筑业、贸易业、第三产业等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交通运输业的辅助,世界城市发展史表明,当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交通运输业也必然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更离不开车辆的支持。但人们享用着工业现代化所带来的舒适和便利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空气质量和居住环境越来越差,时刻威胁人民生命安全。

    1、城市道路网络和停车场地远不能满足日益迅速增长的交通需求。从娄底城市发展的过程和城市道路网络来看,城市主要干道(特别是一些城市建设初期设置的一些街道和道路)的规划和建设在过去一段时期满足了城市的交通需求,但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机动车高速增长,初期的路网结构和停车场地已经不能承载现有的交通流量。因此,在道路网络结构和站场规模上必须大力完善次干道、断头路和支路层次的规划与建设。

    2、能源使用和环境污染压力日渐加重。汽车的大量使用,必然加大燃油的需求,给其他行业能源使用带来危机。同时,汽车尾气排放势必对人居环境造成污染。

    3、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给人民出行带来威胁。近年来随着民用汽车特别是私家车的快速发展,娄底市持有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人员愈来愈多,据统计,至2006年末,全市拥有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人数达21.56万人,其中汽车驾驶员16.4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4.6%、3.02%,汽车驾驶员从2003年到2006年平均每年以16.96%的速度递增,2005年全年新增汽车驾驶员89434人,是历年来新增人数最多的一年,尽管2006年由于驾校整顿及考试难度加大,新增人数有所减少,但当年也新增4848人。私家车驾驶员都是近年拿照的新手,新手增多无疑增加了许多交通隐患,结果造成交通事故频发,经济损失严重。

    预计未来3-5年内,汽车将大举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我们在鼓励发展家庭汽车的同时,应该清醒认识到必须改造好我们的生存环境,一些高新技术在汽车生产领域的应用和停车场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应在汽车“进入”家庭的初期必须跟上步伐。在进行城市规划、道路交通站场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应高瞻远瞩,避免重复建设;在规范管理方面,应出台一些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场地使用效率,对违规超速超载、摩托车非法营运、驾校违规培训和乱停乱放等现象要加大处罚力度。

 

[娄底市统计局 黄小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