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娄底经济运行整体态势良好,速度继续保持在高位区间、效益大幅度增长,大多数指标实现了“双过半”。但存在速度回落、投资乏力、物价走高等等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预计全年经济仍将高位运行,但增长速度很有可能前高后低。
情况分析
一、发展速度
上半年娄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比全年的计划目标高0.5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下降了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85.9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66.1亿元,增长12.7%。
上半年娄底经济能保持较快增长,从生产角度来分析,有以下特点:
第一,工业提供了强力支撑。上半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80.9亿元,增长15.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0%,拉动GDP增长7.0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8亿元,增长17.3%。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涟钢等骨干企业主导作用明显。涟钢实现增加值22.1亿元,增长16.9%,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3.1%,拉动规模工业增长8.3个百分点。二是地方工业发展加速。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33.7亿元,增长26.0%,增速不仅比一季度高出4.1个百分点,而且比同期的中央省属企业的增速高出16.6个百分点,地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在地方工业中,涌现了一批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如娄底市共创有色金属提炼公司、湖南涟钢钢材配送有限公司、金鼎建业、永安煤机、振强锑业、三星科技、丰地化工、中兴液压等等,这批企业一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规模不断扩大,后劲不断增强,是地方工业中的生力军。三是大多数行业快速发展。全市29个工业行业中有17个增速达到20%以上。在娄底的六大主要支柱行业中,冶金、建材、煤炭、机械、电力分别增长17.7%、18.3%、25.2%、34.1%、85.1%,只有化工下降6.5%。在全市369户规模工业企业中,有275户正增长,其中242户增速在两位数以上。四是工业新产品产值高速增长。上半年新产品产值增长57.5%,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了21.8%,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
第二,农业继续较快增长。由于农产品价格保持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高位运行态势,农民生产积极性比较高,加上今年风调雨顺,没有出现重大灾情和疫情,农业在连续两年高速增长之后,今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5.3亿元,增长6.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第三,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逐月攀升。上半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1亿元,增长12.7%。近四个月,第三产业的增速分别为9.8%、10.5%、11.1%、12.7%,呈逐月攀升的走势,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逐渐增大。
二、经济效益
受产量大增、物价上涨两方面的影响,今年,娄底各方面的收入和企业效益明显好于上年同期。
(一)工业企业效益
工业企业效益成倍增长。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利税成倍增长。1-5月,369户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930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9倍;利税170365万元,增长72.6%。其中,仅涟钢一家就实现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1.3倍,占整个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62%。二是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大幅上升。1-5月规模工业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1.0%,同比上升39.4个百分点。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3.1万元/人,增长31.8%。
(二)财政收入
上半年娄底实现财政总收入167704万元,增长26.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6334万元,增长22.3%。在收入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63967万元,增长29.4%;税收占比达66.4%,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
(三)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90元,增长21.3%,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增幅为近五年之最。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发展,就业增加,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二是工资改革后,整体工资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从2006年7月起的补发工资绝大部分集中在今年发放,助推本期城镇居民收入大幅上升。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13元,增长15.4%,其中,工资性收入839元,增长20.7%,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71.3%,劳务经济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三、发展后劲
从上半年的投入情况看,尽管还是不太理想,但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一)固定资产投资
上半年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完成投资37.3亿元,增长0.4%。尽管增速远低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从娄底的实际出发,这一结果的取得来之不易,从去年9月份以来连续9个月负增长的局面终于被打破,实现了正增长。预计下半年仍将在正增长的轨道上运行,但增幅不会很大,与全省全国仍有相当的差距,各相关部门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二)技术改造
更新改造投资是关系工业增长后劲的重要因素。上半年全市完成更新改造投资14.9亿元,下降28.4%。从去年到今年,更新改造投资一直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涟钢薄板项目和金电扩建项目的影响。要保持工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必须加大力度,尽快扭转更新改造投资下降的局面。
(三)招商引资
内联引资取得较好成绩。上半年,全市实施内联引资项目163个,实际到位资金26.5亿元,增长41.7%;实际到位资金为年计划目标任务的75.7%,超过计划进度25.7个百分点。但是,利用外资情况不理想。实际利用外资278万美元,下降89.4%。
四、和谐社会建设
(一)节能减排
娄底是重型工业结构的地区,节能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从节能降耗情况看,今年上半年,综合能源消耗量434亿吨标准煤,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6.95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下降6.5%,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单位能源消耗量仍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全省能耗最高的市州。从环境保护情况看,据环保局对省厅规定的20家重点工业企业监测的结果表明,上半年化学需氧量COD减少2.5%、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5.2%,基本实现了计划控制目标。
(二)社会保障
从财政支出的角度看,今年对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上半年全市财政对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环保等方面的投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79.6%、140.5%、142.1%、118.3%。对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增幅为多年来所罕见。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财政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补助增长97.3%,就业补助增长16.4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增长42.6%。
最新动态
今年上半年,伴随着全国经济高速增长,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对娄底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价上涨。上半年娄底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了105.5%,创造了21世纪以来的最高纪录,突破了国际上公认的通货膨胀警戒线,社会反映越来越强烈。此番物价上涨,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分项指数全面上涨。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8类分项指数看:食品类、衣着类、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居住类分别上涨10.9%、0.2%、6.0%、3.0%、1.9%、1.1%、2.0%、5.4%。食品类涨幅高达两位数,直接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6个百分点,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力量。在食品类中,猪肉、禽、蛋、粮食、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38.0%、18.5%、18.9%、10.1%和7.7%,其中又以猪肉价格上涨最快、影响最大。二是单月指数逐月走高。此轮物价上涨是从去年3月份开始的,以后单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走高。但去年10月份以前上涨幅度一直在3.0%以内,涨势比较温和,从去年11月份涨势开始升温,单月指数从103.9%,一路攀升到今年6月份的106.8%。三是全国性普涨。到5月底止,全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5%,湖南为105.3%,娄底为105.2%。四是物价上涨从消费领域传导到了生产、投资等其他领域。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看,尿素批发价达1800元/吨,钾肥批发价达2500元/吨,同比分别上涨12.5%,10%,其它化肥和农药涨幅均在5%左右。从工业品价格看,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5.6%,其中重工业产品价格指数为107.4%,轻工业产品价格指数为102.3%。在娄底的主要产品中,到6月底止,钢材、煤炭、水泥的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高5.8%、12.9%、4.7%。从房地产价格看,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涨至1313元/平方米,增长4.8%,每平方米价格平均比上年同期上升60元。
二是宏观调控。今年,国家为防止经济过热、遏制盲目扩张,频频出台宏观调控措施,而且力度不断加大。上半年,已两次调整货币政策。特别是,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罕见地同时打出“三张牌”:宣布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等三项货币政策。这次调控力度可谓前所未有,尽管央行的加息在市场预料之中,但从三方面同时推出措施,超出了人们预期,是十多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同时,国家对房地产、对土地征用、对淘汰落后产能、对环境保护等等,采取了越来越严厉的调控措施,必将对娄底产生重大影响,必须高度关注。
三是节能减排。2007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年,节能减排成为今年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和突破口,基于此,今年4月底,国务院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温总理亲任组长;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强调必须采取经济、法律手段,辅以必要行政措施以遏制高耗能行业的再度盲目扩张;全国人大等机构相继派出调查、督促小组巡视各地。种种迹象表明,节能减排在经济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国家抓节能减排的力度越来越大。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转变观念,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节能减排摆在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位置来抓紧抓好。
走势预测
对于娄底经济的后续走势,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
一、有利因素
一是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中国经济紧急刹车的可能性不大,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看好。二是涟钢等骨干企业的快速增长可望保持。据全国钢铁协会分析,经过近两年对钢铁新开工项目的严格控制,钢铁产能的增速大大减缓,而国际国内需求依然强劲,供需已基本趋于平衡,钢铁价格的波动不会很大,涟钢全年可望保持较快的增速。金电、双峰海螺保持高速增长基本没有悬念。这些骨干企业将继续为娄底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三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强。改革改制、技术改造、政策支持使绝大部分企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动力。
二、不利因素
一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国家针对物价上涨、经济偏热,必将继续加大调控力度,对娄底将产生重大影响。首先是银根紧缩,贷款更加困难,娄底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次,严格控制土地征用,严格审批投资项目,将使投资增长更加困难。再次,冶金、建材、煤炭等行业是娄底的支柱产业,但也是全国的产能过剩行业,国家将继续加大调控力度,淘汰一批达不到规定规模的企业,这一政策将对娄底的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下降,工业更新改造投资不足,将直接影响增长后劲。三是基数问题。受上年基数影响,后续月份增速将进一步回落。
综上所述,预计下半年,娄底经济仍将继续在高位上运行,但从趋势来看,增长速度将前高后低,逐步回落。初步预计全年GDP增速在11-12%之间,要完成12.5%的目标有较大难度。
[娄底市统计局 谭建新 供稿]